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58:开局两分地

第204章 在老江湖面前根本不堪一击(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58:开局两分地》最新章节。

各级领导很快到来,试验也跟着开始,把发动机启动后,秦淦西拉着周益民一起打麦子。

电动打谷机不用踩,只要双手抓着麦秆,像打水稻一样,将麦穗放到滚筒上,滚筒就会把小麦颗粒打下来,打下来的麦子从尾部那根管子里喷出来,落入摆好的箩筐里。

半个小时后,这片土地的麦子全部打完。

面对走过来的各级领导,周益民哈哈笑道:“各位领导,这打谷机好,不但省力,效率比普通打谷机的三倍还多,这样可以少百分之七十的精壮壮劳力。我们大队的大部分男劳力都去炼钢铁了,正愁秋收缺人,有这样的打谷机,我一点也不愁了,哈哈。”

他的话,完全就是在帮秦淦西吹嘘。

待他们把麦秸放到一旁后,秦淦西开着今天组装的拖拉机,拖着今天组装的旋耕机,一块梯土一块梯土地整。

看着他整地的速度,曾经看过他整地的两位记者脸上露出惊容。

快多了,这次整地的速度比上次快多了。

这片梯土有莫约两亩,除去最上面的几块实在太窄,拖拉机进不去,总共只用了半个小时。

他们怕秦淦西应付了事,还拿尺子进行现场查验,结果还是有正常的五寸剩,最浅的一处也有四寸五。

和周益民信服效率一样,他们也信服了秦淦西这个小组所制造出来的机器。

听了两位记者和周益民的有关讲述,曾副省最后做了现场讲话。

大意是秦淦西的农业机械研究小组,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指引下,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精神激励下,所研制的机械完全符合国家《关于发展地方工业问题的意见》的内容,湖湘省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把这些机械生产出来,为国家的农业机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掌声过后,各级领导又和秦淦西的小组一一握手,然后才离开。

两位记者没有走,拉着秦淦西和小组成员席地而坐。

廖祚祥老师也没有走,他和周益民等人陪着他们席地而坐。

半月之前才采访过,很多情况他们都很清楚,所以只问了这两种产品的情况。

得知他们小组上周曾来到田间地头,向农民了解最迫切需要的机械,他们惊讶了。

惊讶过后,他们也讲述了一些他们曾经了解到的情况。

听着他们讲述的一些情况,秦淦西脑中出现了新的产品研发方向。

聊天结束后,央日报的郭记者笑着说:“淦西同学,你这新机械发明得很及时,昨天央日报才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你就有产品配合了。”

秦淦西哈哈一笑,“那真是赶巧了。我只是希望能利用科学,在外国最强的领域超过他们。有了这些机械,地可以更多,这样可以更多产,国家很快会富强起来。”

郭记者笑着说:“你这话说得好。”

两位记者离开后,廖祚祥拉着秦淦西,把学校近期有关他们的情况告诉他,要小组成员做好准备。

其实就是九月一日新生开学的时候,包括他们小组在内的很多研究小组会得到表彰,他们这个小组还选为获奖发言代表。

秦淦西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并把张立维作为发言人给推上去,并当即和他们四个说了。

其他三人没一点意见,他是班长,又是学生会干部,他来发言最合适。

秦淦西不得不感叹,这时候的人还是很单纯的。

在这样的利益面前,没人争着抢着出镜,只讲适不适合。

秦淦西如果自己想上台,那是谁也争不过的,毕竟他是组长,方向和主结构设计都是他提出来的,但他不想出这个名,因为他的名气已经够大了。

虽然大家的名字都上了央日报和省日报,但只有他的照片上去了,所以这样的名气就不能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市药圣
都市药圣
关于都市药圣:那个夜晚,自己相处几年的女友居然出轨,而出轨的对象居然是我的老板,随即我丢了工作,没想到这并不是末日,而是新的开端……
三点1面
飞越泡沫时代
飞越泡沫时代
日娱小说。从经纪人到娱乐圈大佬,一个关于梦想成真的故事。已有百万完本老书《东瀛娱乐家》,可放心观看。
斜线和弦
社牛加直男,斩不完的恋爱脑
社牛加直男,斩不完的恋爱脑
关于社牛加直男,斩不完的恋爱脑:在他二十九岁生日,正撞上清明节,他去双亲墓前祭拜,在坟头解释自己为什么不找女人,没想一道天雷劈下,他直接魂穿了,并且获得了一种读人心术的能力,从那天开始,他才知道鬼不可怕人可怕。前世他倒没觉得桃花多,重活一世桃花多到爆表,还个个都是精品!校花学姐,邻居小妹,绿茶同桌,美女保安...待他用读心术好好探一探,那些女人对他尊嘟假嘟!
可情有独钟
瀚海驭风
瀚海驭风
风起三山两盆间,大风刮钱非虚言!巍巍新疆大地,岂囿于农牧轻工?国家风电研究中心高级技术专员麦麦提吐尔逊,面对1986年略显陌生的风沙,重新燃起驭风的渴望。新老两代人的风电梦,即将在此冲破重重难关,实现自主,迈向全球!
轻雨初晨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四合院里的手艺人:四九城,四合院,火红年代,激情飞扬。那一年秦淮茹还是年轻的俏媳妇,小棒梗还很可爱。那一年何雨柱还是二十岁的小伙子,娄晓娥还是少女。那一年,徐慧珍挺着大肚子快要生了,陈雪茹还是一婚。那一年徐得庸来了,而得庸者幸!
立地为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