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大明新政
刘远降临这个世界十年了,世界探索度却只有56%。其实在探索度超过50%时,旺财就提示过可以返回原世界了。
可刘远总觉得这个世界有问题,具体他也说不上来,所以他选择继续留下。
根据北方送来的情报,昔班尼的孙子赛义德,率领着近万部众返回了钦察草原。
但是原来受到白帐汗国统治的诺盖人,已经崛起并建立了诺盖汗国。不想头上再多一个主子的诺盖人,拒绝赛义德入境,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穆萨·米尔咱汗亲自率领军队前来驱逐,由于双方势均力敌,所以在萨拉伊哲克对峙良久。诺盖人人多势众又是本土作战,月即别人久经战阵武力强悍。几个月战斗下来,双方的损失都不小。
哈萨克汗国驻守西部的布依达什汗(小汗,哈萨克特有的多领袖体制。相当于中国的一字并肩王,如果没有一个强力大汗的统治,极其容易陷入内乱。),与哈斯木之子哈克·那扎尔率领军队前来。
哈萨克人与月即别人虽是同源,可是连绵数十载的交战,有着不可磨灭的仇恨。没有二话哈萨克人立刻加入了战场,赛义德在诺盖人和哈萨克人的夹击之下不幸战败。
月即别人损失近半,赛义德领军北逃,速云赤重伤不治,他在弥留之际劝说赛义德继续向东北逃窜。那里有金帐汗国分裂出去的失必儿汗国,它占据着托博尔河、额尔齐斯河与鄂毕河之间的广大地区。但国土多为苦寒之地,人口稀少全国总人口不过二十万左右,且除了蒙古人及突厥人外其余民族大都停留在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
当失必尔汗国叶吉格尔汗接到消息,赛义德已经带领五千多残部,进入额尔齐斯河流域。赛义德爷爷的爷爷白帐汗国阿布海尔汗,曾经短暂的吞并过失必尔汗国。
阿布海尔汗死后失必儿再度独立,仇人的子孙又来了那还了得,叶吉格尔汗召集了所有的军队迎战。说起来心酸,占地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只有二千多人的军队。叶吉格尔汗只得把所有的兵力集中在卡什雷克城(又称伊斯凯尔城或西伯利亚城,位于托博尔斯克近处)。
结果不言而喻,长期东征西讨的布哈拉残军,远不是失必儿汗国那些连铁甲都没有几副的部落联军可以匹敌的。叶吉格尔汗战死,失必儿汗国被月即别人吞并。为了离汉人和哈萨克人远一点,赛义德把首都迁徙到成吉–图拉(今秋明地区),建立一个新的乌兹别克汗国。为了加强统治,赛义德把跟随他的战士分散到各地,担任基层统治。组成了一个‘马哈拉’,相当于部落或是氏族。作为最基础的社会组织,‘马哈拉’是由地缘和亲缘关系结构结合组成的。
他还借鉴了哈萨克汗国的一些制度,‘马哈拉’往上一级就是‘鲁乌’,相当于华夏的县令。再往上就‘兀鲁巴斯’,懂等同华夏的州郡太守,直接向大汗负责。通常由大汗任命,由汗国贵族或王族担任。
就这样赛义德用这种制度,在短时间内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式的汗国。为了避免和周围的强国过早的接触,他开始不断向东,向北探索,收拢那里未开化的部落,同时加强自身的实力。由于地处苦寒之地,汗国渐渐的向半游牧,半渔猎民族发展,发展模式非常像辽东的女真人。
正德元年初夏,大明结束了自弘治二十三年开始的西征。此次西征历时两年四个月,扩地数万里,收当地人口三百五十万。迁移中原百姓一百三十万户,总数约为四百二十万人。大明在各地都清理了大量的隐户和逃户,极大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口压力。
先后超过二十万明军地方卫所军投入轮战,这些士兵参与了中后期的作战,包括进山围剿残余反抗势力。长江以北的卫所,几乎都有部分将士被抽调,其中还包括五万备倭兵。
山东省的位置较为特殊,境内设立了两个都司总计18个卫。其中,山东都指挥使司负责管理7个卫,其余11个卫隶属于山东备倭都指挥使司管理。由于属于备倭都司管理,因此被称为山东备倭军,由中央直接管辖。人数并不确定,永乐朝最多时达到20万,通常都是保持在3~6万人左右。
这些士兵在外征战,一应后勤都由安西大都护府供给,可谓是吃得好,睡得好。更换了精良的武器装备,关键是饷银给的足,自然都听从大督府的调遣,军纪严格士气高昂。
战事结束后,其中大部分的军队将返回原驻地。六月二十二日,大都护凉王刘远亲率大军十七万班师回朝。凯旋大军在京师百姓的注视下穿城而过,久违的大国民自豪感令人们情绪高涨,街道两旁人山人海,整座城市都沸腾了起来。
五日后的大朝会,朱厚照端坐龙椅之上。新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张永,正在下边宣读他的旨意。刘远加封“大将军王”位列大明诸王之首,关西之地包括哈密,吐鲁番,敦煌,安西等11城作为其世系封地。
这次有了数十万经历战火洗礼的大军为后盾,他开始了正德朝最大的税制改革。也就是着名的‘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还有改革商税和关税。将税务系统从地方剥离,由朝廷直接管控。
这些举措将极大的触犯了权贵和地方士绅阶层的利益,更有那些南方的大豪商和其背后的大家族。但是朱厚照还真的不怕他们造反,他已经掌握了绝对的力量,帝国北方的50万明军,已经被他从经济上完全的控制住。更有安西大都护府三十多万精锐大军,对他毫无保留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