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民国枭雄的后半生》最新章节。
北京。
黎元洪的大总统、当的并不舒心,曹锟找借口将国务总理赶下了台,提名了他自己中意的人选,黎元洪自然不甘心做傀儡,于是就不发表这份人事任命。
洛阳。
被曹锟赶下台的国务总理,是黎元洪、吴佩孚都认可的人选,曹锟能成功将他赶下台,就是吴佩孚做出了政治上的巨大让步,为了直系团结也好、愚忠曹锟也罢,在“保洛之争”中、吴佩孚败下阵来,他已经无力阻止曹锟觊觎大总统宝座了。
广州。
由于政见不合,粤系军阀陈炯明主张联省自治,反对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主张的立即北伐,双方彻底闹翻了,孙中山被迫逃往上海,受到皖系仅存大将卢永祥的心腹、“淞沪护军使”何丰林的庇佑,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
东北。
张作霖整军经武,在训练新式陆军的同时,还着力建设奉军的海、空两军,时刻准备报直奉战争失败之耻。
东京。
日本大本营参谋本部认为绥中港的失败,是大日本帝国之耻,会激励中华民国百姓的爱国热情、反日浪潮,日本绝不能坐视这种现象壮大、蔓延,原本被压下来的、陆军部提交的“雨计划”,在中国东北扶植新傀儡的军事计划、被裕仁皇太子正式批准了。
日本人为了掩人耳目,甚至都没通知关东军司令部,因为明面上,日本政府还在与张作霖进行谈判,让他宣布正式脱离中华民国政府。
具体负责实施“雨计划”的是陆军部作战课,负责人是作战课副课长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认为张作霖乃是一代枭雄、绝不可能对日本俯首帖耳的做个傀儡,除掉张作霖、另外扶植一个人来“统治”东北,才能让日本在东北的利益最大化,日本现在还不敢全面侵占中国东北,美国和西方列强把持的国联、还掌握着话语权,日本也没有挑战列强的实力。
陆军大本营作战课副课长办公室内,两个人正在“聊天”。
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刚刚回到了日本,名义上是回家探亲,其实是应陆军部作战课副课长石原莞尔之约、回日本领受陆军大本营的“下克上”任务的。
石原莞尔把陆军大本营制定的、针对中国东北的两套颠覆计划、分别告诉了河本大作:
第一套方案是土肥原贤二中佐制定的“满洲国”计划。
土肥原贤二已经秘密与在紫禁城内的溥仪、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溥仪对返回“龙兴”之地“复国”的建议十分感兴趣,他周围的遗老遗少更是欢欣雀跃、迫不及待。
另外,土肥原贤二还在东北张作霖手下找到两人,准备用兵变的方式扣押张作霖父子,然后迎请溥仪回东北登基,这两人分别是:
爱新觉罗?熙洽,奉军中将,曾任东北讲武堂教育长,现在是奉军驻吉林副司令长官公署参军长、兼吉林奉军参谋长。
爱新觉罗?吉兴,他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队、第八期炮科毕业的,留日期间就对日本十分友好、与土肥原贤二私交甚笃,现任吉林司令官公署少将参谋长。
熙洽、吉兴虽然手上没兵,可他们都有跟随多年的部下、故交是师长、旅长,是有一定实力的,如果关东军再出手相帮,把溥仪推上“皇位”、似乎并不太难。
第二套方案是扶植张作霖的儿子张学成上位,前提是要先除掉张作霖。
张学成其实是张作霖哥哥的孩子,他父亲在一次剿匪战斗中战死了,被张作霖接到自己的府邸,当做亲儿子来养,后来张作霖还把他送到日本留学,归来后,与张学良一样、直接被任命为旅长,张学成当时只有20岁。
按说张学成应该对张作霖感激涕零、忠心不二的,但他内心却从没那么想过,首先是他的寡母因为丈夫战死、认为都是张作霖故意那么做的,自然不会说张作霖什么好话、张学成耳濡目染的接受了这种思想。
其次,是张作霖让人称张学良为“少帅”、培养“太子”的意图昭然若揭,这让从小就跟张学良不对付的张学成更加不满,菊机关特工趁虚而入,鼓动张学成取而代之,但他慑于张作霖的威望、不敢公开造反。
