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

第132章 展开江夏的调查行动(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最新章节。

刘琦府上。

孔明大做法事。

焚香,扬幡,持剑,颂文,开坛,取水。

所有的流程都像模像样。

孔明学识广博,道法方面也涉猎极多,做起法事轻车熟路。

一场法事做下来,在场的人都认定,孔明就是真正的修道之士,而且是得道高人,大家都认为,刘琦这病肯定有救了。

法事结束以后,孔明宣布,法事成功,刘琦的福寿可延一季。

不过,孔明还是要求,接下来的七七四十九天里,刘琦还需要避灾,需要继续待在之前的不沾俗尘之地。

每天的辰时,午时和酉时,孔明会让弟子送来圣水,连续用圣水洗尘四十九天后,刘琦便可痊愈。

……

第二天。

一大清早,刘琦的府门还没有打开时,就有人来敲门。

守门的士卫开门后,看到樊建站在门口,而樊建的身后,有一个大瓮。

瓮上用油彩绘着奇怪的图案,瓮口还封着灵符。

士卫们看到这个神秘的容器,都想当然的认为,这就是承载圣水的容器。

有几个人上前,帮着樊建,把这个大瓮,抬到了刘琦避灾的阁楼之上。

上楼后,清退旁人。

樊建打开瓮口,取出瓮中之物。

瓮里边,其实根本不是圣水,而是孔明为刘琦准备的解毒饮食,还有药物。

……

孔明判断,刘琦的中毒还不算太深,只要脱离有毒环境,病情就不会加重。

刘琦性命无忧。

不过解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急不得。

饮食上,要多吃清凉之物,再辅以药物治疗,中毒才会慢慢缓解。

樊建带来的药物是石青,这是孔明暗中寻访名医,求得的方子。

石青本来是一种染料,同时也是一种药物。

石青可以缓解砒石中毒。

至于清凉的饮食嘛,主要是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果蔬。

这此是与营养学有关的知识,后世的网络上有很多此类内容,孔明很熟。

……

刘琦对孔明绝对信任。

所以,樊建带来的食物和药物,刘琦问也没问,统统都吃了。

刘琦吃过之后,樊建马上把餐具,以及吃剩下的食物收拾起来,再次放入大瓮之中。

不过此时,樊建还不能离开,他还有一个任务。

过了一会儿。

刘琦的另一份早饭送了上来。

这是府上伙房,为刘琦准备的早饭,而这份早饭,是疑似有毒的。

按照刘琦的饭量,樊建从这份有毒的早饭中取出一部分,也放入自己的大瓮之中。

然后,樊建带着大瓮,离开刘琦府。

……

之后,一天三次,樊建都以送圣水为名,为刘琦带来安全的食物。

走时,樊建再按照刘琦的食量,带走部分有毒的食物。

这样,投毒的人便毫无察觉。

此人认为,仍旧吃着有毒食物的刘琦,将会不久于人世。

而事实恰好相反。

几天以后,孔明再来探望刘琦时。

孔明发现,刘琦咳嗽气喘以及身体无力的症状,正在慢慢缓解,刘琦暗黑的皮肤,也重新变得有光泽起来,气色更是与之前大不一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HP之霍格沃兹,满校尽是我靠山
HP之霍格沃兹,满校尽是我靠山
有一个大自己十岁的优秀哥哥是个什么体验?十七岁的何笛表示,简直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别人家的孩子”,还是自己的亲哥哥,简直无时无刻不在被人比较!卷不过,所以摆烂了,于是成了父母眼中的“叛逆”孩子。“叛逆”孩子,躲进自己的小小世界,玩起了模拟人生的游戏。她想成为一个像她喜欢的HP世界中的巫师。哪知才刚创建完人物,正打算体验随机生成的巫师人生。等等,怎么停电了?!再次醒来时,何笛成了霍格莫德村的孤女
ls99
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
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
一所看似普通的幼儿园,学生却来自历朝历代。李世民的闺女小兕子、朱元璋的大孙朱雄英、幼年扶苏、幼年嬴政、幼年朱高炽、幼年郑经……小朋友们白天上学,晚上把第一手资讯或学会的东西带回古代。朱雄英:“爹,快救娘!娘这一胎会难产!”扶苏:“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幼年嬴政:“媪媪,我看到我未来的儿子了!他叫扶苏,他还会抡语。”……家长群里。朱元璋看到朱棣的皇帝谥号炸了:“老四造反了?”成年嬴政看着刘邦的
棠亿亿
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
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
关于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穿越提瓦特变成一只凤凰,被影收入眷族!系统却让涅盘500年,结果错过了坎瑞亚之变。世界这么大,我想看个锤锤,各种浪!
狗月
隋唐风云:护唐英豪
隋唐风云:护唐英豪
根据隋唐演义整编,其中包含贾家楼、南阳关、秦玉征西、三薛护唐等故事
徐夏半生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关于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拒绝加班被开除,叶天激活避世隐居系统。本想找个小山村躺平,却不曾想迷路后来到大唐,遇到了外出散心的李世民。李二:先生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叶天:大唐之幸,百姓之幸,李世民牛逼!李二:先生如何评价李世民?叶天: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x之盛未之有!……本书又名:
两仪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