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董卓

董卓霸京师(六)(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董卓》最新章节。

却说那丁原,驻军城外,心中对董卓之举甚是恼怒。其帐下有一猛将吕布,字奉先,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持方天画戟,有万夫不当之勇。丁原对其甚是倚重,常与其商议军中大事。吕布闻知董卓欲行废立之事,且对丁原大军有所图谋,心中亦有所虑。

这日,吕布入帐拜见丁原,抱拳道:“义父,董卓无顾宴请要行废帝之事,实乃狼子野心,我等不可不防。”丁原坐在帅位之上,面色凝重,点头道:“吾儿所言极是。董卓令我驻军城外,分明是欲削弱我之势力,然我丁原岂是轻易受人摆布之人。”吕布道:“义父,董卓军势颇大,且其有废立之心,恐其日后对义父不利。”丁原站起身来,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道:“奉先,我欲联络朝中诸臣,共同对抗董卓,你意下如何?”吕布道:“义父此计甚好,但需谨慎行事,董卓耳目众多,切不可走漏风声。”丁原道:“吾儿放心,吾自会小心。”

而在城中,董卓亦在紧锣密鼓地谋划。他深知废旧立新之事,阻力必大,然其心意已决,势在必行。李儒在一旁出谋划策,建议董卓先拉拢朝中一些重臣,许以重利,以减少阻力。董卓依计而行,派人暗中联络部分官员,或送金银财宝,或许以高官厚禄。

然朝中亦有忠义之士,如卢植等,对董卓此举极为不满。卢植暗中与一些志同道合者商议,欲阻止董卓之恶行。他们深知,若董卓废立成功,汉室江山必将陷入更深的危机。

袁绍虽与董卓有过合作之意,但见董卓如此肆意妄为,亦心生悔意。他与袁隗商议,欲在董卓进宫商议废立之事时,联合众人,共同对抗董卓。袁隗虽心中担忧,但亦明白事已至此,唯有一战,方可保汉室安危。

在这暗流涌动之际,董卓终于选定吉日,进宫商议废旧立新之事。他率领一众亲信,浩浩荡荡地向皇宫进发。沿途百姓皆侧目而视,心中充满忧虑与不安。董卓却浑然不顾,心中只想着即将到来的大事。

入宫之后,董卓见众臣皆已到齐,遂昂首挺胸,步入大殿。他目光扫过众臣,只见众人表情各异,有畏惧者,有愤怒者,亦有沉思者。

董卓于温园之中,精心布置。园内张灯结彩,然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肃杀之气。董卓高坐于主位之上,身旁甲士林立,虎视眈眈。他眼神深邃而又带着几分得意,嘴角微微上扬,似乎一切皆在其掌控之中。

不多时,群臣陆续到来。众人入得园中,见此阵仗,心中皆惧,但又不敢表露,只得强作镇定,上前与董卓见礼。董卓一一还礼,而后朗声道:“诸位,如今天下大乱,汉室倾颓。吾董卓蒙陛下恩宠,受救驾之功,深感责任重大。今日宴请诸位,便是想商议安定朝廷之策,还望诸位畅所欲言。”言罢,目光扫视众人。

众人面面相觑,皆不敢先开口。良久,尚书卢植站出,稽首道:“董公,如今当务之急,乃是重振朝纲,安抚百姓。可整饬吏治,选拔贤能,轻徭薄赋,如此,或可使天下归心。”董卓微微点头,心中却不以为然。他本意乃是独揽大权,岂会真心在意这些治国安邦之策。

这时,袁绍站出,拱手道:“董公,卢尚书所言甚是。然如今朝中尚有诸多势力交错,当平衡各方,不可操之过急。”袁绍此言,看似附和卢植,实则暗中提醒董卓莫要肆意妄为。董卓心中明白袁绍之意,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但仍笑道:“本初所言有理,吾自会斟酌。”

酒宴之上,众人各怀心思,言语交锋。董卓虽表面上对众人之言一一回应,然心中却在谋划着如何一步步排除异己,将大权牢牢握于手中。而群臣,亦在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董卓的底线,以期在这乱世之中求得一线生机。

董卓清了清嗓子,高声道:“今日召诸位宴会,乃有一事相商。当今陛下,暗弱无能,难以担当治国重任。而陈留王聪慧过人,有天子之资。吾欲行废立之事,立陈留王为帝,诸位意下如何?”此语一出,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郑泰挺身而出,义正言辞地说道:“董卓,你乃臣子,怎敢妄议废立之事?陛下乃汉室正统,岂容你随意更改?”董卓闻言,脸色一沉,怒视郑泰道:“郑泰,你莫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吾此举乃是为了大汉江山着想,陛下如此昏庸,如何能使天下太平?”黄皖亦站出来道:“董卓,你莫要痴心妄想,我等断不会让你得逞。”董卓冷笑一声,道:“黄司徒,你以为你能阻止我吗?”

