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最新章节。
第528章 形势不妙
倭匪驾船出海,遁逃而走的消息传来,如同一记狠狠地耳光,扇在了宁波府一众官员们的脸上。
“好!好!好!区区不足五百倭寇,在我宁波府内如入无人之境,烧杀抢掠之后,居然还能安然逃离”,按察使杨继宗五指大张,对着郭涛晃了晃,“郭指挥使,你告诉我,宁波城卫有兵士多少?”
“宁波乃重镇,城卫兵士六千余”,郭涛硬着头皮回道。
“呵呵,六千余人”,杨继宗哂然一笑,“当时城内作乱倭匪,还不到两百人吧?”
郭涛不知道该怎么回道,这事确实不好辩驳。
当然,他此刻更是痛骂那些不地道的同僚,倭匪一路向海边劫掠,他们不出兵截杀就算了,如今倭匪遁逃,他们还借口防备倭匪返杀回来,各个谨守卫所,就自己在这里面对按察使的责问。
看着郭涛默然不语的样子,杨继宗也没再继续发问,挥了挥手,“如今城中不稳,刘知府那里人手不足,还有劳指挥使派兵协助巡查,震慑宵小,安抚民心,指挥使且去忙吧。”
杨继宗目送郭涛离开后,依旧坐在原位,目光看向远方,心中不知在思虑些什么。
片刻后,杨继宗走向书房,“磨墨!”
跟随在一旁的幕僚,挥手赶走了准备进来侍候的侍女,自行拿起墨条研墨,“大人准备弹劾卫所诸将?”
“宁波乃海防重镇,外邦朝觐关防所在,今次之事,让番邦之臣如何看我大明。煌煌大明,天朝上邦,却被区区几百倭匪搅得鸡飞狗跳,最后居然还让其安然离去。”,杨继宗‘啪’的一声,将笔拍在了刚刚写了几个字的奏章上,“奇耻大辱!”
“按我大明军制,执掌卫所之将都是世袭,弹劾……恐怕难以奏效”
“我又岂能不知”,杨继宗叹了一口气,“可你看看,如今卫所成了什么?宁波卫六千余人,镇海卫至少也是五千多人,再加上观海卫、大嵩卫,以及龙山、定海诸千户所,至少两万余将士,这还不算巡检司、烽堠哨所”
“在这重重包围之下,居然让几百倭匪烧杀抢掠后安然离去,要他们有何用!”
“还有,你看看他们送来的战情通报,几个卫所加起来,战死近万人。就算是杀一万头猪,也得把那倭匪累死吧?”
幕僚师爷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些卫所指挥使是把按察使当傻子吗?
杨继宗重新铺开一本奏章,“此事必须让朝廷知晓,如今卫所已不堪用,必须加以整顿,否则倭匪再来,我等无法保境安民,就只能以死谢罪了”
“军户逃散、兵员不足却不上报,私吞军田为己用,克扣军饷、私役军士,这些东西,真当我都不知道吗?”
监察本就是按察使司的重点工作,新官上任三把火,本来还没想好烧哪里的杨继宗,面对此情此景,岂能不火力全开。
“战死近万?哼!怕是连一千也没有”
借乱平账,自古以来便是官场常用的手段,对于这些世袭的军中勋贵,打个败仗无非也就是一顿责骂而已。
战死的兵员缺口,朝廷还得想法给补上,对他们来说,这又是一个新的发财机会。
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杨继宗写了厚厚的一份奏章,除了事情的大概情况表述,以及一个常规的自请处分之外,大半内容都是对卫所当前弊政的批驳与整饬建议。
“速速送往京师”
…………
北港也是第一时间,就接到了若阿金派人送来的消息。
读完信的许三爷,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张小白,手中的信纸随风颤抖。
“呵~”,张小白无意识地笑了一下,他也不清楚自己到底为何发笑。
是自己心底对‘我大明’的畏惧,还是对‘我大明’如此不堪的耻笑,又或是钦佩日本武士的‘悍勇’,张小白自己心里都没有头绪。
实际上,无论是在大明开海前、后,在张小白的影响下,整个团体都趋向于低调行事,尽量不引起‘我大明’的重视。
毕竟中央高度集权的大明王朝,一旦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这个小团体身上,其所能够聚集、驱动的力量,对他们来讲,那就是毁灭性的。
可这次宁波的事情表明,大明王朝或许是一个庞大的巨人,可这个巨人也有其短板。
与连年作战的北方边军不同,承平日久的南方卫所,如今的状况,与永乐大帝时期相比,还能保有几分水准,已经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日本人这是在打大明皇帝的脸面”,好一会儿,许三爷的心情才算稍稍平复一些,“帝王一怒,血流千里……”
“帝王一怒,有时候恐怕也只是一怒罢了”,张小白摇了摇头,“但是我们需要做些准备”
“何意?”,许三爷听不懂了,在他看来,日本朝贡使团祸乱宁波,这种行为不比一般的倭寇作乱。
从性质上来讲,这种行为远比倭寇作乱更为恶劣。
本是表示恭顺的朝贡使团,除了正常的商贾买卖之外,对于进献的贡品,朝廷还会对其给予,远超贡品价值的丰厚回赐。
厚往而薄来,要的就是一个臣服与恭顺。
如今日本使团不仅是在打脸大明王朝,还将大明王朝的朝贡之策,狠狠地扔到地上,踩了个稀碎。
所谓的‘天朝上邦,万国来朝’成了一个赤裸裸的笑话。
藩属之臣?天下共主?自欺欺人罢了。
“其一,日本乃洪武皇帝钦定的‘不征之国’,朝中大臣未必会同意皇帝陛下轻启战端,皇帝毕竟初登大宝,能不能掌控朝局还不好说”
“其二,自洪武皇帝起,面对倭寇侵扰,朝廷最常用的措施……”
“海禁?”,许三爷惊呼道。
“海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