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故事大全

酒到散席欢趣少,人逢失意叹声多(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民间谚语故事大全》最新章节。

在大山深处,有一个被岁月遗忘的小村落,名叫半壶村。村子不大,百十户人家,错落分布在蜿蜒的山坳里。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前潺潺流过,溪边老柳树垂下的枝条,像是岁月的胡须,轻轻拂过水面。村里的人,大多淳朴憨厚,靠山吃山,日子虽不富裕,却也安稳。

村里有个叫刘二的中年汉子,生得浓眉大眼,身材魁梧,为人热情豪爽,最喜欢的就是在农闲时招呼邻里到自家院子里喝酒聊天。他家院子里有棵老槐树,枝叶繁茂,像一把巨大的绿伞,每逢夏日傍晚,树下便成了村里人的聚集地。

刘二有个祖传的酒壶,据说是他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壶身虽有些斑驳,却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每次喝酒,刘二都郑重其事地拿出这个酒壶,仿佛它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故事。村里的老人们常说,这酒壶里装的可不只是酒,更是半壶村的欢乐与情谊。

又到了丰收的季节,村里一片喜气洋洋。刘二早早地杀了一只自家养的肥羊,邀请了村里的老老少少来家里喝酒庆祝。太阳还没落山,人们就陆陆续续来到了刘二家的院子。孩子们在院子里嬉笑玩耍,大人们则围坐在摆满酒菜的桌子旁,谈天说地。

刘二满脸笑容,熟练地拿起酒壶,给每个人的碗里都斟满了酒。“来,大伙都尝尝我新酿的酒,今年这收成,多亏了老天爷照应,也多亏了大伙平日里的帮忙!”他举起酒碗,大声说道。众人纷纷响应,一时间,碰碗声、欢笑声在院子里回荡。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烈。村里的老秀才张夫子,平日里就爱舞文弄墨,此时更是诗兴大发,站起来摇头晃脑地说道:“今日相聚,实乃人生一大乐事,我先来赋诗一首。酒到酣时兴味长,丰收盛景映山乡。众人同饮杯中酒,笑语欢歌岁月长。”大家纷纷鼓掌叫好,刘二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又给张夫子满上了一碗酒。

这时,村里的年轻后生李三,借着酒劲站起来说道:“张夫子这诗虽好,可我觉得还差点意思。要不我也来一个,大伙可别笑话。酒到散席欢趣少,人逢得意笑声高。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再把重担挑。”众人听了,有的点头称赞,有的哈哈大笑,院子里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然而,人生的境遇总是变幻无常。欢乐的时光如同过眼云烟,很快,半壶村就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一场罕见的暴雨引发了山洪,浑浊的浪涛席卷了整个村子,房屋被冲垮,庄稼被淹没,许多村民失去了家园和亲人。刘二家也未能幸免,祖传的酒壶在混乱中不知去向,那棵见证了无数欢乐时光的老槐树,也被连根拔起。

灾难过后,半壶村一片死寂。往日的欢声笑语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的唉声叹气和满脸的愁容。刘二变得沉默寡言,整天坐在废墟前发呆,仿佛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村里的人都在努力重建家园,可刘二却一蹶不振。他觉得自己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不仅是祖传的酒壶和辛苦积攒的家业,更是生活的乐趣和信心。他常常一个人坐在溪边,望着浑浊的溪水,回忆着过去的美好时光,不禁悲从中来,长叹不已。

有一天,村里的一位长者找到刘二,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别再消沉下去了。灾难虽然可怕,但它打不垮我们的意志。你看这村子,虽然现在满目疮痍,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重建家园。那酒壶没了,可我们的情谊还在;老槐树倒了,可我们的根还在。人啊,不能总是活在过去,要向前看。”

刘二听了长者的话,心中一动。他望着周围忙碌的村民,那些曾经一起喝酒欢笑的乡亲们,虽然脸上带着疲惫和悲伤,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和希望。他想起了李三说的那句“明日再把重担挑”,是啊,生活还要继续,自己不能就这样被打倒。

