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故事大全

寒露口种小麦的故事(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民间谚语故事大全》最新章节。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丰裕村的小村庄,村子四周都是广袤的田野,田野间纵横交错着潺潺流淌的小溪,滋养着这片土地,让这里的庄稼长得格外茂盛。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他们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靠着这片土地的馈赠,过着虽不富裕却也安稳的日子。

村子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农夫,名叫陈老爹。他年逾古稀,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那双手更是粗糙得如同老树皮一般,可就是这双手,在土地里耕耘了一辈子,对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时节的农事都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经验。陈老爹有个孙子,名叫石头,是个虎头虎脑的十岁少年,对村子里的一切农活都充满了好奇,整天跟在陈老爹的身后,想要学个明白。

这一年,寒露时节快要到了。以往每到这个时候,村子里的人们都会开始为种麦做准备,可今年却有些不同。前些日子,村里来了个走南闯北的货郎,这人能说会道,带来了不少外面世界的新奇事儿,把村里的一些年轻人说得心里直痒痒,都想着去外面闯荡闯荡,别再守着这一亩三分地了。这不,村里好些个壮劳力都犹豫着要不要去种麦了,想着万一出去能赚大钱呢,种地多辛苦呀,还不一定能有个好收成。

陈老爹看着大家这样的心思,心里很是着急,他深知这土地的脾性,要是错过了最佳的种麦时节,那来年的收成可就没指望了。于是,他决定召集村里的人,好好讲讲这寒露种麦的重要性。

这天傍晚,夕阳的余晖将整个村子染成了橙红色,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出了袅袅炊烟。陈老爹站在村子中央的那棵老槐树下,敲响了挂在树上的那口老铜钟。“当当当”的钟声在村子里回荡着,不一会儿,村民们就陆陆续续地聚了过来,大家围坐在老槐树下,眼神里透着疑惑,不知道陈老爹这是要干啥。

陈老爹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大家伙儿啊,我知道最近外面的事儿让咱们不少人动了心思,可咱这村子,祖祖辈辈都是靠着种地过活的呀,这土地可不会亏待咱们。眼瞅着寒露就要到了,这可是种麦的好时候,咱可不能误了时节啊。”

村里的年轻后生刘二牛嘟囔着说:“陈老爹,您老说的咱也知道,可咱年年种地,也没见发多大的财呀,说不定出去闯闯能有不一样的出路呢。”

陈老爹笑了笑,摇摇头说:“二牛啊,你这想法可不对。咱种地虽说不能一下子暴富,但只要用心,这土地里长出来的庄稼就是咱的保障,能让咱吃饱穿暖。就说这小麦吧,种麦的时节那可是大有讲究,有句老话说得好,‘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呀。”

村民们一听,都来了兴趣,纷纷让陈老爹讲讲这是啥意思。陈老爹便开始娓娓道来:“咱先说这寒露时节,这时候天气不冷不热,土壤的墒情也好,这就好比是给小麦种子铺了一层最舒服的温床呀。把小麦种在这个时候,种子在土里能很好地扎根发芽,就像小孩子在温暖的被窝里能茁壮成长一样。”

说着,陈老爹看向了石头,招手让他过来,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你们看啊,这寒露口种下的小麦,它的根能扎得很深很深,牢牢地抓住土里的养分,等来年春天暖和了,麦苗就蹭蹭地往上长,长得又壮又绿。而且呀,这个时节种下去的小麦,病虫害也少,因为那些害虫呀,在这个时候大多都还没怎么活跃起来呢,所以小麦能顺顺当当长大,到了收成的时候,那产量可就高了呀。”

石头在一旁听得眼睛都不眨一下,好奇地问:“爷爷,那为啥是点一碗,收三斗呢?”

陈老爹笑着摸了摸石头的头,继续说道:“这就是说咱种的时候看着只是撒下了一碗的麦种,可等到收获的时候,那就能收到三斗的麦子呢。这三斗麦子可不得了啊,够咱们一家人吃好久,还能剩下些拿去换些生活用品啥的。这就是咱土地的神奇之处,只要咱们按照时节来,它就会给咱们丰厚的回报。”

村民们听了,都在底下小声地议论起来。有的觉得陈老爹说得有道理,毕竟这么多年的经验在那呢;可也有的还是半信半疑,想着万一没这么好的收成,那不是白忙活了嘛。

陈老爹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又接着说:“我知道你们有人不信,这样吧,我家那块挨着小溪边的地,今年我就带头种,按照这寒露口种麦的法子来,到时候收了麦子,大家看看就知道了。”

听陈老爹这么一说,大家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各自回了家。日子一天天过去,寒露这天终于到了。天还没亮,陈老爹就带着石头起床了,爷孙俩扛着锄头,背着麦种,往溪边的那块地走去。

到了地里,陈老爹先是拿着锄头把地翻了一遍,那熟练的动作,一锄头下去,土就翻得松松软软的。石头在一旁帮忙捡着地里的石头,虽然累得小脸通红,可还是干得特别起劲。翻好地后,陈老爹又用耙子把地耙平,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碗麦种,均匀地撒在了地里。

石头好奇地问:“爷爷,为啥要撒这么均匀呀?”

