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第19章 盐务改革(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嫡长孙:老朱家的团宠》最新章节。

朱元璋话音一转,语气冰冷的说道:“朕当初是用河东盐引与晋商交易,但是、诸位爱卿可知,如今不仅河东盐池被他们垄断,两淮盐池的盐引都已经被他们垄断了。”

“这些晋商贪得无厌,不仅吸了朝廷的血,他们高价售盐,让百姓吃不起盐,他们死有余辜。”

这!!!

周观政愣在了当场,他没想到晋商如此胆大妄为。

河东盐池和两淮盐池,产盐量在大明都是排前五的。

晋商敢垄断这两地的盐引,纯粹是作死。

“陛下、臣知错,是臣没有弄清原委,还望陛下治罪。”周观政跪拜在地。

朱元璋大度的摆摆手:“周爱卿也是为了大明,事出有因,朕恕你无罪。”

“谢陛下恕罪,陛下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暗乐,平时你们这些言官嘴巴又硬又臭,今天咋不硬了?

“刚才说到粮食的问题,天下又不止只有晋地粮商,朕已经想好了,以后可以从每个州府挑选几个商户成为代理商,负责他们所在的州府售盐。”

“当然、他们也不是那么容易成为代理商的,九边的粮食他们得完成,把粮食运输到九边以后,朝廷会给他们结账,不管你是从广州府还是山东府运粮,粮价以九边百里为准。”

“若是谁敢抬高粮价,取消售盐资格都是轻的。”

“而且、三年一换,重新挑选商户获得售盐资格。”

嘶!

大殿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这招实在是太绝了,那些商户想要成为盐商,就得先垫付粮食钱。

如今已不是大明开国之初了,商户想要拿捏朝廷可不容易,面对这些利益,有无数商户会抢着运粮。

而且、大家都有了竞争,谁也不敢抬高粮价,并且三年一换的政策,不会让这些商人在一方做大。

比之以前的开中法,优秀太多了,国库收入肯定要翻倍。

九边每年消耗粮食也就五百万石左右,除去付给商人的粮食钱,按照现在定下的盐引价,每年国库能结余900多万两白银。

比之前的两百多万两,足足多了六百多万两。

最主要的是,大明各地的盐价也会下降,大部分百姓们都能吃得起盐了。

此时没有谁敢站出来反对,毕竟事实已经摆在眼前。

朱元璋忽然大声喊到:“来人……把他们押下去砍了,锦衣卫去抄了他们的家……家眷发配边疆。”

朱元璋原本还想把这些勾结晋商的官员满门抄斩,最后忍了下来,大孙死而复生,就当是为大孙积德了。

一群护卫快速冲了进来,在群臣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抓住几个大臣走了出去,这些文臣在护卫手上,如同小鸡仔一样。

咋啦?

发生了什么?

群臣脑瓜子嗡嗡的,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啊!啊啊!!!”

大殿外传来凄厉的惨叫声,群臣们这才反应过来,一个个浑身颤抖。

好家伙!

今天朱元璋那么好说话,又一直很温和,大家都以为朱元璋今天转性了。

原来是大家想多了,朱元璋能转性才怪呢。

他一天不杀人就心慌慌,不杀几个大臣吃饭都不香。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