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眼见魏忠贤终于停止哭闹,朱由校顿时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随后脸上浮现出笑容,说道:“今日朕召两位前来,是有要事商议。”
江宁赶忙接口问道:“不知陛下找臣等所为何事?”
朱由校脸色微微发红,神情略显不好意思,说道:“朕大婚在即,已经选出了几位秀女,需要册立皇后。
可朕心里实在没什么主意,就想让你们来帮朕参谋参谋。”
听到这话,江宁顿时一阵无语,心中暗自嘀咕:你选媳妇儿,却让我帮你拿主意,这到底算谁选媳妇儿啊?
对于朱由校的皇后人选,江宁心里清楚,历史上是大名鼎鼎的张皇后。
紧接着,江宁眼珠子一转,脑海中浮现出此刻还在锦衣卫府衙门口辛苦摆摊的师傅神虚子。
也不知师傅今天能不能挣够20两的摊位费,于是便决定帮师傅拓展拓展“业务”。
随后,江宁开口说道:“启禀陛下,臣前些日子有幸拜了一位道门高人为师,他道号神虚子。
今日臣上朝之前,师傅特意占卜一卦,已然算出陛下立后合适的人选。”
闻听此言,朱由校震惊不已,赶忙急切地开口问道:“江爱卿,你竟然拜了一位道门高人为师!
那你师傅有没有算出朕的皇后究竟是哪一位啊?”
随后,江宁面带微笑地说道:“不知陛下看中的几位秀女之中,可有一位姓张、祖籍河南祥符的女子?”
随后,朱由校赶忙拿出秀女画册,仔仔细细挑选了片刻之后,脸上满是不敢置信的神情,声音也略微有些颤抖地说道:“还真有一位!”
江宁点了点头,恭敬说道:“启禀陛下,正是此女子,她与陛下乃是天作之合,可为皇后。”
朱由校满脸激动地说道:“江爱卿,你师傅说的可是真的?
要知道册立皇后可是天大的事,丝毫马虎不得。”随后江宁一脸正色,无比笃定地表示:“陛下,绝对保真!
若有虚假,便让我师傅遭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眼见江宁以自己师傅性命作保,朱由校便打定了主意。
眼见册立皇后的人选已然确定,朱由校接着又开口说道:“如今朝中内阁六部皆被朕牢牢掌控。
官员大多都是自己人,大部分东林党官员也都被逐出朝堂。
只是这朝堂之上,许多官职空缺,急需人才补充啊。”
这时,魏忠贤赶忙进言:“陛下,可举行恩科,让天下学子进京赶考,如此便能选拔人才,充实朝廷官员队伍。”
朱由校闻听此言,点头称是:“朕也正有此意。
昨日内阁呈上奏折,几位阁老同样建议朕举行恩科。”
这时,江宁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赶忙急切开口说道:“陛下,臣有一言。”
朱由校点头示意:“江爱卿,你说。”
江宁整理了下情绪,郑重说道:“陛下,重文轻武实不可取,宋朝便是前车之鉴,空有繁荣经济与灿烂文化,军事积弱,终受外敌欺凌。
重武轻文同样不可行,唐朝藩镇之乱殷鉴不远,武将拥兵自重,致使国家动荡。
唯有文武兼济,才是治国安邦的王道。
臣建议陛下,在举行文科恩科的同时,也举行武举恩科,让天下习武之人、军中将领皆能参与,广纳英才,如此方能使我朝武力昌盛,保国家太平,彰显天朝上国之威。”
江宁之所以这般提议,是深知明朝虽一直存在武举制度,却长期遭到冷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尽管如此,这一制度仍催生出不少猛将。
像嘉靖年间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出身武状元,在朝堂上地位超然,就连权势滔天的严嵩父子见了,都得递根烟叫声大哥。
江宁心想,天下之大,民间必定隐匿着众多身怀绝技之人。
倘若能通过开设武举,将这些流落民间的高手挖掘出来,不仅能为朝廷军队注入新鲜血液,大幅提升军队战斗力。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下重文轻武的局面,使得文武力量趋于平衡。
这对稳固大明江山、抵御外敌侵扰、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因此,他诚恳地建议朱由校大力举办武举,让那些被埋没的民间猛人有机会崭露头角,为国家效力 。
这时,一旁的魏忠贤赶忙出声附和:“陛下,江大人所言极是,文武兼修方为王道。
如今辽东有建奴祸乱,正是国家用人之际。”
朱由校听了这话,点头称是:“江爱卿言之有理,那就举办恩科,文举与武举同时进行,广召天下学子进京赶考。
回头朕便命钦天监挑选良辰吉日。”
随后,江宁趁热打铁,对武举选拔制度提出了一系列颇具前瞻性的建议。
“陛下,臣以为军中将领也应被纳入武举参选范围。
他们久在军中,实战经验丰富,若能参与,定能为武举注入新活力。”
“再者,武举考核切不可仅仅局限于弓马骑射、武艺较量。
兵法韬略同样至关重要。毕竟行军作战,光靠匹夫之勇难成大事。
通晓兵法,方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如此一来,也能促使武将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改变以往武将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状况,培养出更多有勇有谋的军事人才 。”
朱由校听后,不禁眼前一亮,连声称好,当即决定按照江宁的建议,对此次武举选拔制度进行革新。
随后,朱由校将江宁的建议一一记录下来。
之后,他又皱着眉头对江宁开口说道:“前任户部尚书李三才在任职期间,捞取了大量银子。
他临走之时,还从户部卷走几十万两。
虽说他做事隐蔽,但还是被新任户部尚书郭允厚查了出来。
只是此事牵扯甚广,若是明面上彻查,恐怕会动摇朝廷根基。
这件事,你们二位有何看法?”
江宁和魏忠贤听后,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这件事情的棘手程度。
江宁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此事确实棘手。
若轻易放过,恐难服众,且会让其他官员觉得有机可乘;若是大力追查,又会引发朝堂动荡。
臣以为,可以先暗中调查,将那些与李三才勾结紧密、证据确凿之人慢慢揪出来,不动声色地处理掉,尽量避免打草惊蛇,引起朝堂大乱。”
魏忠贤也点头附和道:“江大人所言甚是。
陛下,奴才也觉得此事急不得,需徐徐图之。
先把那些最该惩治的人收拾了,剩下的小鱼小虾,以后再慢慢料理。
同时,还要让郭允厚加紧对户部的整顿,防止再有此类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