陈老爹笑着说:“傻孩子,如果撒得不均匀,有的地方种子多,麦苗长起来就太密了,互相争抢养分,都长不好;有的地方种子少,那麦苗稀稀拉拉的,产量自然就低了呀。”

撒完麦种后,陈老爹又轻轻地给麦种盖上了一层薄土,嘴里念叨着:“麦种啊麦种,你在这土里好好睡一觉,等春天来了,可要使劲儿长啊。”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老爹每天都会到地里去看看,看看土壤的湿度够不够,有没有鸟儿来偷吃麦种。石头也跟着爷爷,每次去都特别认真地观察着地里的情况,盼着麦苗能早点长出来。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冬天就到了。一场大雪过后,整个村子都被白雪覆盖,陈老爹家的麦地里也是白茫茫的一片。石头担心地问:“爷爷,这雪会不会把麦苗压坏了呀?”

陈老爹笑着说:“不会的,孩子,这雪呀,就像是给麦苗盖了一层厚厚的被子,能保护它们不被冻坏呢,等雪化了,还能给麦苗提供水分,这可是好事儿呀。”

果不其然,等春天的阳光洒下来,雪慢慢融化了,麦苗开始从土里探出嫩绿的脑袋,一天天地茁壮成长起来。看着那绿油油的麦苗,陈老爹笑得合不拢嘴,石头也高兴得在地里跑来跑去,喊着:“爷爷,快看呀,麦苗长出来了,长得可真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麦苗越长越高,抽穗、灌浆,到了收获的季节,陈老爹家的麦地里一片金黄,麦浪滚滚,那麦穗一个个都沉甸甸的,饱满得很。

陈老爹叫上了村里的人来帮忙收割,大家一到地里,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刘二牛惊讶地说:“陈老爹,您这麦子长得也太好了吧,这一亩地的收成怕是比咱往年两亩地的都多呀。”

陈老爹笑着说:“这就是按照时节种麦的好处呀,你们看,当初我就说‘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可不是瞎话吧。”

大家纷纷点头,都对陈老爹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一年,陈老爹家收的麦子不仅够自家吃,还剩下不少,卖给了村里的粮商,换了不少银子。

从那以后,丰裕村的村民们再也没有犹豫过种麦的时节了,每到寒露,大家都会早早地起床,扛着农具,带着麦种去地里忙活起来。这句“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的谚语也在村子里越传越广,周边的村子听说了,也都纷纷效仿。

而石头呢,经过这一遭,更是对种地充满了热情,跟着陈老爹学了一身的好本事,长大后也成了村里有名的庄稼把式,把这寒露种麦以及其他的农事经验,又传给了下一代,让这古老的农耕智慧在这片土地上一直延续下去,让每一年的田野里都能收获满满的希望和幸福呢。

年复一年,丰裕村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靠着遵循时令的智慧,收获着一茬又一茬的庄稼,过着富足而安稳的日子,那一片片金黄的麦浪,也成了这片土地上最美的风景,见证着人们与土地的深厚情谊,以及那传承不息的农耕文化。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名义:开局获得死士系统!!
人在名义:开局获得死士系统!!
周乾,一个被生活折磨的地球九九六牛马,一次意外穿越名义和狂飙的影视综合世界。成为一名刚刚高考完的,十八岁孤儿。开局获得死士系统得知身处所在世界后,从此周乾向世界宣告:“我不吃牛肉。”九十年代进入汉东政法大学,大一开始布局商业板块,大学五年积累了无数财富后。周乾研究生毕业,从此进入官场,靠着手下忠诚的死士还有金钱作为踏脚石,迈步向前。从京海到汉东………从科员到省一把手………从高启兰,孟钰到…………
长安轩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回到明朝,我救活了马皇后,当朝皇帝奉我为神明,我在朝中权利中无阻碍的穿梭,娶公主,纳娇妻。经过重重阻碍。
海笑笑
重生于红楼末年
重生于红楼末年
外卖小哥一朝梦醒,穿越到《红楼梦》中的周进身上,娇妻美妾,官路商途,在痛并快乐中,缓慢改变着四王八公的命运和历史发展的进程。
陕甘总督
我在综漫世界吃软饭
我在综漫世界吃软饭
(本书又名:我在综漫世界吃软饭,我在综漫世界被女主们饲养)综漫,春物,青猪,路人女主,拖油瓶,式守同学,义妹生活,五等分,邻家天使等恋爱日常番,以及魔法使的新娘,夏洛特,约会大作战等魔法异能番,后面还会根据剧情需要有所增加。(魔法异能番剧情在稍后位置,目前已经开始写了,目前最新章节有约战人物出场。)苏阳,一个先天免疫系统缺陷和渐冻症患者,所幸家庭富有,不至于让其早早病逝。直到有一天,一个穿越系统
栗子炖鸡
凹凸世界之无解命题
凹凸世界之无解命题
关于凹凸世界之无解命题:高考失利的我意外穿越进了凹凸世界,为了逃避高考失败,我决定留在凹凸世界,可是即使我遇到了像格瑞一样靠谱、紫堂一样温柔的队友,却没有找到和金一样的打开方式。凹凸大赛并非一帆风顺,我们没有逆天的技能和背景,即使知道剧本也对许多事情无能为力,努力在大赛中挣扎的我更多去见证了普通人和npc的故事。我阴差阳错触碰到了一段本不该留存的记录,好像留在大赛不再是为了逃避现实那么简单了……
有没有地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