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67章 朝堂争锋(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温体仁赶忙站了出来,恭敬说道:“启禀陛下,臣都察院左都御史温体仁有本上奏。”

朱由校微笑着点头,问道:“温爱卿所奏何事?”

随后,温体仁拿出一道奏本,高高举过头顶,朗声道:“启禀陛下,如今国家诸事艰难,追根溯源,皆是因为钱粮不足。

然而各部衙门都设有自己的府库,消耗巨大,户部还得不断调拨钱粮以供支用,可真正能切实用于国家事务的钱粮却不足十分之二三。

臣担忧其中存在贪墨浪费之弊,所以恳请陛下裁撤所有衙门的府库,将钱粮统一收归户部,由户部统一进行调度。”

随着温体仁话音落下,大殿内所有官员皆惊愕万分。

尤其是东林党官员,此提议对他们而言,犹如釜底抽薪。

虽说他们并非缺这部分银子,然而在这朝堂之上,又有哪个当官的会嫌银子多呢?

要说此前江宁和魏忠贤的一系列骚操作,是在动摇东林党人的官位根基,那温体仁今日这一招,无疑是釜底抽薪,直接冲着断他们财路去了。

虽说东林党人未必真把这点财路放在眼里,可事关权威和利益,他们哪能坐视不管,必定要奋起反击。

只见两名文官径直跪了出来,大声说道:“陛下,温体仁此举乃祸国殃民之举,万不可同意!”

江宁心中疑惑,不禁看了杨涟、左光斗一眼,只见这两位东林党大佬竟一反常态,并未开口。

这时,其中一名御史接着说道:“启禀陛下,各部衙门设立府库由来已久,若贸然裁撤,恐引起朝局动乱。”

温体仁毫不示弱,当即反驳道:“正因设立由来已久,这些衙门府库白白耗费朝廷钱粮,弊端丛生,所以今日本官才上奏陛下,恳请尽数裁撤,将钱粮统一交付户部。”

另一名御史开口说道:“我大明朝幅员辽阔,富有四海,些许钱粮,算得了什么?

照温大人的说法,难道就因为耗费了一点钱粮,我大明朝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吗?”

最后,温体仁高声厉声道:“去年,兵部预算超支一百七十万两白银,工部预算超支一百二十一万两白银。

而去年,大明国库收入全部折算成白银,也不过两千二百万两,可各项预算却高达三千万两,其中还有几百万两是皇上动用内库才补齐的。

如今,河南大旱,山西、山东亦是大旱,朝廷必定需要钱粮赈灾。

江南的赋税一拖再拖。

倘若我们还在此处高谈阔论、无所作为,恐怕下边的百姓就要活活饿死。

到时候一旦激起民变,那就不是改革裁撤各部衙门府库这么简单了,恐怕大明江山都要面临改朝换代的危机!”

温体仁这番话犹如当头棒喝,顿时不少东林党官员纷纷跳出来,指责温体仁大逆不道,竟敢说出这般亡国之论。

但温体仁却丝毫不在意,又朗声说道:“不妨让户部尚书郭大人为诸位算一算这笔账,看看朝廷每年在各部衙门府库上要浪费多少钱粮。”

这时,郭允厚也站了出来。

开口说道:“启禀陛下,自老臣上任户部尚书以来,对历年账目全部进行核算,发现朝廷每年最起码有五百万两的钱粮消耗在各部府库之上。

若是将这五百万两全部用于赈灾、兴修水利,足可恩泽北方数省之地。”

郭允厚的这番话,毫无疑问表明了他的态度。

这时,杨涟、左光斗二人出列,跪倒在地,启奏陛下:“陛下,温体仁、郭允厚二人这是假公济私。

若是将各部府库全部裁撤,届时户部拨不出足够的银子来维持各部衙门的运转,又当如何?”

郭允厚冷哼一声说道:“杨大人、左大人,未免太过杞人忧天了。

这笔账老夫早就算得清清楚楚,裁撤各部府库后,户部不但能够拨付各部衙门正常运转所需的银子和钱粮,而且还能有所盈余。

当然,若是有人妄图从中谋取私利,那即便户部坐拥金山,也迟早会被搬空。”

杨涟左光斗二人听闻此言,顿时脸色铁青。

郭允厚最后这句话不可谓不犀利,犹如利箭直戳东林党人的要害。

其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你们要是还想着从中捞银子,即便户部有金山银山,也能被你们给掏空。

这时,朱由校站起身来,神情严肃地说道:“诸位爱卿所说,皆有一定道理。

但朕觉得,正如温爱卿所言,这些年来,我大明朝一直处于寅吃卯粮的境地。

只是,这卯粮又还能支撑几年?

