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第150章 万一真考上就尴尬了(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最新章节。

“对了,你刚刚偷偷藏起来的是什么玩意?”看到小五并没有过激情绪,孔卓算是松了口气,赶紧转移话题。

“没什么东西……”王清晨说道。

接下来几天梁朝都没有露面,或许是真忙,或许是在躲着王清晨也说不定。

而中秋诗会之后众人便没有什么事情了,只要等着出乡试成绩便好。

而众人还要考虑一下接下来的举动,比如是否继续参加会试?还是另有考虑?

会试和乡试不同,会试的出题方是“三省六部”。

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以及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衙门。

会试一共九天,一科一天,这也导致会试考题多是三省六部衙门遇到的实际问题。

对举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这也是大多数举子都会选择在本院师兄那里“实习”两年的原因。

毕竟没有充足的应变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想要在会试中取得好成绩几乎不太可能。

所以绝大多数学子要么直接举官,要么就会奔赴各地衙门学习。

虽然不如三省六部中堂,但是各级衙门也都有六科户房,所以还是能接触一些真东西的。

“你要是想去得话,我可以帮你争取一下,在司马教谕那里做个观政还是可以的”

如果王清晨考中举人的话,司马广作为吏部右侍郎,行使一下特权还是没问题的。

举人观政和进士观政有着大大不同,进士观政不仅有官身还有俸禄。

六部衙门随时能中断其观政进程,邀请其加入本部参事。

但是举人观政则没有一点保障,什么都没有甚至会被各部嫌弃。

毕竟这些举子还未经过淘汰,可以说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所以几乎没有衙门会接这样的烫手山芋,除非后台特别硬,比如吏部右侍郎。

“还是算了吧!”王清晨想了想便拒绝了,如果是礼部或者工部、刑部这样的衙门他倒是很有兴趣。

如果是吏部和户部这两个庞然大物,他现在可不想招惹。

他怕自己掉进去出不来,即便是司马教谕想要保住自己都不容易。

自己现在的小身板还真没有什么抗风险能力。

而且他并不想浪费三年时间,明年的会试他也志在必得。

所以暂时他想做的就是继续沉淀自己,冲刺明年三月的会试。

“什么?你要参加明年的会试?”叶丰有些震惊。

虽然他知道王清晨的天分,但是真的没必要急于一时,毕竟即便再等上三年,他也才十八岁。

仍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而很多人这个年纪别说仕途,就连学途都未卜。

“嗯,学生想试一试”

王清晨说道,他对自己的乡试还是很有信心的,名次不说,至少榜上有名还是没问题的。

闻听王清晨的决心,叶丰也不禁沉默,其实多参加一次乡试也完全没什么问题。

只是叶丰担心,这小家伙万一真考上就尴尬了。

毕竟他觉得眼前这小子绝对有三甲的水平,一个杏榜之末和一个杏榜前三甲,那意义是绝对不一样的。

所以他其实是想要王清晨在积累三年,冲刺一下解元甚至状元。

这样,不仅对于王清晨的仕途有着巨大的好处,对于书院的名声也是大大有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抗战+系统+争霸+反殖民+钢铁洪流)穿越抗战前线,身份溃败部队小兵,武器老套筒没子弹,面对天崩开局,张云峰本想拼掉一条小命,干掉一个鬼已不亏。什么?有系统?那不好意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几十人几十条枪,请叫我张排长!几百号人几百条枪,那我得是张营长!占据一地,拥兵数万,我就是张军长!雄踞数省,部将数十万,坦克大炮喀秋莎,那得叫我司令!驱逐外敌,反向殖民,大家谁
古城老巷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