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射雕:全真教有个道士使锤的》最新章节。
话分两头,此时远在南方的大宋朝堂上,其一场浩浩荡荡,自徽宗后的又一次的反佛运动,又逐渐拉开了帷幕。
由李知孝、梁大成、薛极等人为主,直接联络了满堂的文武大臣一起,联名上书起来。
待陪堂太监举着奏书呈上之时,其坐于上首的赵昀只是看了一眼,便觉头晕目眩起来。
奏……
枢密使从一品…梁大成
龙图大学士兼二品…司方言…
临安府知府衙门正三品……
看着密密麻麻,上百个联名的奏章,赵昀又一次感觉到了深深的无力感来。
自我大宋南渡至今,重佛轻道,佛言日盛,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佛庙私度之资尽归庙寺,致寺僧与庵尼与日俱增。众为避赋役,皆出家为僧,致僧众愈众。且寺田免税,僧赖民供,民愤四起,不满寺僧特权。只奈何,冤屈无处可伸,方至贼乱四起。
然前有何氏妖妇豢养僧侣,后庵尼与史贼沆瀣一气。纵使我等深知问题严峻,始施措限佛,皆乃无处抱负。强佛之正信于精神内,导人正解佛。望官家以教宣之,变世对佛之识,减对佛之误解偏。此番临安之变,皆乃预兆,乃正佛不忍世间之疾苦,自降大火焚之。
故而,官家当首下令旨,严格颁令,严规剃度僧尼之事。
禁私度,凡六十花甲以下者,若无度牒者,皆勒令还俗。凡年不过四十不惑之龄者,有无度牒皆都勒令还俗。
征寺田,皆以当地百姓为准,按庙宇度牒之数重新分发土地,若多占强占骗占者,当以极刑处之。
若此举引佛势强抗,寺僧聚之,与官府抗斗者,当以雷霆手段镇之。
同时,若世有异声,或谓佛之兴害大宋,任官府之处置;或笃信佛之精神价继续妄为者,反佛之压,屠之。
奏……
大宋宝庆元年九月
帝者,天下之主也,责任重大,其难甚矣。
赵昀从小疾苦,寄养于亲戚之家,直快成年才被皇家收留。只因史弥远、何后等人专权,故而趁宁宗驾崩,假传宁宗遗诏,废原太子赵竑为济王,私立赵昀为新帝。
只是刚登大宝,权利皆被妖后权相把控,虽心略有抱负,亦不知如何施展。谁曾不想,只一夜光景,史弥远倒台,自己茫然无措虽有念及何氏提携之恩,但亦不知如何权衡朝堂。
故而,他只算得是半路出家,岂又懂得帝王之道,其史弥远一死,何后被囚禁。虽文武百官看似对他尊敬有加。可其实,他更如那提线木偶一般,任人玩弄。
文官的嘴,糊弄人的鬼。
他又哪知这里面的弯弯道道,一番忽悠下来,更觉热血沸腾。自他上位以来,令不出宫闱,此次百官请命,口呼让人独断朝纲,岂能不让他感到兴奋。
当即他也不再犹豫,大笔一挥,一个硕大的鲜红色“准”字跃然纸上,再举起手时,又一枚硕大的印玺猛地就是盖了上去。
这一幕,让一旁的伴身大太监眼皮直跳,几次想要开口,却都强忍着没有说出口。当今官家刚刚“得权”,自己可不能触了他的霉头。
看到如此关乎国策的大事这般草率落实,其隐藏在人群中的林志北也是觉得有些兴味索然。当即,他便失了兴趣,闪身走出了这个金碧辉煌的大殿。
史弥远已逝,何氏被囚禁于后宫,满朝文武都被种下了生死符,以及摄魂大法不间断的洗脑。
如今,赵昀的江山就如纸糊的一般,只要有人敢想,效仿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也并非不可能。
然而,这一切终究只是镜花水月。赵家在民间仍有民心,林志北此举便是要斩断朝纲、动摇民心,只为等待异族入侵之时,也好过赵昀日后的荒唐无为。
想到北方入侵时,赵昀竟然还沉迷于诗酒之乐,骄奢淫逸,大兴土木,忽视朝政,声色犬马,着实让人恨得咬牙切齿。
也难怪他日后的头颅会被做成酒杯,实在是罪有应得。
不过,与未来相比,现在的赵昀还是很有“抱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