一旦卯粮耗尽,又该如何是好?”

这时,一名东林党官员不假思索地径直开口说道:“陛下,届时可以加征赋税。

大明有两京一十三省,除去南北两京,剩下十三省,倘若每省征收一百万两税银,那也有一千三百万两之多。”

这名不知名的官员话音刚落,刹那间,整个大殿里的人都将目光投向了他。

官员见状,心里不禁一阵窃喜,暗自思忖:看来还是自己的点子妙,说不定皇上就此能对自己另眼相看。

江宁则像看傻子一般盯着这名官员,心中暗自嘀咕:这到底是谁的部下,竟如此勇猛。

这时,首辅孙承宗站了出来,态度鲜明,朗声说道:“大明虽辖两京一十三省,然而钱粮税赋的主要来源乃是江南。

北方数省,在丰年时勉强能够自给自足,一旦遭遇灾荒之年,反倒需要朝廷调拨钱粮予以赈济。

难道要向北方那些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百姓下手,从他们的救命粮中再挤出一部分来?”

这名官员思索片刻后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在丰收之年向他们征收税赋。

灾荒之年既不征税,也无需救助,如此一来,最起码还能征收近千万两银子。”

江宁简直无语至极,心中暗自吐槽:这人肩膀上扛着的到底是脑袋还是猪头,如此荒谬的言论也敢堂而皇之讲出来。

此刻,孙承宗气得浑身发颤,怒目圆睁,厉声质问那官员:“照你这么说,北方这些百姓就不管不顾了?

任由他们饿死,逼得他们造反不成?”

杨涟和左光斗二人眉头紧紧拧在一起,心中暗自咒骂,自己手下怎么会冒出这么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

这不是明摆着往枪口上撞,吸引众怒嘛。

此刻若不是身处大殿之上,当着皇上和满朝文武的面,他俩恨不得当场就把这个“小弟”给生吞活剥了。

这时,江宁朝着朱由校使了个眼色,朱由校微微点头,心领神会地一笑,随即脸色一正,冷声开口说道:“朕身为大明天子,自当以身作则,作出表率。

自今日起,朕将宫中内库全部移交户部。

今后宫中用度,每年都进行详细预算,由户部统筹安排。”

这一举动着实震惊了所有官员。

也只有温体仁和江宁提前知晓皇帝会交出内库。

此时,孙承宗跪地说道:“老臣身为内阁首辅,兼领兵部尚书,同意裁撤兵部府库。”

礼部尚书顾炳谦也赶忙站出来,说道:“微臣也同意裁撤礼部府库。”

紧接着,其他几部的尚书也纷纷站了出来,一致表示支持与同意。

杨涟和左光斗瞬间愣住,原本还在讨论环节。

皇帝带头交出内库,内阁六部还真同意了,他们完全没料到事情竟会如此发展。

仿佛突然被孤立,就这么直接进入投票决定阶段,把他俩晾在了一边。

随后,眼见各衙门官员都同意裁撤府库,朱由校便吩咐方正化,将事先整理好的账册尽数交给郭允厚。

郭允厚激动得老泪纵横,颤抖着双手捧起账册,忍不住失声痛哭道:“老臣代天下臣民谢过陛下!

陛下如此圣明,天下万民必定感恩戴德。老臣定当穷尽余生,报效陛下天恩!”

其他官员见状,也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高呼:“天子圣明!”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关于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叶晨穿越到了大魏王朝,成为被废的太子。他本想埋头搞钱,做一个纸醉金迷、妻妾成群的皇子,岂料在时局的推动下,他只得除奸臣、荡敌寇、南征北战!蓦然回首,他已然建功立业!
三白金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抗战+系统+争霸+反殖民+钢铁洪流)穿越抗战前线,身份溃败部队小兵,武器老套筒没子弹,面对天崩开局,张云峰本想拼掉一条小命,干掉一个鬼已不亏。什么?有系统?那不好意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几十人几十条枪,请叫我张排长!几百号人几百条枪,那我得是张营长!占据一地,拥兵数万,我就是张军长!雄踞数省,部将数十万,坦克大炮喀秋莎,那得叫我司令!驱逐外敌,反向殖民,大家谁
古城老巷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