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举国穿越,但是泰拉》最新章节。
众人慢慢开始代入状态了。
许多人感叹命运不公,也愤怒于这些无良地主和官僚的压迫。
但东方的太阳总是要升起的。
十九岁时,黄继光迎来了解放,新政府搞批斗大会,公开向众人寻求意见批斗地主。几百人参加了斗地主的大会,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有说不尽的苦,许多百姓气愤地控诉地主欺压百姓的各种卑劣行径。
地主豪绅依靠家族势力大肆横征暴敛,巧取豪夺,在当地甚至可以任意打杀百姓。
看到这里,云集了各国人士的罗德岛中许多人仿佛在照镜子,他们中许多人的国家何尝又不是这样子的?地主官僚压迫,感染者甚至连基本的人权都没有,这就是这片大地人吃人的真实写照,这片大地向来吃人向来都是不吐骨头的,尤其是白毛。
同时,他们又为解放后感到认可和欣慰,一种积压已久的情绪终于爆发了,那是几千年来封建地主不断欺压华夏劳苦大众的情绪。在座的许多矿石病患者深有体会,各国都对感染者不待见,恨不得将感染者最后一滴血汗榨干净再抛弃。
黄继光迎来了解放,分到了土地,解放军还让他上学,日子越变越好。
可属于感染者的解放又在哪里呢?
属于感染者的解放军又会在哪?
许多人不由自主看向了300多位子弟兵们。
某位坐在子弟兵旁的人小声问子弟兵“这部影片是真实历史改编的吗?”
被问子弟兵想了想,认真的回答说“绝大多数都是真的,但是毕竟是影片,还是有一定艺术修饰成分。我就不剧透了,我只能说黄继光同志在历史上的遭遇更加悲惨,远远不是一句挨饿受冻就能概括得了的。”
“那那,那些解放军在哪?他们应该是你们国家的一支精锐部队吧?”
“我们全是。他们是我们,我们成为了他们。”
“……”
土改、斗地主以及政治动员等许多举措给泰拉人民带来了一点小小的红色震撼。
他们先是为黄继光终于摆脱地主压迫而感到开心,又想起来这是一部历史传纪类电影,是真实发生的。
影片中的华夏正处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时期,但是泰拉呢?三皇会战后,泰拉总体上趋近一个和平时期,虽然有些地方有点小摩擦,比如乌卡战争、卡兹戴尔内战等。但从总体上来说,各国贸易增加,关系愈发紧密,国际货币龙门币的流通使经济复苏成为可能。
总的来说,仗要打,但钱也要赚。
我卡西米尔的商业联合会虽然从政治上非常敌视你乌萨斯,但是从经济上我们之间的贸易往来十分密切。这不是卖国,这是曲线救国,如果不从乌萨斯那边购买廉价矿物原材料,卡西米尔的工业怎么发展?
从另一个方面也能体现出各国的关系确实越来越紧密,雷神工业的产品畅销全泰拉,塞壬唱片的明星影响力也不局限于一国(点明大帝)。
这样看起来欣欣向荣的泰拉,底层民众的生活怎么样了呢?
乌萨斯矿场里的矿工,维多利亚工厂里的工人。
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大多数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如果我们只看移动城市,那么最底层的维多利亚工人每每想起伦蒂尼姆高大的建筑都会不自觉挺起骄傲的胸口。
可是移动城市之外呢?
泰拉不可能所有人都生活在移动城市之上,即使有工业的移动城市,但农业依旧需要人们停下来细心耕耘,人可以跟着移动城市跑,但耕地不会。移动城市中我们可以看见许多人,但是很难看到那些被忽略了的,却又真实存在的农民,他们也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见到移动城市的繁荣,远远望上一眼就已经是最近的接触。
没有农村,万万不能,没有农民,万万不行。
至少从这一点上,泰拉大地的农民和百年前的华夏农民有许多共同语言。
那些待在移动城市里的花朵不会知道荒野上的荒芜,也不会去想移动城市外的农村人该如何躲避天灾。
只有那些行走与这片大地上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农民中的感染者,他们是真正的大多数,甚至他们许多人到死都不会发出一声怒吼。如果他们怒吼了,谁又能听见呢?