从那以后,刘二重新振作起来,积极投入到村子的重建工作中。他和村民们一起搬运石块、修建房屋、开垦土地。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大家的力量和温暖,也明白了生活的意义并不在于那些身外之物,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和关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半壶村渐渐恢复了生机。新建的房屋错落有致,田野里又种满了绿油油的庄稼。刘二家的院子里,也新栽了一棵小槐树,虽然还很稚嫩,但在阳光的照耀下,充满了生机。

又是一年丰收时,刘二再次邀请村里的人到家里喝酒庆祝。这次,他没有了祖传的酒壶,但他用一个普通的陶罐盛着酒,依然热情地给大家斟酒。大家围坐在一起,虽然经历了苦难,但脸上的笑容却更加真挚。

酒过三巡,张夫子又站起来赋诗:“历经风雨志犹坚,重建家园岁月甜。今日同饮团圆酒,明朝共赴新诗篇。”众人纷纷叫好。接着,李三也站起来说:“我也再来一首。酒到散席欢趣在,人经磨难志弥高。笑看人生风和雨,携手前行路不遥。”

在欢声笑语中,刘二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他终于明白,“酒到散席欢趣少,人逢失意叹声多”,这不过是人生的一时境遇。真正的欢乐和力量,源自人们内心的坚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只要大家团结一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迎来美好的明天。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开局变强,偷遍四九城
四合院:开局变强,偷遍四九城
(算是脑洞大开的文,只为图君一乐)1965年冬,张宝胜作为一个道德高尚,有人格的神偷竟然穿越了。本打算洗心革面,却没想到激活了万物强化系统。——……(其实是一个神经病的故事。)
江南白话文
超神学院之永恒鸿蒙至尊
超神学院之永恒鸿蒙至尊
关于超神学院之永恒鸿蒙至尊:永恒的鸿蒙中悬浮着9个永恒鸿蒙大世界,其中一位世界之主,因为无聊准备去无尽世界游历,第一站就是超神学院……
永恒鸿蒙至尊
吗喽,掌管穿越的神
吗喽,掌管穿越的神
关于吗喽,掌管穿越的神:在西边的灵山上,有一块,哦不,有一堆灵石,它们的目标是早日成精,目标对齐齐天大圣。一天,其中的一块灵石真的蹦出了一只灵猴,这只灵猴享天地之精华,受众多开灵智的灵石教导,并坚信自己是齐天大圣的亲戚,为了向大圣学习,它也打算闯一闯天庭......
致富猫
此去直上青云路
此去直上青云路
李瑜,字子璇,原名沈大魁,四川顺庆府人,祖籍湖广黄州府,兴安二年二甲四十九名,大雍初年政治家、理财家、火器家、水利家、军事家、教育家……李瑜早年丧父,随母改嫁营山县巡检李纲,勤奋好学,乾安二十六年十六岁中举,次年会试落第,同年娶妻宁氏,兴安二年登科后任章丘知县,任职期内得鲁王赞誉。兴安六年鲁王登基,瑜迁升任右春坊右谕德,授奉训大夫,入内阁,景和元年帝赐二品金织衣,评议六部事宜,次年升太子右庶子…
卿岁岁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上辈子,崔岘(xiàn)是985高校汉语言文学博士。这辈子,他穿越到了古代寒门——贫困的家、怀孕的娘、年幼的哥姐、六次落榜的学渣父亲大伯、日日幻想儿子桂榜高中到癔症的祖母,和只有八岁的他。崔岘:这也太惨了吧。为改变命运,崔岘外出务工,给富家少爷做书童。但少爷是个学渣,害怕进考场,想出个馊主意:让崔岘替他参加科举。结果崔岘不仅中榜了,还‘杀’疯了。八岁开蒙,八岁作、八岁半作,九岁作……无数诗坛大家
日照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