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

第129章 民怨沸腾(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最新章节。

"传令下去,命清泉、南井、紫阳三府立即坚壁清野!"梁衡强作镇定地下令,"所有百姓,全部撤入城中。粮草辎重,能搬的搬,不能搬的烧掉!决不能让反贼得到半点好处!"

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了。新安府一战,让他看清了苏寒军队的厉害。与其野战,不如凭借城池之险,或许还能多支撑些时日。

"刺史大人,"仓曹小心翼翼地说道,"若是把所有百姓都迁入城中,粮草消耗会很大......"

"那又如何?"梁衡瞪了他一眼,"难道让百姓留在外面,成为反贼的资源不成?"

仓曹不敢再言语。梁衡却也知道他说的有理。衢州三府之地,少说也有二十余万人口。若是全部集中在城中,粮草确实是个大问题。

"再派人去徐州求援!"梁衡对着功曹喊道,"告诉江南道节度使,就说我衢州已是危在旦夕,请他火速发兵增援!"

这已经是第三批求援信使了。第一批是在新安府陷落后就派出的,直接往京城去求援。第二批是三日前派往邻近的明州和婺州。如今又要派人去徐州。

可是,之前的信使如同石沉大海,至今杳无音信。

"大人......"司马欲言又止。

"说!"

"下官以为,朝廷和江南道......恐怕是不会派兵了......"

梁衡面色一沉。他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南境三州偏居一隅,就算全部落入叛军之手,对朝廷来说也不过是疥癣之疾。况且如今天下动荡,各地都有叛乱,朝廷哪有余力来管这种偏远之地?

至于江南道节度使......梁衡苦笑一声。徐州距离衢州何止千里,就算江南道肯发兵,等援军到了,黄花菜都凉了。

"那也要试试......"梁衡喃喃道,"总要试试......"

可他心里清楚,自己不过是在自欺欺人罢了。朝廷不会派兵,江南道不会派兵,就连邻近的明州、婺州,估计也不会为了衢州而得罪苏寒。

"我们被抛弃了......"这个念头突然涌上心头,让梁衡一阵心寒。

是啊,他们被抛弃了。朝廷不管,节度使不理,邻州避之不及。衢州就像一座孤岛,四面全是敌人的汪洋。

"大人!"一名士兵匆匆跑进来,"清泉府急报!辛弃疾的军队已经开始在城外扎营了!"

梁衡浑身一颤。来了,终于来了。这些天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传令下去,关闭城门,严加防守。没有本官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城!"

这是他最后的倔强了。既然无援可求,那就只能凭借城池之险,苟延残喘了。

"关闭城门?严加防守?"功曹郑明冷笑一声,"刺史大人除了这些,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他站在城楼上,看着源源不断涌入城中的百姓,心中充满了忧虑。这些天,因为梁衡的坚壁清野政策,大量百姓被迫迁入城中。原本就不宽敞的衢州城,现在更是变得拥挤不堪。

"郑大人......"一名亲信低声道,"城中已经开始有人抱怨了。这些百姓被迫离开家园,又要缴纳各种税赋,怨气很大啊。"

"何止是怨气大?"郑明叹了口气,"你没听说吗?今早集市上就差点闹起来。那些难民说官府征收的粮食太多,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了。"

城中的情况确实每况愈下。梁衡为了储备军粮,不断加重赋税。百姓们不但要缴纳正常的税赋,还要负担额外的军需。一些家境本就不好的,这下更是雪上加霜。

"大人,城里已经开始传一些话了......"亲信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