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盛世缔造者》最新章节。
许望得到皇上的赏赐,自然是感激涕零。他本来已有三个儿子,正想有个女儿,天随人愿,送子娘娘竟真的给他送了个女儿来。对此,许望很是心满意足,谁能料到女儿一出世,便以怪异之象惊动了皇上,还得到皇上的赏赐,这使许望更是感到满足。为了表示对始皇帝的感激之情,许望特地为女儿取名“莫负”,意思是不要辜负圣上的隆恩厚意。
许望妻子生了个神奇的女儿,并得到至高无上的始皇帝赏赐的消息很快便传遍天下,不少喜欢猎奇的人不远千里,专程前来看望这个神异稀奇的女婴。一时间许府门前每天都是车水马龙,高官显贵络绎不绝。
刚开始时,许望还对前来看望的人以礼相待,后来来的人越来越多,就使许望及家人疲于应付,对前来看望女儿的人便有些懈怠。过了一段时间后,看稀奇和热闹的人减少了。开始时许望和家人并没有注意到,只是觉得用不着那么疲于应付了。到后来甚至基本上没有人来了,许望一家人觉得很是奇怪,还以为是不是因为自家人对来人的怠慢才使人不愿前来,但很快,许望就发现了没人再来许家,竟然是和女儿许莫负的哭声或笑容有关。
原来,只要许莫负未曾入睡,对众多前来看望她的人只有两种反应,要么绽露笑容,要么大哭不止。开始时人们并不以为意,认为哭和笑是襁褓中的婴儿见到陌生人的本能反应,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可是,经过一些时日后人们发现,凡是许莫负对其大哭的人,过不了多久必然会厄运接踵而至,要么陡生疾病,要么遭遇祸端,要么家庭出现变故,要么家人触犯律条被判刑受罚。而许莫负对其显露笑容的,则会喜事连连,不是招财进宝,便是官阶频升。于是,人们醒悟过来,原来这个女婴有一种天然本领,即可为人看相。有人据此认为,这个神奇女婴的哭声乃为诅咒之声,谁碰上谁就必然灾难临头。那些欲看稀奇的人为了不让自己成为被诅咒的对象,都打消了看稀奇的念头,不愿到许府来看许莫负了。
尽管这样,为了不辜负始皇帝的期望,许望对女儿的养护仍然不敢有任何丝毫疏忽。他见女儿智力超常,便在女儿四岁时请了一位学富五车的老先生教她读书识字。让老先生惊奇的是,许莫负竟然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不到半年,便能识字四千多个,凡教她的文章无一不能背诵。后来,老先生见许莫负经常拿着那块从娘肚子里带来的玉玦把玩,并时常对着玉玦上的八卦图案发愣,便给许莫负解说八卦的来历和含义。老先生原本以为她听不懂自己讲的这些,谁知许莫负竟然对此兴趣盎然,听得如醉如痴,并且能讲出八卦的真意,老先生大为惊诧,对许望感叹道:“令爱记性和悟性真乃旷古少见,可惜她不是男儿身,否则,定为易学的一代宗师!”
听了老先生的话后,许莫负很不服气,对老先生说道:“易有三易,曰《连山》、曰《归藏》、曰《周易》。先生只知《周易》,却不知《连山》和《归藏》。《连山》又称《艮坎》,《归藏》又称《坤乾》,‘艮’为土,土育万物,‘坤’为女、为阴、为母。《连山》和《归藏》将‘艮’和‘坤’置于卦首,表明对‘后土’和母性的重视。有土,乃有万物;有女方才有人类。先生说只有男儿才可成为一代宗师这话不对,也太过偏颇,女子未尝不能成为一代宗师。”
听了许莫负的话后,老先生大为惊诧,他万万没有料到,年仅几岁的女孩儿竟然对《连山》和《归藏》有如此解释,老先生自己对《连山》和《归藏》都知之甚少,更没有向她讲述过,这个神异的女童是从哪里知道这一切的呢?难道她真的是天神下凡?
老先生自知自己能力有限,如果再教下去,不仅会耽误这个女孩子,自己也很可能成为笑话,让人觉得不如一个小女孩,他对许望说道:“令爱天人之资,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教习。望大人尽快为其聘请高人教导为要。当今堪称高人者,除鬼谷子外,便是他的几位高足弟子如徐福、卢傲等,还有一位与鬼谷子齐名的黄石公。徐福、卢傲已出海为始皇帝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只有黄石公尚在颍川。黄石公深谙神仙之道,精通三易之秘,擅长相人之术,令爱若能拜黄石公为师,前程将不可限量。”
许望觉得先生说得有理,便带着女儿到颍川寻访黄石公。不料黄石公云游四海去了,没有人知道他的行踪。父女俩无奈,只得返回温县,准备另择良师。
一天,许莫负在门外玩耍,一个白发老翁上前朝她看了一眼,然后对许莫负说道:“小妹妹,我口干舌燥,能否给我一口水喝?”
许莫负听后马上说道:“您等等,我进去给您倒茶。”说完后便转身进屋去了。可当小小的许莫负端着茶碗从屋里出来时,白发老翁却不见了。正当她准备呼喊时,发现门前一尊石狮的底座上放了一卷绢书,许莫负忙放下茶碗,将绢书拿起来,但见书皮上写着“心器秘旨”几个大字,旁边写着几行小字:“天道暗,莫负谁?相人者,具慧眼。群雄起,天下乱。慎相之,助君贤。”
许莫负连翻数页,发现书中全是有关相人之术的秘诀。许莫负知道,这位老人乃是方外高人,他来讨水喝只是一个幌子,目的是为了赠送此书给自己,他匆匆离去,是不愿暴露他的真实身份。小小许莫负是个聪明人,马上意识到这位老翁很可能就是黄石公。为此,她十分感动,立即双膝跪地,对着远方遥拜道:“师父,徒儿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