一些思考很深的人,想明白了土地改革的意义,以及更重要的它背后代表着的思想。
影片还在播放。
黄继光因为他在之前当民兵时的战斗中立过功被破格录取入伍,他的朋友吴山羊甚至以跳河为威胁,就是为了让黄继光能够入伍。
黄继光入伍后,回家告诉了母亲。
黄继光母亲看着黄继光想起了她失去的丈夫和儿子,没有太多的话,只是笑着哽咽的说“参军光荣。参军光荣。”
了解了黄继光早年经历的罗德岛众人中有些人已经绷不住了,亲情向来是伟大的。
之后的剧情便是黄继光所在的部队在国内受训,准备入朝参战。这段剧情描述的部队生活非常温馨,大家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罗德岛预备行动组组员们也不自觉望了望杨明辉。
……
好的电影总是能让人安静下来,慢慢感受。认真观看的人都没有出声,他们看着电影仿佛来到了远隔万里的,相差90年的历史世界中去。
但影片剧情的走向开始让泰拉人有些看不懂了,他们看不懂影片中志愿军的精神。
为什么黄继光这么尊重教导员,士兵和长官之间没有冲突吗?
为什么一个满头是血的战士宁愿把绷带让给仅仅是手部轻伤的赵克春?
为什么所有士兵在给家人写回信时,都不约而同的说他们在这里吃饱穿暖,很快就能回家?
为什么士兵们收到来自国内的孩子的照片和红领巾会无比高兴,当成宝贝?
人们难以回答。
阿米娅看着影片,仿佛她的能力可以穿过屏幕一样,感受到华夏志愿军的心情。她无比难受,重机枪、火箭炮、燃烧弹等等热武器造成的破坏完全不同于泰拉许多战争的中世纪拿刀互砍。
War,war never change.
虽然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一部英雄电影,但剧情发展渐渐令泰拉观众感到不对劲。
在返攻阵地战时,战斗十分激烈,黄继光所在的六连只剩下了七人。
这时黄继光众人拦下急得往自己身上绑手雷弹准备自己上的万连长。黄继光三人主动请缨,黄继光、吴三羊、肖登良三人一起组成新的六班参与爆破行动。
当众人觉得铺垫已经足够时,是时候让这位英雄主角出来力挽狂澜了。
一开始的进攻十分顺利。
但是等到吴三羊牺牲,肖登良重伤只剩下黄继光一人时,众人感觉有些不对。
但是人们还是相信黄继光一定可以平安回到家乡,即使他在最后的进攻时身上已经七处负伤。
这时镜头突然从机枪的轰鸣声中猛然转向了黄继光的家乡蜀省中江。
众人有些不解,这电影怎么这么拍?不过看起来黄继光应该没事了,他确实是一个力挽狂澜,功成身退的英雄。
感受到了什么的黄继光母亲邓芳芝转身。
黄继光对着邓芳芝说“娘。”
邓芳芝看到黄继光,不敢相信,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哭着说“我的儿啊!儿啊,疼不疼啊?”
伴随着邓芳芝的话,镜头又转回了战场。黄继光看着眼前的美军碉堡,敌人的机枪又响了起来,但他已经没有手榴弹了。
最后的时刻来了!全片最后的高潮!
黄继光努力移动着自己受伤的双腿,义无反顾的扑向美军的碉堡,用肉身挡住了美军的机枪,为后续部队的进攻争取了机会。
众人直观看到.50重机枪子弹对碳基生物会造成怎样的伤害。
伟大的英雄黄继光同志牺牲了。
他的牺牲没有白费,上甘岭战役的胜负对于整个抗美援朝战争都非常重要,而他又在最重要的反攻战斗中,在最关键的时刻,成为了最后的胜负手。
也是因此,黄继光在牺牲后被追记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传统的英雄故事不应该是主角多少次受到灾难均能化险为夷吗?
历史不会骗人,只会默默记下所有。今天,黄继光的故事深深影响了一批泰拉人。
在最后,影片放出一段《抗美援朝战争战史》的话——「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泰拉的众人难以想象“成为普遍现象”这短短六个字背后代表多少像黄继光这样子的中国式英雄。
这种精神、思想境界太高了,对于泰拉人来说高的有点可怕。
无所不知的老女人凯尔希见哭成泪人的阿米娅,没有出声安慰,眼神闪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PS:大家一定要去看《特级英雄黄继光》啊!!!
某个所有探测仪器都检测不到的地方。
砰!轰!
“老娘我终于出来了!!!凯尔希你这个万年平胸老女人!!!”
下期!血先生华法琳的复仇!堂堂连载!(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