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重生韩信,刘邦急疯了!

第2章 监军难题(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赵匡胤重生韩信,刘邦急疯了!》最新章节。

除了此人,军中还有曹参,灌婴等人,都是身处军中重要职位。

且是刘邦的同乡和坚定支持者。

所以别看他是大将军,其实军中他可以说是掣肘无数。

说什么振臂一呼,军队便立马云集响应,帮他干掉刘邦,夺了帝位,这种事情,还是不可能发生的。

这自然也是刘邦放心让他统领大军,成为大将军的原因。

“是么,那就算了,我也只是想让将士们过的好一点,毕竟能有今天的基业,和将士们的用命,脱不开关系。”

赵匡胤非常沉得住气,既然周勃跳出来反对,那么他就立刻放弃。

不过。

赵匡胤微微往营帐旁边看了一眼,那些守护的甲士,脸上明显有了动静。

他之前所说的犒赏士兵,增加伙食俸禄的话语,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件事不可能办成。

军中刘邦安插的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没有那么多的粮草和资金,用来犒赏三军。

宋朝的农耕技术,要比汉初发达一大截,但凭空变出粮食来这种事,还是做不到。

赵匡胤说这话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笼络人心,这些看守的甲士,也只是普通士卒,在这里听到的消息,很大概率会和身边的同伴讲。

这就会让听到的士卒,对他这个大将军产生更多的认同,而对阻止的周勃,生出恶感。

当然,这种认同和恶感,不足以支持这些十足,完全站在他这边。

不过任何事情,都是要一步一步来的,笼络人心就是得像这样,一点一点的积攒好感。

另外,他立刻就放弃,也是为了避免令刘邦生出警惕。

赵匡胤是知道历史的,知晓刘邦一直以来,对韩信都极为防备,多次收走过韩信的兵权,控制其封地,安插亲信。

纵观韩信作为大将军的全部历程,其实一直以来都缺乏长期独立的根基。

这就算了,最关键的还是韩信的犹豫不决,因为感念刘邦“解衣推食”之恩,一直犹豫,身边人比如蒯彻劝反,始终不能下定决心。

最终造成死于妇人之手,“悔不听蒯彻之言”。

韩信排兵遣将之能,在历史上被称为兵仙,可权术方面,和刘邦一比却如乳臭未干的毛孩,一直被玩弄于鼓掌之中。

好在现在,占据这位兵仙身体的,是赵匡胤这个宋朝开国皇帝,不论领兵作战之能,还是权术,他都有。

“清除刘邦在军中的亲信,拉拢军队士卒,这两件事,都不能操之过急,需要等待机会。”

赵匡胤的搜刮脑海中的记忆,有关刘邦项羽的这段历史,被他翻找出来。

试图在这些历史节点中,找出韩信的机会。

“若是要清除监军,而又能够让刘邦接受,不与我翻脸,那么就只能等待一些关键的战役下手了,比如彭城之战这样汉军大败的战役,亦或者攻克齐国,要求封王的时候。

这时候,我作为韩信,重要性就会直线上涨,能得到拥兵自立的机会。”

思来想去,赵匡胤发现了一件事。

他最好还是先弄清楚,现在是具体的哪一年,楚汉争霸到什么阶段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七色花
七色花
新房里,马文才骂道:“祝英台,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既然你嫁给了我,就不要再想着别的男人,原来你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真爱……”“我不懂,我不知廉耻?”祝英台辩到:“是你自己要娶我的,还来怪我?”“我又没拿刀逼你,你走吧,你根本就不...
难怪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