另有洮辽镇守使张海鹏、他是张作霖的结拜兄弟、奉系元老之一,因向张作霖谋求黑龙江省省长未成,心怀不满,在他身边的日本菊机关特工趁机调拨,他已经暗中投靠了关东军。
东北富商、“政记轮船公司”老板张本政,其实早就是日本军部的间谍,他已经答应帮助关东军筹集军费、用于发动“东北事变”。
另外,土肥原贤二还收买了直奉战争中,因为战败躲进天津日租界的奉系大将张景惠,他已经答应与日本人“合作”了。
曾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总参议,称病告老还乡、寓居辽阳的于冲汉,受到关东军司令尾野实信中将的关照,也暗中表示了“合作”意愿。
另外,石原莞尔还交给河本大作两份名单,第一份密密麻麻的写着很多人名、以及他们的简历和职位,这类是坚定地反日派,是要河本大作想办法除掉,至少是驱逐出中国东北的、有一定势力或威望的爱国人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另外一份的人数比前面那份少很多,但履历、住址、交游等情况要详尽很多,这份名单上的人分为两类:已经投靠、可以利用的人,将来可以收买、利用的人。
河本大作当时就直接否定了第一套方案,既然是日本要占领中国东北,那就没必要找溥仪来过渡,万一东北人真把他当做“真命天子”,他又有熙洽、吉兴这样的统兵大将支持,再想搞“日满合并”就困难了。
反倒是扶植那个乳臭未干的张学成,更容易被日本玩弄于股掌之上。
河本大作是执行“下克上”任务的实际执行人,石原莞尔也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反正都是要让日本实际掌控中国东北,执行哪个方案、自然是让执行人选择了。
石原莞尔不知道,河本大作选择第二套方案,更多是处于个人恩怨。
河本大作让张作霖耍了一回,绥中港之战结束后,张作霖以日本人没能给榆关解围的借口,把之前跟河本大作签的备忘录,放进厕所当厕纸了,气的河本大作直翻白眼、却拿张作霖毫无办法,他对张作霖可谓恨之入骨。
假如执行第一套方案,张作霖未必会死,因为东北奉军将领大部分还是听命于他的,就算兵变成功、扣押了张作霖,他最大的价值、只是被当做人质,与奉军谈判的这时候、被当做筹码。
河本大作当然不会说我一定要张作霖死,他的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散落各处、忠于张作霖的奉军,肯定会进行抵抗,这样一来,东北就会在较长时间出现动荡,这对日本统治、以及攫取东北的资源是不利的。
河本大作还提出一个问题,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兵力不足、且重武器较少,石原莞尔笑着取出一份《东北事变企划书》,里面有详尽的调兵计划,河本大作看完,冲着石原莞尔数起大拇指,阴险的笑着说了句:“呦西!”
这么重大的军事行动,自始至终只有石原莞尔、河本大作两个人,在办公室里用聊天的方法、就做出了决定,既没有记录、也无需批准,这就“下克上”计划的最大“特色”,河本大作就是一件“工具”,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但“富贵险中求”嘛。
河本大作乘坐的轮船还没抵达大连,许炳忠就通过情报掮客犬养三郎、买到一份《驻外日军换防计划》,许炳忠不知道自己花50日元、买下来的这份详尽的《驻外日军换防计划》,是否具备情报价值,只好借着去医院探望前田一夫的理由,把计划让他看看,别第一次给定威军传递情报、就是一份没用的东西。
前田一夫很认真的看了这份日本大本营参谋本部制定的最新《驻外日军换防计划》,由于他受伤太重、目前还不能出院,所以对中日两国的情况并不了解,虽然表面上这就是份换防计划书、否则也不会买50日元这么便宜,但前田一夫还是认为应该发给定威军,他们掌握的情资更多,应该可以判断出日军是否只是正常轮替。
许炳忠感到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很高兴、也很激动的回到自己家,亲手把这份《驻外日军换防计划》发回了自己的祖国。
第16章 闲棋冷子
任道远伫立在地图前,凝望着地图、思考着许炳忠传回的《驻外日军换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