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宋王朝

第34章 讲政治(中)(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精彩纷呈宋王朝》最新章节。

古代帝王用人,首推“忠心”二字。赵匡胤当然不会例外。

众所周知,相对其他帝王的霸道及暴虐,赵匡胤对臣子的态度则宽容的多,可这种宽容,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忠心”!赵匡胤对大臣的态度,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要求“忠心”前提下的宽容。

赵匡胤宽容大臣的例子很多,最显着的便是对后周君臣的态度方面。

比如对后周小皇帝、太后等,一直养他们到老。从未想到将其谋害,就连小皇帝后人,也一直礼遇有加。这可真是历朝历代的特例。

对后周三位着名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仍留任三人为宰相,起到了稳定政局、安抚人心的作用,同时可以利用他们处理政务得心应手的熟练程度,使朝廷政务顺利延续,不产生迟滞。

赵匡胤此举,可谓深谋远虑,一箭双雕!

建国初期,因为政治的需要,让他们三人整整做了三年宰相。

三年当中,赵匡胤对他们十分优待,加官进爵,屡有封赏,三人也乐于合作。

特别是范质,不仅带头废除了宰相“坐而论道”的制度,史书说他“下制书、诏书从没有逾越规矩,任命刺史、县令,都是以当地民政为急要,派遣使者巡查民田和按察刑狱等,都要亲自接见,确实能体现天子忧劳勤勉之意者,才下派出去。世称\\u0027贤相\\u0027。”

总而言之,一句话:他们位置摆的对;两个字:忠心。

所以,三人稳稳地当了三年多太平宰相,直到公元964年初,此时国内政局完全稳定了,三人的宰相位置也该出让了,这也是政治的需要!

因为对赵匡胤,还有比他们更忠心的人,他就是赵普!

实际上,宋朝初期,所有的军国大事,都由赵匡胤自己和心腹、幕府旧臣赵普谋划决定。

也就是说,赵普做着宰相的事,没有宰相的“名”和“位”,“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那是奶牛。对于人来说,这不公平!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赵普也是主要的策划者。但是刚建国时,赵匡胤仅让赵普担任枢密直学士。

第二年(公元961年),赵普升迁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

962年,赵普便担任了枢密使,这是宋朝执政首脑之一,但还不是宰相。

964年正月初,范质等三位宰相第三次一同要求辞职。

公元963年底,三位宰相已经受到赵匡胤暗示,是时候该将宰相位置让一让了。这话老赵是怎么说的,我们不得而知,但三位宰相都接收到了老赵的信号!

这年十二月,三人上疏要求辞职,赵匡胤为了避免过河拆桥的嫌疑,没有立即批准。几天后,三人又提出辞职,赵匡胤还不批准,

此后,宋王朝的大臣辞职,需要三番五次才能被批准,也就成了套路。

直到第二年正月初十日,三人第三次提出辞呈,赵匡胤这才下诏,以范质为太子太傅、王溥为太子太保、魏仁浦为尚书左仆射,他们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或“平章事”,即宰相职务)算是正式被罢免了。

十二日,赵普被任命为宰相,也就出现了前文“佐料”里所说的,任命敕书没有现任宰相署名的难题!

赵普做宰相后,赵匡胤更是将他作为左右手,事无大小,都要找他咨询讨论决定。

四月,赵匡胤觉得赵普一个人做宰相太辛苦,便想到为他配几位副手,但他武将出身,说难听一点:大老粗一个,学识有限,想不出什么这“副宰相”用什么名称。抓耳挠腮之余,召来翰林学士陶谷。

“历代比丞相低一等的有哪些官职?”赵匡胤劈头就问。

“唐朝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陶谷学问确实渊博,随口回答。

有名目就好办了,四月十九日,赵匡胤下诏任命薛居正、吕馀庆为参知政事。

参知政事作为宰相副手,最早在宣徽使厅上班,皇帝的敕书、制书、诏令等宰相末尾署个名而已,工资也只有宰相的一半,朝廷议事站班在宰相之下。

参知政事工作职责并不包括宣布皇帝命令,不掌管印信,不欲奏事,不押班(百官朝会时领班,同时管理百官位次)。

从此,“参知政事”登上了宋王朝的政治舞台,是副宰相职务,成为执政首脑之一。

宋朝初期,参知政事名义为宰相副手,实际纯粹是宰相赵普秘书,赵匡胤设副宰相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减轻赵普的工作压力,剔除杂事的纷扰。可见赵匡胤对赵普的器重和信任。

参知政事的设立、发展是和赵普息息相关、如影随形的。

佐料:有次,薛居正主持进士考试时,武将马仁瑀接受了某人贿赂,向薛居正请托,要他录取某人为进士。

薛居正心里不同意,但为了不惹麻烦,口里却假装答应。

放榜结果,某人名落孙山。

马仁瑀大怒,闻喜宴(礼部宴请新科进士的宴会)那天,马仁瑀在家喝得醉醺醺,拉着某人跑到宴席上,对薛居正破口大骂,影响恶劣。

御史中丞刘温叟上疏弹劾马仁瑀,但是赵匡胤不理会。赵匡胤为什么不理会刘温叟的弹劾?就是因为马仁瑀忠心和勇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现代医学博士谢宁,一朝猝死,再睁眼成了古代乡村打爹骂娘、卖媳妇的人渣混蛋。上辈子活活累死的他,本想搂着老天派发的美貌妻子懒懒躺平,可妻子和村民的期望,让他被迫努力,他提高粮食产量,广济良方,就连科举也是一骑绝尘。不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状元?谢宁这个现代医学博士根本不怕。一口气考他个大宴朝第一个六元!被皇帝、太子捧为眼珠子之后,谢宁发现庙堂之高,朽木为官,殿壁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形之辈,凶
霸气侧漏漏你一脸
寒朝秘史
寒朝秘史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大魏遗臣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关于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拒绝加班被开除,叶天激活避世隐居系统。本想找个小山村躺平,却不曾想迷路后来到大唐,遇到了外出散心的李世民。李二:先生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叶天:大唐之幸,百姓之幸,李世民牛逼!李二:先生如何评价李世民?叶天: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x之盛未之有!……本书又名:
两仪殿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