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常言道有人欢喜有人愁,这段时间可把吏部尚书杨鹤愁得头发都白了不少。
原因无他,只因朝廷的辽饷一案到现在还没有结束,不断有官员因私征赋税、贪污受贿被揪出来问斩。
这直接导致他手头上的储备官员已快用光,杨鹤急得直打转,先是找到负责审理私征辽饷案的主审官袁可立,询问案件何时能了结。
袁可立的回答干脆利落:“不知道。”
他还一脸严肃地叮嘱杨鹤:“杨大人,老夫给你透个底,这私征辽饷一案到如今,陛下也没有任何要停手的意思。
依老夫猜测,这案子的分量丝毫不亚于洪武朝的空印案,你可得心里有个准备。”
杨鹤听完当场就差点晕过去。
空印案他太清楚了,那是太祖洪武爷一手炮制的惊天大案,前前后后延续数年,直接杀了四万多人。
眼下朝廷这情况,别说四万人,就是四百人,都够他哭爹喊娘了。
但他也明白,这是天子要借辽饷案肃清官场。
毕竟大明官场的贪污腐败非一日之寒,若不把这些贪官污吏彻底收拾干净,就算他们在朝堂上累死,也干不成大明中兴盛世。
杨鹤满心无奈,随即决定找江宁求助。
等他赶到五军都督府,差点被张维贤、陈策、沈有荣三人轰出去,他们以为杨鹤又是来伸手要人的。
杨鹤赶忙说明来意是找江宁,却被告知江宁今日没来五军都督府。
他又急匆匆跑到锦衣卫镇抚司衙门,田尔耕也说江宁没来。
杨鹤再奔江宁府邸,依旧扑了个空。
杨鹤顿时一琢磨,直奔东厂而去。到了东厂,只见江宁和老魏正坐在一起品茗论道。
杨鹤见状,差点哭出声来,自己都快被逼得上吊了,这二位爷居然还有闲心喝茶聊天。
看着杨鹤狼狈的模样,老魏笑着问道:“杨大人,今儿个怎么有空来咱家东厂?
快请坐。
刚好杨大人是出了名的大才子,咱们不妨坐下一起论道一番。”
杨鹤在一旁坐下,此刻哪有心思论什么道,哽咽着望着江宁开口:“侯爷呀,您可得搭把手,救下官一命!”
江宁闻言,眉头微挑,略带疑惑地问:“杨大人,这又是出什么事了?”
杨鹤哽咽道:“侯爷呀,辽饷案到如今还没结束,已经杀了好几千朝廷官员,要是把地方吏员、恶士劣绅都算上,更是过万了。
可下官手头如今已经没有足够的人手填补这些空缺,再这么杀下去,朝廷就要面临无人可用的地步了!”
江宁闻言略感惊讶:“杨大人,你这话就有些夸大其词了吧?
年前不是从北方数省各府学、州学、县学、社学抽调了两千多名有功名在身的新学学子吗?
本侯不是还从京营给你抽调了两百多人?
这么快就被你霍霍光了?”
杨鹤顿时泪如雨下,哭着道:“侯爷,天地良心啊!
下官都恨不得把一个人劈成两半用,可实情就是如此。
这两千多人已经快用光了。
刚才下官去找袁阁老,问辽饷案何时结束,他却说不知道,毕竟陛下还没发话。
搞不好,这辽饷案便是咱们天启朝的另一个空印案。
当年太祖年间的空印案,前前后后杀了四万多人,这么多人,下官上哪儿找去?”
说着,杨鹤已经趴在桌子上泣不成声。
江宁闻言也陷入沉思。
杨鹤说的确实是实情,朱由校正是借辽饷案来清洗大明官场,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官吏和恶士劣绅被押解进京,在西直牌楼开刀问斩。
此消彼长之下,人手的确不够用了。
可如今朱由校已明确表示,为平衡朝廷局势,短时间内不会再举办科举。
自己再过不久又要前往江南,江南那些读书人肯定不能用,不然朝廷也不会硬扛到现在。
一时之间,江宁也犯了难。
就在这时,坐在一旁喝茶的老魏笑着开口:“杨大人呀,不是咱家说你,你这真是读书读傻了。
有句老话说得好,求人不如求己,为什么一定要求着别人来当官呢?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满大街都是。
咱们不妨换种思路,以往想成为朝廷官员,都得有功名在身。
虽说如今为填补空缺,朝廷将标准一降再降,最起码也得有秀才功名才能任职,但说到底,还是在求着别人来当官。
所以咱家觉得,不妨由朝廷直接自行培养官员。
这样一来,候补官员就像菜园子里的韭菜,割了一茬还有一茬,别说一个辽饷案,就是再来十个八个,只要有源源不断的候补官员补上,也不会影响朝堂局势。”
听着老魏这番高见,杨鹤愣住了,江宁也愣住了。
江宁此刻心中直呼:卧槽!
以前只知道老魏脑回路异于常人,今天才发现他居然还是个点子王!
朝廷自行培养官员,这茬自己居然没想到。
杨鹤只觉大脑宕机了,事情还能这么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时没反应过来,开口询问:“魏公公,那您的意思是,朝廷自行培养官员该从何处入手?”
老魏顿时满脸不悦:“杨大人呀,你是吏部尚书还是咱家是吏部尚书?
当官的第一标准,最起码得读书识字吧?
就算没有功名,只要给他们培养学习的机会,就是条狗,也能多少学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