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生五千年,历代皇帝心态崩了

第4章 嬴政暴怒:赵高、李斯该灭九族啊!(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长生五千年,历代皇帝心态崩了》最新章节。

李长青欣喜若狂!

他没有想到赵寅仅仅只是简单的一句话,竟然就改变了焚书的结局。

李长青看着嬴政心道:“看来赵寅和嬴政的关系比我想象的还要亲密呐。”

这时,嬴政看着李长青问道:“贤弟,以我对陛下的了解,他尽管不喜儒家行事作风,但也绝不会坑杀儒家四百余人。”

蒙恬认同的点点头。

让嬴政没有想到的是,李长青竟也认真的点点头,看着他一字一顿的说道:“赵哥说的没错,后世记载有误。”

系统给李长青的历代君王事件进程记忆包里记载,嬴政坑杀的根本不是儒生而是术士!

嬴政对儒家其实非常重视。否则的话嬴政怎么可能设立‘博士’这个官职?

要知道当时博士一多半出自儒家。

而且嬴政本身对儒生没有任何成见,只是有一些儒家弟子一直和嬴政唱反调,他才打击了一部分儒家弟子,但嬴政对儒家还是非常重视的,他甚至还提拔了一大批儒生,让他们能得以为秦帝国效力。

要知道秦国的博士职权非常大,他们甚至可以收弟子讲学,其地位不言而喻!

嬴政要真的想针对儒家,那么儒家的传承在秦朝就会彻底中断!

汉朝尊崇儒家思想也就无从谈起了。

李长青看着嬴政说道:“赵哥,这就是我方才说的,陛下晚年时期迷恋长生之道,召集天下方士炼丹寻长生,最终发现自己被方士骗了,一怒之下,下令坑杀四百余方士。

公子扶苏仁义宽厚,朝堂之上当着百官的面谏言反对焚书坑儒之事,惹怒陛下,他一气之下将扶苏赶到上郡协助上将军蒙恬修筑长城。

扶苏这一去便是数年,也正是此举酿成了大秦的悲剧啊!”

李长青停顿下来,此时的蒙恬和嬴政相互对视着。

二人已经呆滞惊骇到说不出话来。

因为近日来匈奴屡屡侵犯大秦各州边境,嬴政昨夜才和蒙恬商讨,决定不日后让蒙恬率大军前往上郡修筑长城防御匈奴。

如今李长青竟然直接说了出来,这让嬴政和蒙恬更加确信无疑,李长青就是来自两千年的后世。

蒙恬看着李长青迫不及待的问道:“长青老弟,大秦未来究竟发生了何事?”

李长青看着蒙恬叹息道:“秦帝国三十七年,陛下死于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享年四十九岁。他驾崩前,留下遗旨指定大秦继位者乃公子扶苏!”

唰!

嬴政终于知道了他的死期!

他死死的握着拳头久久不语。

此时嬴政的心里极其复杂。

他极度的不甘心!

内心滔天的声音不断的响起:“四十九,哈哈!朕竟然只有区区四十九载寿命,苍天不公呐!”

“朕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一统六国开创帝制。此乃天大的功德,可撼苍天之功啊!贼老天竟然只给朕四十九载的岁月,不公!不公!不公呐!”

嬴政的内心接连三道不公。

他的指甲深深的陷入肉里而不自知。

此时的蒙恬都不敢看嬴政。

他甚至大气都不敢出。

同时对李长青也极其的钦佩!

因为嬴政极度不喜谈论‘死’,整个朝堂没有任何人敢在嬴政的面前谈论生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寒朝秘史
寒朝秘史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大魏遗臣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关于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拒绝加班被开除,叶天激活避世隐居系统。本想找个小山村躺平,却不曾想迷路后来到大唐,遇到了外出散心的李世民。李二:先生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叶天:大唐之幸,百姓之幸,李世民牛逼!李二:先生如何评价李世民?叶天: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x之盛未之有!……本书又名:
两仪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