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携琴闯江湖》最新章节。
一路上,赵七详细地向童妙韵讲述着宫中的各种礼仪规范,生怕她因为不了解而不小心冒犯到他人。
童妙韵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并将每一条要点都牢牢地记在了心中。
待赵七讲完后,童妙韵稍开口问道:
“昨晚那么晚都没看见五皇子,他是在宫中留宿了吗?”
赵七点了点头,回答道:
“没错,王爷昨夜确实是留在了宫中。其实原本以王爷如今的年纪,这几年还是能够继续留在宫里居住的。
但是在王爷年满十岁之时,皇上便已下旨册封他为王,并准许他出宫建立自己的府邸了。”
童妙韵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追问道:
“那么,他现在被封为了什么王爷呢?”
赵七连忙回应说:“是誉王。”
听到这个答案,童妙韵先是微微一怔,随后嘴角扬起一抹笑容,轻声说道:
“昱王呀,这封号倒与他本人的名字很是相称呢!”
赵七赶忙纠正道:
“姑娘误会了,并非是日字旁的那个‘昱’字,而是名誉的‘誉’字。”
童妙韵不禁掩嘴轻笑起来,打趣道:
“原来只是个谐音罢了,看来皇上赐予封号时,也是图个方便省事呢!”
“……”
赵七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接话,只能沉默不语。
过了片刻,童妙韵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再次问道:
“那三皇子是否也如五皇子一般,住在宫外的王府里呢?我记得三皇子的年龄似乎与我相差无几。”
赵七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正是如此,三皇子同样也是住在外面的王府之中。”
提到三皇子,赵七略微思索后,谨慎地开口说道:
“童姑娘,我觉得您在面圣之时,最好不要提及曾救过三皇子这件事。”
坐在马车内的童妙韵听到这话,不禁面露疑惑之色,连忙追问道:
“这究竟是为何呢?”
赵七警惕地环视了一下周围,确认没有旁人可以听见他们的对话之后,才将身子微微一侧,把头凑近车厢,刻意压低声音,向车内的童妙韵解释道:
“实不相瞒,三皇子他……他的一根手指不幸被人砍断了!如此一来,他日后怕是与那储君之位再无缘分了啊!”
童妙韵闻听此言,心中猛地一震。
她也曾听闻身为皇室子弟,若身有缺憾,便几乎不可能登上储君宝座。
这样的结局对于那些雄心勃勃、一心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子而言,实在太过残忍。
她转念一想,如果三皇子当真与此位失之交臂,那么其他皇子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竞争的机会,比如五皇子。
只是这王室内部,对于储君之位的明争暗斗想必异常激烈,其残酷程度绝非她这个普通的黎民百姓能够想象得到的。
想到此处,童妙韵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感慨这宫廷斗争的复杂和无情。
赵七微微颔首,接着说道:
“常言道,‘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童姑娘您虽然英勇无畏地救下了三皇子的性命,可终究未能让他的身体完好无损。
正因如此,五皇子特意嘱咐在下告诉童姑娘,万不可在皇上面前提及此事,免得惹得圣上龙颜大怒,降罪于咱们呐!”
童妙韵听闻此言,心中不禁冷笑一声。
她暗自思忖着:自己也是拼尽全力,才将那三皇子从鬼门关拉回来,还因此中了杀手的暗算,仅仅因为没能保住他的一根手指,就要遭受怪罪,这皇帝莫非当真觉得救人之人皆是身怀绝技、无所不能的奇人异士不成?
想到此处,她说话的语调也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不悦:
“我明白了。待到面圣之时,我便只提及曾救过五皇子一事,领受这份功劳便是了,对吧?”
赵七点了点头,应声道:“正是如此。”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
“昨夜王爷未能返回王府,其中最主要的缘由,便是近日来数位皇子接连遭遇不测之事。
先是那大皇子去狩猎时,胯下骏马突然受惊失控,将其狠狠甩下马来,导致大皇子左腿骨折断裂,伤势颇为严重。
如今大皇子仍卧榻休养,至于日后能否痊愈如初,尚未可知呐!
紧接着,三皇子与咱们王爷也双双遇刺……那三皇子更是不幸被刺客斩断一指,而咱们王爷此次能够侥幸保住性命,全赖童姑娘出手相助,想来皇上定会对童姑娘心怀感激之情。”
闻听此等惊人消息,童妙韵心头猛地一颤,不禁暗自思忖道:“这究竟都发生了些何事呀?如此看来,这身为皇子,非但不如寻常平民百姓来得安稳自在,反倒整日提心吊胆、危机四伏!”
她微微蹙起秀眉,沉思片刻后,终于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轻声问道:
“倘若大皇子此番摔断的腿脚无法完全康复,最终落下残疾之症,那么他是否也就彻底与储君之位失之交臂了呢?”
赵七听闻此言,脸色微变,但很快便恢复如初,他压低声音回应道:
“确实如此。只是此类事情,咱们心中有数便好,切不可在外随意谈论,以免惹祸上身呐!”
童妙韵轻轻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但她那双灵动的大眼睛里依然闪烁着疑惑之色,嘴里还忍不住喃喃自语起来:
“这事儿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子古怪,感觉好像背后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阴谋呢……”
说着,她将目光投向赵七,希望能从对方那里得到更多的答案。
然而,此时的赵七却紧紧地抿住嘴唇,一言不发,似乎并不打算继续这个话题。
不知不觉间,童妙韵所乘坐的马车已经抵达了宫门外。
此时正值散朝时分,众多上朝的官员们正陆陆续续地从宫中走出。
童妙韵轻轻掀起车帘,好奇地朝着窗外张望而去。
只见眼前人头攒动,身着各式官服的大小官员们或行色匆匆、或不紧不慢地走向各自的马车。
有的官员动作敏捷,一钻而入便迅速放下车帘;而有的则显得慢条斯理,先整理一下衣冠,再悠然地上车离去。
更有三三两两的官员并未急于离开,他们或是站在宫门之外谈笑风生,交流着朝堂之上的见闻趣事;或是低声商议着某些事务,神情严肃认真。
童妙韵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些陌生的面孔,不禁留意到那些发须花白的老文官。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他们的眼神中依然透着历经沧桑后的睿智和沉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些意气风发的新晋官员们。他们年轻有为,面庞上洋溢着自信与朝气,仿佛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期待。
望着那高高的宫墙,童妙韵心中忽地涌起一股莫名的茫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