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100章 阎王笑一笑全家来报道(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听闻朝廷钦差到来,他赶忙率领一众部将前来迎接。

在军营辕门之外,江宁与袁可立并肩前行。

袁可立面沉似水,不怒自威,目光扫过眼前一众将领,高声说道:“杨总兵,擂鼓聚将!

老夫有圣旨宣读。”

杨肇基领命,立刻吩咐下去擂鼓聚将。

江宁、袁可立与杨肇基几人登上将台。

三通鼓响过,却只有不少将领稀稀拉拉地到场。

见此情形,杨肇基的脸色瞬间变得尴尬无比,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袁可立的脸色铁青,江宁也不禁眉头紧皱。

袁可立怒声斥责道:“大同乃大明九边重镇之一,朝廷在此驻扎八万大军,可军中将领竟如此儿戏!

按军法,三通鼓声过后未到者,皆应处斩。

如今三通鼓已过,这些将领不仅未能按时到齐,站立也是松松垮垮,成何体统!”

说罢,他转过头,目光如电,冷冷地质问杨肇基:“杨总兵,这就是你带的兵?”

杨肇基吓得脸色煞白,身体止不住地微微颤抖,战战兢兢地说道:“袁阁老息怒……”

话到嘴边,却又不知该如何解释下去,一时间语塞。

这时,一旁的江宁赶忙赔着笑脸解围道:“袁阁老息怒,杨总兵也是刚刚上任不久,想必还未能彻底掌控大同守军,需要些时日整顿。”

袁可立听闻此言,稍稍压下了些怒火,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一旁的杨肇基顿时如释重负,赶忙向着江宁投去一个饱含感激的眼神。

随后,江宁开口问道:“杨总兵,如今大同守军实际有多少人?

本官问的是实际人数,可不是名册上的人数。”

听闻此言,杨肇基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犹豫片刻后,艰难地说道:“回江大人和元阁老的话,末将到任之后,对所有在册人员进行了仔细清点,结果发现实际仅有守军四万。

其中颇具战力的,仅有三万,剩下一万多皆为老弱残兵。”

听到这里,江宁着实吃了一惊,居然有四万士兵是空额,这意味着朝廷每年拨下来的军饷,毫无疑问都被这些将领中饱私囊了。

袁可立更是气得胡须乱颤,双眼死死地盯着杨肇基。杨肇基见状,赶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道:“袁阁老息怒,江大人息怒啊,末将也是有苦难言。

末将前不久才刚刚担任大同总兵,这些军中将领长期以来自成一派,末将实在难以调动他们。

平日里,他们对末将阳奉阴违,末将着实是无可奈何啊。”

袁可立听到这话,彻底发飙了,怒喝道:“杨肇基,你身为大同总兵,要是连这点事都干不了,就趁早回家种地去!”

说着,杨肇基竟当着袁可立和江宁的面,委屈地哭诉起来。

江宁心里清楚,明朝武将向来处于尴尬境地,朝廷各方对他们既不信任又多有掣肘,可以说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他对这位在历史上以忠勇闻名的杨肇基,也不禁生出几分同情。

于是,江宁开口说道:“袁阁老,杨总兵确实有自己的难处,您就多担待些。

既然杨总兵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那他眼下的麻烦,咱们就帮他解决了吧。”

随后,江宁神色平静,淡淡地开口问道:“杨总兵,你给本官说说,到底哪些人自成一派,不听你指挥?”

杨肇基闻言,没有丝毫犹豫,一连串爆出了几十个人名。

江宁不由心中一惊,暗自思忖:这老小子该不是打算公报私仇吧?

一下子这么多人,要是自己一口气全部杀了,后续的人事安排也会变得极为棘手啊。

看着江宁面露疑惑之色,杨肇基赶忙急切地解释道:“江大人放心,末将绝对没有公报私仇的意思。

末将所说的这几十人,在军中确有克扣粮饷、杀良冒功等不法行为,卑职手中证据确凿。”

一旁的袁可立听到“杀良冒功”这几个字,顿时怒不可遏,猛地一把揪起杨肇基的衣领,双目圆睁,大声质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还有人敢杀良冒功?”

杨肇基被吓得不轻,但仍赶忙回答道:“袁阁老,末将句句属实啊。

自末将上任以来,便一直在明察暗访,刚才所说的这些军中将领,个个都参与其中,末将真的证据确凿!

若是元阁老不信,末将这就安排人去取来。”

随后,江宁一挥手,几名锦衣卫心领神会,立刻按照杨肇基的指引,快步前往中军大帐提取证据。

江宁心中明白,杨肇基既然敢如此信誓旦旦,那必定掌握了实打实的证据。

当下,他目光如冰,冷冷地扫视着场下那些依旧懒懒散散、还在嬉笑打闹浑然不知大祸临头的将领们,嘴角不经意间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

一旁的李若琏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感叹:唉,这下又有不少人要倒大霉咯。

他心里清楚,自家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大人,笑起来可分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一种是平日里和蔼可亲,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

而另一种,则被大家私下里称作“阎王笑”。

为啥叫“阎王笑”呢?

只因一旦江宁露出这“阎王笑”,那可就意味着,如同阎王索命一般,相关之人的厄运就来了。

常常是“阎王笑一笑,全家来报到”,不知多少人因为这笑容,全家都集体上路了。

随后,江宁吩咐李若琏,将5000名锦衣卫精锐调往军中,守在聚将台前。

刹那间,聚将台前的一众将领们面露疑惑之色。

对于朝廷的锦衣卫,他们早有耳闻,如雷贯耳。

虽说如今的锦衣卫已不比太祖成祖时期那般权势滔天。

但威名也直逼嘉靖朝陆炳掌权之时,可不是他们这些军中将领能够轻易招惹的。

顿时,不少人收起了之前嬉笑打闹的神态,神色变得紧张起来,纷纷盯着聚将台,心中暗自揣测究竟发生了何事。

【最近兄弟们的留言和催更我都看到了,兄弟最近手头事情有点多,不过请大家放心,这个月依然有两次暴更,时间大家来定。我尽快安排,感谢各位兄弟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另外我做了江大人和老魏的图,放在评论区大家看看怎么样。】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关于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叶晨穿越到了大魏王朝,成为被废的太子。他本想埋头搞钱,做一个纸醉金迷、妻妾成群的皇子,岂料在时局的推动下,他只得除奸臣、荡敌寇、南征北战!蓦然回首,他已然建功立业!
三白金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