此时,丁原亦率吕布等将领进宫。吕布手持方天画戟,威风凛凛地站在丁原身旁。丁原大声道:“董卓,你欲乱我汉室江山,我丁原第一个不答应。”董卓见吕布生的气宇轩昂,作为一个习武多年的自己,看的此人武艺不一般,而那人手持方天画戟,有种似曾相识,然心中亦有几分忌惮,然其仍强装镇定,道:“丁原,你莫要自误。”

一时间,大殿内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了极点。董卓虽有废立之心,然面对众臣的反对,亦不敢轻易妄动。而众臣亦深知董卓之残暴,虽奋力抵抗,却亦担心董卓狗急跳墙。这场围绕废旧立新的争斗,究竟鹿死谁手,尚在未知之数,而洛阳城亦在这风雨飘摇之中,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且说董卓见众人反对之声强烈,心中虽怒,却亦明白此时若强行废立,恐引发大乱,于己不利。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决定暂退一步,日后再寻良机。于是,他强压怒火,道:“诸位切莫激动,既然此事尚有争议,那便容后再议。”言罢,率领亲信匆匆离去。

众臣见董卓离去,皆松了一口气,但亦明白,董卓此举只是缓兵之计,危机并未解除。卢植对众人道:“董卓狼子野心,必不会善罢甘休。我等需早做准备,以防其再次发难。”众人皆点头称是。

丁原与吕布回营之后,丁原对吕布道:“奉先,今日多亏有你在,才令董卓有所忌惮。然董卓必不会就此罢休,我等需加强戒备。”吕布道:“义父放心,有我吕布在,定不会让董卓轻易得逞。”

而董卓回营之后,大发雷霆,将营帐内之物摔得粉碎。李儒见状,上前劝道:“主公莫要生气,今日之事虽未成功,但亦让我等看清了众人的态度。我等可从长计议,徐徐图之。”董卓怒声道:“吾欲成大事,却不想受阻如此。朝中等人,吾定不会放过他们。”李儒道:“主公息怒,如今我等当务之急,乃是扩充势力,拉拢更多人心。可对那些摇摆不定之臣,加大拉拢力度,分化众臣。”董卓沉思片刻,点头道:“文忧所言甚是。传令下去,继续暗中行事,务必要为日后之事做好准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董卓一方面继续扩充军队;另一方面,加大对朝中官员的拉拢与威逼。他暗中派人监视众臣的一举一动,对那些不顺从者,或暗中陷害,或公然打压。

洛阳城中,一片阴霾笼罩。百姓们生活在恐惧之中,士族们亦人心惶惶。而董卓的野心,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逐渐将整个洛阳城攥在手中,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此后,董卓加快了篡权的步伐。他先是以莫须有的罪名,罢黜了一些不肯顺从的大臣,将自己的心腹安插于朝中要职。同时,他对洛阳城中的军队进行整编,将何苗旧部与自己的西凉军混编,以董旻等人统领,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袁绍见董卓如此行径,心中懊悔不已,深知自己引狼入室。他暗中联络袁术,欲共同起兵诛杀董卓。袁术忌惮董卓的势大,又听闻何苗被董卓所杀,其部兵马归董卓,袁术告别袁隗袁绍弃官而逃。鲍信虽对袁绍之前的决定失望,但仍心系汉室,亦积极响应袁绍之举,在自己的家乡内招募兵勇,筹备粮草。

黄皖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身为司徒,本应维护朝廷正统,然如今董卓势大,他若公然反抗,恐自身难保;若顺从董卓,又有负汉室。无奈之下,他选择称病不出,暂避风头,暗中观察局势,以待转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一觉醒来,人在东汉末年,战火纷飞。黄巾贼作乱时期。本以为能遇到召唤闪电的仙师张角,谁知开局偶遇的是徐州牧刘备刘玄德。三言两语,便要拜我为军师?如此抬爱,那这被张飞必丢的徐州,我替你守了!区区三姓家奴吕布,本军师温酒便可斩杀之!
小小肖肖
大明第一能臣
大明第一能臣
关于大明第一能臣:李洪意外重生洪武初年,这时候,朱标还建在,朱元璋还不喜欢杀人。但身为后世之人,李洪知道,那一日终究会来。于是,他常劝身边的人赶紧辞官归乡。“诸位,辞官归乡吧,皇帝要杀人了,保命要紧啊。”“大明的官,狗都不做!”
万里天和
大秦世子之首富老婆是反派
大秦世子之首富老婆是反派
最重要的是:两人感情超级甜!!!世子:“我要的是一个大同盛世!”世子妃:“然后就天天拿我的钱!”七年前,秦国世子赢辰安被逼入大周王朝帝京为质从此,破奇案、清田亩、斗门阀……“既然礼崩乐坏,难道世子就不能是天子?”“百万秦军在手,你们应该没意见吧?”七年后,秦国终于动手,强攻要塞、掘断河流、威逼诸侯……“我掌握所有人的命运,包括天子。”“那我就撕开黑幕!”王朝诸国门阀世家皆被操纵,那就一起掀了它。
吃海鲜的小熊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关于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王厚穿越三国,成为袁绍帐下第一毒士。他给袁绍献毒计十二策,十八路诸侯会盟,灭董卓,屯冀州,威震天下!官渡大战,他谏言毒计上中下三策,灭曹操,诛刘表,袁绍志大才疏,认为王厚毒计太毒,冀州之大,无他容身之地,逼得他投奔曹操帐下。此时,曹操正值赤壁大战前夕,面对袁绍二十万兵马,天崩开局。他在曹操帐下,屡献毒计!曹操军中爆发瘟疫,何解?王厚献计:用投石车投放到敌方阵营
隐居的鱼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秦天穿越到唐朝,拜神道袁天罡为师,一直在山上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重,秦天下山穷游行医,却机缘巧合之下被兵头头牛大毛绑进长安,成为了长孙皇后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从此便开始了自己在大唐的鬼混之旅。漫漫长生路,他曾经历了贞观时期的万国来朝,也曾目睹了盛唐帝国的崛起。他曾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也曾是压得武则天喘不过气的第一权臣。他曾鲜衣怒马、对酒当歌,也曾借酒消愁
天命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