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派家主,开局剜瞳

第107章 千白媚的筹谋(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反派家主,开局剜瞳》最新章节。

与此同时,东夷坊间的舆论也开始发酵。

“听说了吗?我们东夷公主被北齐囚禁,这几天陛下似乎有意割地换人。”

“还割地啊?当年我们东夷青岩四州就是被北齐所掠,如今居然还要割地,简直是奇耻大辱。”

“不错,而且,据说万妖国那边,虎视眈眈,正在集结军队,准备东征。”

一时间,东夷坊间传闻无数,弄得怨声载道,人心惶惶。

而在听到这些传闻以后,赤血姬的脸色非常不好看。

北齐的消息,是她带回来告知给东夷皇族的。

也正是如此,东夷才打算遣使北齐,查探虚实。

但现在,虚实倒是没有查出来些什么,反而是东夷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漩涡当中。

赤血姬作为一名东夷人,自然是不希望自己所在的东夷要沦落到割地求和的这般屈辱地步。

此刻,她感到非常后悔,若是不把之前的消息带回东夷,现在会不会是另外一种局面。

遣使北齐之后,先是叶飞沦为天下笑柄,之后公主身陷囹圄,东夷可谓是颜面尽失。

如此紧张的局势,说不定到时候真的会跟北齐战火重燃。

这是东夷不希望看到的局面,亦是赤血姬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想到这里,赤血姬一时间有些无奈。

“圣女阁下,如今东夷北齐局势紧张,万妖国那边,妖族虎视眈眈,妄图东征,届时再起战火,我等需提前备好万全之策才是啊。”

就在赤血姬胡思乱想之际,魔教使者缓步而来。

“入魔池修魔骨吧。”使者劝慰道,“当下还是以提升实力为上,入了魔池,让你的魔骨蕴滔天魔性。届时必将功法大进。”

赤血姬点点头,并没有拒绝使者的提议。

当下的局势如此紧张,她确实应该想办法尽快提升实力。

本以为自己在年轻一辈当中足以碾压无数,但没想到北齐之行,却遇到了阴无忌。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此言果真非虚。

但,阴无忌你也别高兴得太早,待我入魔池修魔骨之后,下次见面,你必然不是我的对手!

但赤血姬并不知道的是,这正是沉渊期待的发展。

修魔骨吧,蕴魔骨吧!

让你的魔骨魔性更为强烈吧!

待魔骨魔性大成之日,便是沉渊挖骨之时。

……

另外一边,万妖国还是准备东征了。

沉渊保证,只要他们出兵,就会派人护送千玲珑回万妖国。

千玲珑,是沉渊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送回去的,所以他对万妖国的那封信,才尽量放低姿态。

千玲珑如今被千幻灵瞳所控,只要她能够安全返回万妖国,必然能给沉渊带来不少关于万妖国的情报,甚至说不定还能带来一些万妖国的皇族辛秘。

而千玲珑已经具备寂灭妖瞳,妖皇没有理由放弃千玲珑,让她一直留在北齐。

最重要的是,那帮好面子的妖,也吞不下这口气!

你们的公主被叶飞玷污了,在北齐如此禁妖的国家,我沉渊都尽量保住你们的千玲珑了,现在还愿意归还她,条件就是结盟出兵东夷。

要是你们再不知好歹,那千玲珑还是永远留在北齐吧。

这个道理,其实妖皇也明白,但他之前拖着不出兵,就是希望能够给万妖国谋求得更大的利益。

但沉渊是何许人也,怎么可能遂了他们的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道门旁支
道门旁支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品墨书香
洪荒衍道纪
洪荒衍道纪
关于洪荒衍道纪:萧尧,创业破产,祸起盗墓,携双灵珠,滴血残魂,穿越洪荒血海;重生后,出血海,寻仙洲,立道场,识佳人,游洪荒;问心悟道,誓行守护之道,守护所爱的人和世界;观开天,感盘古大悲大爱,得盘古传承,受其恩,承其重,更加坚定守护道心;????宁做搅屎棍,也不做良顺民,誓要改写,完美洪荒因内斗破碎,走向末法的命运;更不信传说中,一言堂里的那些无耻圣人口中,所谓的狗屁既定大势;真有能耐,枪口咋不
墨海争渡
洪荒冥河之血神分身遍天下
洪荒冥河之血神分身遍天下
关于洪荒冥河之血神分身遍天下:后世灵魂穿越洪荒,成为冥河,在所有人之前苏醒,以亿万分身在洪荒布下道德绑架大阵。在鸿钧之前证道,大道功德金轮闪耀洪荒,天道恨得牙痒痒却毫无办法!后又唤醒地道,复苏人道!让洪荒三道并驾齐驱,带领洪荒发展!
曲飞殇
洪荒:给女娲老婆逆天改命
洪荒:给女娲老婆逆天改命
关于洪荒:给女娲老婆逆天改命:白无痕意外身死!灵魂被系统带到了洪荒!本以为能靠系统走上人生巅峰!然而!天算不如人算!人算不如系统算!这个狗系统竟要夺舍自己!看白无痕如何吞噬系统!在洪荒宠爱徒,宠媳妇儿!来到诸天万后!逍遥小友,好久不见!白无痕:我靠,盘古大神,你真没死啊!………!当白无痕成为鸿蒙至尊时!系统:宿主你好呀!有没有想本至尊系统!白无痕:你不是被我吞噬了嘛?怎么还存在!系统:哼,一时大
欲买桂花同载醉
异界奇之旅
异界奇之旅
方奇原先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外面小哥,无背景,无人脉,无金钱,这一生只想娶个媳妇,买套房子平平的过完这一生。直到一天他在存放他家传家宝的时候一不小心把手划伤,把血滴到了那块璞玉,开始了它的异界之旅。
一叶悲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