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最新章节。
“你们看啊,人家苏维埃专家就学了几个月中文,没翻译照样可以顺利地和华国工人沟通,背后的关键在于,人家一点儿都不觉得尴尬,也不怕被人笑话,说错了也不害臊,特别放得开……”
“学校的英语教法完全不是这样。大家还记得我们这次的分班考试题型吧,选择题和单词配对题还算好的,卷子上已经标好拼写了,但是像看图填空那种题,还有最后一道作文题,你就算知道单词怎么读、知道作文结构该怎么组织,只要拼错单词照样得扣分。”
“这种教育模式过分强调语言形式的绝对正确,把英语学习变成了一种追求极致精确的语言艺术,结果呢,我们一开口说英语就习惯性地紧张到不行,生怕犯错误。过于紧张会导致三个问题,一是别人说话你根本听不进去,二是明明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来,三是显得整个人特别不自信,就算你托福考了满分,到了国外人家都会怀疑,你这分数不会是找人替考的吧?”
听到这里,坐在最前排的李老师按耐不住了,直接开口打断了裴瑜的话:
“裴瑜同学,你讲的这些确实挺有启发性的,让大家开了眼界,不过我觉得,来听你分享会的大部分是高三学生,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备战高考。
英语要想考好,单词拼写这种细节真的千万不能马虎,要是因为这个丢分多亏呀,哪怕只丢了一分,高考排名可能就要被上千个人给超过了!
咱们可得分清主次,先过高考这一关,等高考结束了,同学们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有的是时间去钻研怎么把英语说好,现在啊,就得踏踏实实把单词全拼写对,把能拿的分都拿到手。大家说是不是?”
“是啊。”
“没错。”
“老师说得对!”
教室里的其他同学纷纷附和。
李老师说的这个问题,也就是这具身体原主曾经的问题——说得比考得还好。
裴瑜对李老师笑了笑,说道:“李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确实,高考每一分都很重要。关于应试备考这方面,我也摸索出了一些心得体会,正准备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呢。”
“说到考试,同学们最头疼的就是背东西了对吧?特别是快考试的时候,恨不得把整本书都塞进脑子里。接下来我就不讲心态上的问题了,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实实在在的具体方法,帮助同学们解决老大难的背书问题。”
“大家看书学习的时候,是不是都特别喜欢在书上划重点啊?我以前也是,总拿着笔在书上涂涂画画,恨不得把整本书都标满重点标记,感觉在书上划拉几下,心里就踏实了,好像知识真的进脑子里了一样,结果一到考试就傻眼了,这才发现我根本没有记住几个圈划出来的重点内容。以前考砸的时候,我所谓的复习就是这样,只会来回看那些圈画的重点内容,其实根本就是在做无用功,几乎一点长进都没有。”
“后来我总算琢磨出来了,最管用的办法其实是,看完一页就马上把书合上,逼着自己努力去回忆书上说了什么……我正打算给《京海日报》投篇英语学习方法的稿子,里面介绍了一个背单词的小技巧,用到的就是这个原理。”
“同学们敢不敢挑战背一整本英语单词书?我敢!我不光敢想,还真做到了。我的背诵方法很简单,准备一张白纸,把每个单词在纸上连着默写三遍,不写对应的中文解释,写完马上考考自己,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能答上来的单词直接划掉,不认识的圈出来。隔一俩小时再拿出来重新背,就这样反复,直到全部记住为止。这样突击背单词之后,我的词汇量蹭蹭往上涨……”
李招娣悄悄走上台,为裴瑜端来了一杯水。
就在这时,裴瑜的视野正中央突然出现了一个半透明的全息屏幕。
【系统任务已触发,宿主是否需要接受任务?】
屏幕上浮现了一行提醒文字。
系统的第一个任务终于来了!
众目睽睽之下,裴瑜战术性喝水,迅速平复好内心的激动,若无其事地用意念点选了屏幕上的确认按钮。
紧接着,一段介绍任务内容的文字浮现在她眼前。
【
任务名称:播下科研的种子
说明: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强国,关键在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这需要从高中基础教育阶段抓起,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论培养,为未来的金融科技发展储备优质人才资源。
要求:结合系统知识库中的相关资料,在此次分享会中传播基于认知神经科学原理的记忆方法、注意力管理技巧以及高考解题思维,确保在场师生能理解并掌握学习方法论精髓,潜移默化地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
奖励:50个提问额度;根据方法论的深度与广度、师生的理解度与接受度、对师生未来科研发展的潜在影响力等指标,综合计算系统经验值。
】
阅读完任务内容后,眼前的对话框就消失了,没有再影响她演讲。
裴瑜心中暗喜,清了清嗓子,接着往下说。
“对了,我还有个更好用的考前背书技巧,我管这个技巧叫做‘O背诵法’,这个办法特别烧脑,但是背书效果很好,英语单词也好,文言文段落也罢,只要是那种需要一字不差记住的内容,用这个方法都能轻松搞定。”
“那么这个O背诵法到底怎么用呢?很简单,先准备好你要背的内容,每隔一个字就挖掉一个字,换成O,然后看着原文读几遍这个残缺版,试着回忆原文补全,慢慢增加O的数量,减少看原文的次数,等熟练了就直接丢掉残缺版,试着完整背出来。”
“举个例子,比如要记‘马冬梅’这个名字,咱们先把中间的‘冬’字换成O,变成‘马O梅’。因为你之前看过完整版,这时候大脑会自动补上‘冬’字。要是突然卡壳想不起来,就结合前后的‘马’和‘梅’猜猜看。实在想不起来也没事,翻回去看眼原文,你会一拍大腿感叹,害!原来是马冬梅啊!”
“这种O背诵法,其实是给了大脑实时反馈,它逼着你去动脑、去联想,在脑子里构建起知识网络,效果比单纯反复看强多了。就像做题一样,做错了马上知道,印象就深了。而且人脑就是这样,越让你惊讶、费劲琢磨过的东西,记得越牢,因为记忆这东西是由情感控制的。用O背诵法,你只要把残缺版的文字读顺一两遍,就能高效复习,不像我以前,书翻烂了也没进脑子,考试时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
“有点意思。”裴瑜回应他的这些话,让李老师为之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