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龙:重生慕容复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
既可以让宰相落实工作,但又制约了宰相培植党羽,一家独大。
最重要的是,军权和法统都属于皇帝,相权只能负责民事方面的东西。
而且天龙和正常的历史不同,这里是有武功的,拳就是权!
以后的皇帝,肯定都是铁拳无敌!
权臣?
要是海昏侯会龙象般若功,会降龙十八掌,请问霍光如何应对?
慕容复身为未来皇室的老祖宗,自然也要给后世的皇帝留下一些铁拳的。
外有军权,内有铁拳,文官集团对皇帝或许有政治上的博弈,但是是无法翻天的。
很多人在讨论明朝的文官集团的时候,总是把文官集团想象成了操纵一切的大boss,认为所有文官同仇敌忾,同心同德,拥有高度的组织度,执行力也爆表,甚至可以安排宫女绞杀皇帝,想让皇帝落水,那就能让皇帝落水。
实际上,这根本就是光明会阴谋论在华夏历史上的变种,根本不可信。
文官集团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但是明清地主阶级是没有坞堡和私人部曲的,不是控制百姓的庄园经济,压根不具备对抗皇权的力量。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面对文官,那是想杀谁就杀谁,想换谁就换谁,突出一个皇权的强大。
文官集团反而是皇权的稳定器。
因为此前皇帝面临的勋贵,外戚,宦官,军阀,哪一个都比文官集团凶残。
例如董卓进京后,说废皇帝就废皇帝,最后还杀了废帝弘农王刘辩。
又如朱温把唐昭宗给杀了。
这就是军阀。
外戚王莽直接篡权,外戚杨坚把宇文皇族杀了个干干净净。
唐朝宦官直接各种废立皇帝,把皇帝当玩物,傀儡。
汉朝的勋贵发动“诸吕之乱”,直接把汉少帝给杀了,并且说汉少帝不是刘邦的子孙,迎立了汉文帝。
也就是文帝水平高,不然玩不过这帮勋贵。
与之相比,明朝皇帝直到吊死煤山前,都牢牢掌握实权。
所谓的文官集团最多是大势已去的时候见风使舵,显得不怎么要脸,但比之军阀,外戚,勋贵,宦官,可要强太多了。
而且为明朝殉国的文官大臣也不在少数。
崇祯是他自己水平太次而已。
要换汉献帝刘协坐在他的位置上,能开心的跳起来,再给大明续五十年,最不济也能维持住南朝不崩。
两京体制,那就是天然有一个南朝的基础在的。
估计唐昭宗是宁愿要头皮太痒水太凉的钱谦益,也不想要朱温这种大魔王的。
因此,对于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慕容复是有制度自信的。
而且,后世的大部分国家也都是实行文官政治,文官政府负责管理国家。
也就是说,文官集团对于国家和统治者来说,已经是矮个子里面的高个子,再挑不出比这更好的统治班底了。
文管集团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它是最不坏的选择。
军阀?有多远滚多远!
勋贵?可以拿来制衡文管集团,用来当刀,但不能让他们真正参与政治。
外戚?现在的历史经验都是不能重用了。
宦官?也是平衡文管集团的砝码,但也不可真正赋予其兵权。
此时,是慕容复的政治集团的特殊时刻,皇帝并不是慕容复本人,文官又多来自旧的大宋,所以宰相的人选非常重要。
慕容复选择黄裳,是经过多重考量的。
一来,黄裳是大宋朝正经的科班进士出身,这层身份,就是能够服众的。
不然,就会出现如精灵副将马国成一样的人,来一句“田文镜,我糙尼玛,你他妈一个监生出身.......”巴拉巴拉。
黄裳的学历没任何问题,可以让这些投降的文官心服口服,挑不出毛病来。
二来,黄裳是慕容复的弟子,和慕容复高度捆绑,天然就代表了慕容复的利益。
三来,这些官员都会进入学习班学习,黄裳作为学习班的班长,对这些官员多加照拂,例如苏东坡,就受惠颇多。
有这恩情在,黄裳统辖百官,担任宰相,那真的是再合适不过。
政治游戏里,把人安排在什么位置上,固然上位者有决策权,但能不能坐稳这个位置,却是需要看资历,声望,履历,人脉等诸多东西的。
刘表单骑入荆州,那是因为他原本就是天下名士,威望足够。
要朝廷任命一个路人张三去当荆州牧,压根不可能获得当地势力的认可。
这也是慕容复不能随便找路人甲乙丙丁当宰相的原因,不能服众,日后就不好开展工作,哪怕有慕容复站台,办事效率也很难高起来。
“既然如此,我就担任宰相吧!”黄裳知道自己是慕容复最好的选择,他已经上了慕容复的贼船,只能跟着慕容复一条道走到黑了。
“对于内阁,我还要举荐两个人进去,一个是段延庆,他曾经是大理延庆太子,我希望他负责对各小邦的外交工作。”慕容复又道,“另一个,就是犬父慕容博,我希望他主导财政工作。其余的人选,你就自己挑选吧,内阁定在十人之内最好。”
“是,老师。”
“宰相,工作的时候称职务。”
“是,摄政王陛下。”
安排了黄裳组阁之后,慕容复的下一步计划,自然就是筹办太湖军校,出任校长,然后准备建军了。
虎踞东南,就在今朝。
慕容复和宰相黄裳,内阁大学士段延庆,慕容博等人一同商讨第一个五年的具体计划。
“我们的目标是夺取整个天下,欲要夺取天下,必然先虎踞东南。东南是天下财赋重地,而且朝廷力量薄弱,现在朝廷也无暇理会东南,正是四面出击的好时候。”慕容复道,“但是在此之前,要军队建制,此为建军大业,不可忽视。你们内阁这五年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军队保障后勤,负责一部分募兵的工作。”
“是,我这就组织人手,把这个工作干起来。”黄裳无厘头的成为了宰相,工作热情还是很高涨的。
他不是江湖草莽,自然有门生故吏,同年同窗,对大宋的文官也有号召力,组阁是十分顺利的。
毕竟读书就是为了当官,现在宣统大帝要虎踞东南,东南的官员,自然都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总归是有大宋的龙皮,也能心无障碍的谋求一官半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