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不多时,温体仁、朱由检、老魏、杨一鹏、刘昌平也尽数前来赴宴。
随后,众人围坐在一起,朱由检、温体仁、老魏分别向江宁汇报这几日的收获成果。
江宁听完,笑着点了点头,心中暗道:果然还是得依靠百姓,短短十日便已取得如此成就。
若是光靠他们这些人,恐怕只能大开杀戒,到时肯定会牵连无辜,可如今有了百姓主动检举揭发,便省了许多功夫,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其余一众官员听着几人汇报的情况,全都吓得脸色惨白,好家伙,杀人直接起步便是上百,不知情的还以为是在杀鸡呢!
再看看江宁,对此仿佛习以为常,显然早已不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
联想到几人的名号,他们也暗自下定决心,回去后一定要配合朝廷在地方推行新政,不然搞不好哪天就会出现在被处理的名单上。
随后,众人边吃边聊。
王知用不善言辞,每次回答问题都十分生硬,弄得朱由检和老魏连连皱眉,幸好身旁有通晓人情世故的郑元波在旁为众人解围。
但江宁知道,自古有大才者多心高气傲,有些脾气也正常,倒未太过在意。
王知用起初对江宁几人充满鄙夷,毕竟他们一路走来杀得血流成河,早已恶名在外,再加上江宁是锦衣卫出身,自然让他联想到栽赃陷害、牵连无辜。
可当看到江宁吃着桌上简单的饭菜仍津津有味,还时常对老魏、温体仁、朱由检、杨一鹏等人叮嘱事务,反复询问百姓相关事宜,才对江宁的态度有所改观。
很快,宴席结束,江宁撑着身体,亲自将众人送到总督府门外,叮嘱他们回去后务必配合朝廷推行新政,让百姓尽快过上好日子。
众人闻言,一一领命,匆匆离去,唯独剩下王知用、郑元波二人。
郑元波笑着说道:“钦差大人放心,下官回去后一定配合朝廷推行新政,让百姓们尽快过上好日子。”
江宁笑着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一旁的王知用神情有些扭捏,片刻后开口道:“还望钦差大人保重身体,毕竟百姓们都等着朝廷新政推行开来过好日子,您可一定要多保重。若是有需要,下官也略通医术,可以为钦差大人诊治一番。”
听到王知用的话,在场众人全都微微一愣,毕竟刚才这位王大人在饭桌上从头到尾没说几句话,还一副生人勿近的态度,如今竟会主动关心江宁的身体状况,就连身为好友的郑元波都略感惊讶。
但江宁知道自己是因公装病,自然不敢让王知用诊治,于是轻咳一声,笑着说道:“有劳王大人费心,本侯的身子无碍,只需休养一段时间便好。
你们都是朝廷官员,有保境安民的重任在身,还是尽快返回吧。”
听着江宁的话,王知用点了点头,随后抱拳行礼:“既然如此,那下官便告退了。”
说着,与郑元波二人牵着自己的毛驴离开了。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江宁陷入沉思。
这时,一旁的温体仁走上前来,开口问道:“侯爷,这两人有什么问题吗?”
江宁闻言笑道:“老温呀,这两位可都是难得一见的清官、好官,更是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
让他们担任地方县令,实在有些屈才了。
所以本侯打算再观察一段时间,若是没有问题,便准备向陛下保举他们二人。”
听到江宁的话,温体仁微微一愣,要知道江宁在朝堂上虽没少举荐人,却无一例外,被江宁举荐的那些人名声一言难尽,口碑更是两极分化,却个个能干。
如今江宁开口要保举王知用和郑元波,也难怪温体仁感到惊讶。随后他点了点头,说道:“侯爷放心,下官会关注他们二人的。”
随后,众人返回总督府。
三日之后,郭允厚、杨涟、邓云飞、陈子龙率领一万兵马也来到凤阳府,与江宁等人会合。
在简单询问了淮安府的情况后,江宁十分满意,郭允厚只管数银子,杨涟虽号称铁血屠夫,却没有牵连无辜,先后将整个淮安府清理了三遍,已经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随后,江宁吩咐众人下去休息,可郭允厚却精神奕奕,笑着说道:“侯爷,老夫一点也不累!
这段时间你们查抄的钱财都放哪了?
赶忙让老夫统计一遍,再与老夫带来的这些全部重新登记造册。”
见这老家伙又犯了老毛病,江宁便打发他去找温体仁。
郭允厚当即手舞足蹈地去找温体仁对接。
至此,两淮地区的大清洗已进入最后阶段。
与此同时,江宁在两淮大举清洗的消息传到京师,朱由校也是兴奋异常。
只要江宁将两淮彻底整顿干净,单是当地盐税便能为国库增加一大笔收入。
如今国库的存银,一部分来自商税,一部分来自海贸,至于农税,朝廷一直是倒贴钱,毕竟北方这两年天灾不断。
其余的则是从北方地主士绅手中抢来的。
为这笔银子,朝廷已经对北方士绅先后发动了好几轮整治行动,他们虽然没了与朝廷抗衡的底气,心中怨恨却丝毫不减,凭什么只收拾北方士绅地主,放着富得流油的南方士绅不动?
朝廷这不是明摆着欺负老实人吗?
暗地里,北方士绅没少咒骂朝廷,若非忌惮京营几十万大军、和北方数省编练的新军及令人闻风丧胆的厂卫,他们早就给朝廷使绊子了。
在得知朝廷派出钦差率大军南下的消息,北方士绅无不拍手称快,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江南士绅可比他们肥多了。
如此一来,他们心中反倒平衡不少,朝廷在北方数省的政令竟一时畅通无阻。
有人欢喜有人愁。
朝堂上的清流党却是坐不住了,从徐州到两淮,江宁手段愈发强硬,被杀官员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