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太太又要去搞钱了

第22章 周家(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周先生,太太又要去搞钱了》最新章节。

来人正好是林管家,看他样子好像是误会了。

“那个,先生太太,老爷子让嘱咐一声,说快要开饭了,请你们回主宅准备用餐。”

“好,我们知道了,随后就到,”周博渊面色平静地回答着。

林冉冉看着林管家渐渐走远,“快起来呀,林管家好像误会了。”

周博渊笑着,眼中闪过戏谑,“没关系,林管家不会乱说的,他顶多会给老爷子说。”

“什么,老爷子,啊啊啊啊啊,我的一生英明呀。”林冉冉哀嚎道。

“好了,赶紧回去吃饭大家估计都等急了。我骗你的 ,林管家不会告诉老爷子的。”轻笑着说完,就拉着林冉冉往回走。

可能是羞愤,还是在想别的,女人没注意到周博渊拉着自己往前走。

到主宅门口,周博渊看旁边的女人快要回过神了,放开牵着的手,温声提醒道:“小心台阶,担心摔倒。”

“嗯,好。”

两人话还没说完,就听到里面小家伙的欢呼声。

“太爷爷,我赢啦,哈哈,我们说好了,我要是赢了就可以去找爸爸妈妈了。”

“不用找了,你爸爸妈妈回来了。”

“妈妈,院子好逛吗,爸爸有没有给你解释清楚呀?”

“有呀,爸爸解释的很清楚。”林冉冉蹲下来向小家伙说道,自己一般和孩子聊天说话都会尽量蹲下来,和他平视着讲话,不想让他有一种压迫感在里面。

“还有,爸爸妈妈,我和太爷爷下棋,赢了哟,我厉不厉害?”

“是吗,儿子可真棒,倒是你太爷爷,越活越回去了。”

一个茶杯扔过来,周博渊好像习以为常了,头一偏躲过了一击。

周儒锟看着自家孙子躲过去才暗暗松了一口气,“你怎么和你爷爷说话呢,不孝孙。哪像我们阿延,一教就会,一看就是可造之才。”

周博渊很是无奈,自己还记得小时候也赢过老爷子,当时也是这副骄傲的神情,怎么二十几年过去,自己还越来越不值钱了。

“爸爸,我回来了。”

“外公,我回来了。”

来人正是周老爷子的幺女,周华宁,周老爷子一生未曾纳妾,和老太太相互陪伴到老,老伴走后,就一心投在周家和教育子孙上,五年前周家发生内乱,老爷子病后身子大不如前。

周家老两口一生有三个孩子,老大周华明,和尹家女儿结婚,生下长孙周博渊,次子周华泰与秦家女儿结婚,生下周少恒和周少轩兄弟二人,幺女嫁入王家,所出一女,名唤王娜。

周华宁母女两人笑吟吟地走进来,王娜娇滴滴地扑向老爷子。

“外公,你有没有想娜娜呀,娜娜好想你。”

周华宁笑骂道:“死丫头,赶紧从你外公身上下来。”

林冉冉能明显感觉到,老爷子的心情没有刚才放松了,但还没有拉下脸。

“娜娜不是在英国读书吗,怎么回来了?”周儒锟问道。

“爸爸,娜娜最近放假,来看看您。”周少宁赶紧替自己女儿解释。

“哼,我还没老糊涂,英国学校这会儿放什么假。是不是又闯祸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民国异梦
民国异梦
关于民国异梦: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小菊,她的人生在她三十岁那年拐了一个弯,这个弯拐得有点大,竟然把她拐到了民国一九四十年,而且还是河南,家里穷得叮当响,极品亲戚一大堆,让她更头痛的是,再过二年可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河南大旱灾,这可让小菊很有压力。还好,上天没有抛弃她,让她找到一个小空间,附带一个小宝碗,看小菊如何在这个多事的年代,带着家人,活出一份从容来。
春姐
表姑娘娇软好孕,疯批权臣强豪夺
表姑娘娇软好孕,疯批权臣强豪夺
江安宁近日总会坠入怪梦。梦中,那个陌生男人将她压在身下。她安慰自己只是一场梦而已,可与竹马大婚之日,梦中人竟成了现实。喜堂里,她认出了主座上那权势滔天的摄政王。她拼命逃避,以为成功藏好了自己。可洞房里,就在她满目欢喜迎接夫君时,竹马不见踪迹...
肥肥鲨手
映棠欢
映棠欢
朱棠烬山河寒锋映昭华暮春秋雨打落棠花那日,沈折棠提着浸透的宫裙撞入一人怀中玄色蟒袍沾着塞外尘沙,玉带钩悬着的半枚虎符硌疼她掌心,那是镇北将军秦玄烨回朝赴宴第一日,燕角铜铃晃碎天光时,暗处谢云昭的鎏金护甲已插入朱漆廊柱。三更响,大公主的血漫过...
微枝.
拒撩:假千金她娇养惯了
拒撩:假千金她娇养惯了
裴羽谣穿越到将军府独女、临海郡主身上,却惊奇地发现:自己那从没见过的母亲,好像偷偷把便宜爹给绿了。无妨无妨,反正人死如灯灭,何况这灯都已经灭了快三年了!那就替他把真正的骨血找回来,然后溜之大吉~可是,总有人想...
作家sVFsbn
我家老婆是重生者
我家老婆是重生者
男版:很多年以后,有记者采访苏云,问:“苏先生,前段时间科学杂志评价您是二十一世纪的科学巨人,请问您对于此有什么想说的吗?”苏云笑道:“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妹妹;最后,我要感谢我的老婆,陈曦女士,如果没有她,我的生活就是一潭死水,从这头可以看到那头,有了她,我的世界才有了光、有了色彩……”————女版:我小心翼翼靠近,最担心我汹涌的爱意会吓到你。————作者:遇见一个人,然
何不谓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