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明开始失控

第67章 朱棣的抉择(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大明开始失控》最新章节。

天津卫,明军大营。

自从得知元军入关的消息后,朱棣便率军从通州附近暂时退了下来,到天津卫与徐达所率领的北伐军主力汇合。

“天津,天子渡津之地。”

朱棣当初从此渡过大运河南下,后朝廷在此设立卫所。

得知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朱棣正在和徐达商量军情。

“岳婿”久违的重逢,却显得有些陌生。

在朱棣的印象中,岳父徐达早已去世,而在徐达的印象中自己的女儿不过总角之年,突然冒出一个女婿来,实在有些尴尬。

好在两人都有几次穿越的经历,各种稀奇古怪的事经历了不少,互相之间默契的没有去提那些尴尬的事。

摆在两人面前的舆图简单的标注了敌我双方的位置,清军以通州沿线为据点进行防卫,元军入关似乎失败了,这本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元、清之间可能发生了摩擦,双方打起来有利于大明。

但就在几日前,斥候探得消息,元军一部大摇大摆地进了京城。

情况的突然变化,让朱棣一时难以判断元、清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能凭借模糊的情报推断双方可能达成了某种程度的盟约。

在众多杂乱的消息中也不仅是无用的消息,也有有用的消息。

比如他们终于得知了元军是谁人率领,大元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的名号一出来,朱棣很快意识到,入关的元军是被徐达率领的北伐军赶到草原那一支。

“如果是这一支元军,那倒是可以试一试。”朱棣曾多次参与对元廷残部的讨伐,对元军的实力有着清晰的认知。

以当前明军的实力,就算没有压倒性的实力,但也足以与元、清联军抗衡。

打是一种选择,不打也是一种选择,甚至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围而不打会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以清军现在的规模再加上增援的元军数万人,每日消耗的粮草何其之多,北方产粮本就不足。

从元时起北方就极度倚靠大运河或海运,若朝廷无法从南方获取到足够的粮食来维持日常开销,人口庞大的京城爆发饥荒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对于如今的大清来说,失去大运河也就意味着南方的粮草无法抵达北方,偏偏还要在京畿附近维持大规模的兵马,加之北方早已糜烂,种种因素综合之下,京畿根本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兵马常驻。

朱棣推算过,就算以乐观的库存来推算,清军强行抢夺平民百姓的口粮用作军粮,其粮草库存最多还只能维持不超过三个月的时间。

时间一到,没有粮草的清军自然不战自愧。

然而清军有他的困境,明军也一样有困境。

谁都知道围城困死清军最简单,可朱棣却不打算用此办法。

不是朱棣不想围困,而是没有办法进行围困,最主要的原因和清军一样,都在粮草上。

从应天(南京)到天津足足有千里之遥,从南方运输来的粮食光是运输耗费就足以惊人,尽管通过海运极大的降低了损耗,但南方也不太平。

作为产粮地的湖广等地,也无法在大面积的天灾下得到幸免,粮食本就不多。

从北方逃乱来的流民需要朝廷安顿,分去一部分粮草,南方尤其是沿海一带手工业发达的地区,聚集了大量人口,本地粮食向来不够吃需要从外地运粮方能维持,这又分去一部分粮草。

最终能够作为军粮运到北方的所剩无几,而北伐军足足有二十几万张嘴,一日无食便要生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东风摧折
东风摧折
光明四十七年,灯枯油尽的光明女帝老死在安乐居庭院的百年梧桐下,残败的梧桐叶将这个长寿又孤独的老人掩埋在温暖的阳光里。她的帝王之路看起来一路坦途,只有她自己知道其中艰辛。朕受命于天,不为权势富贵,只为保全元祖基业。
律缨
历史风痕
历史风痕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右使大人
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
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
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谁规定穿越汉末三国必须胸怀大志?韩峰立志躺平,誓死摆烂!沉迷享乐怎么了,混吃等死又怎么了?爽到飞起!谁曾想躺平十年,刘备曹操同时上门。韩峰:不出山,死活不出山!什么,跪求?什么,嚎嚎大哭?什么,儿媳妇都送来了!韩峰:老曹啊老曹,你这是逼着我架空你啊!
孔明很愁
崩坏:开局加入逆熵,制霸娱乐圈
崩坏:开局加入逆熵,制霸娱乐圈
(崩坏+原神+歌曲+游戏+电影+漫画+无敌)白千曲来到一个融合了崩坏和原神的平行世界,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文化建设却十分落后的世界,他开始不断搬运原世界的各种艺术品。歌曲、小说、电影、游戏、漫画,应有尽有!当一个个闪着金光的作品出现在众人的面前时,白千曲微微一笑。“我宣布,下一部作品名字叫!”顿时一群人死死按住了他的手。琪亚娜:“老贼!放下你的笔!”雷电影:“来自稻妻的土特产(奶香的一刀)请您签
炒鸡蛋天下第一
我和红颜知己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和红颜知己不得不说的故事
他是风度翩翩的玉公子,他是流浪天涯的侠客,他是威名赫赫的银面摄政王,他是驰宇草原的狼王,他是入魔的乞丐,他是多情的浪子。他叫卫声,是不屈服于命运的人!
丶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