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琮崛起

第34章 重回贾府(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贾琮崛起》最新章节。

“琮三爷,您回来啦!”

贾琮刚至贾府门口,便有门子满脸堆笑,脚下生风般疾步上前,双手稳稳接过缰绳,动作麻溜地将马匹拴在一旁,一边高声扬声通报。

“快!快去回禀老太太,琮三爷回来了!”

不多时,管家赖大匆匆迎出,神色间满是关切,几步上前,急切问道。

“三爷,您可算回来了,今儿在宫里,一切还顺利吧?”

贾琮微微点头,未多言语,可心中却泛起一阵难以名状的异样。

这是他阔别贾家三年后的首次归来,眼前之人依旧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可众人对他的态度,却似天翻地覆般截然不同。

曾几何时,他在贾家不过是个无人问津、备受冷落的子弟,就连府里的下人们,也敢在明里暗里对他冷嘲热讽、肆意奚落。

而如今,他战功赫赫,又深受皇帝赏识,刚踏入府门,便见小厮们个个满脸堆笑,眼中满是讨好之意,那股子殷勤劲儿,着实让他心中涌起一阵荒诞之感。

“琮三爷,热水都已经备好啦,您先去洗漱一番,老太太她们都在花厅候着呢。”

赖大亦步亦趋地跟在贾琮身侧,轻声细语地说道。

贾琮神色平静,微微点头示意,径直朝着自己的小院走去。

踏入小院,虽说三年未曾归来,可小院却依旧窗明几净、整洁有序,想来是有人定期精心打扫。

一推开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映月那满含关切与思念的眼眸。

她身姿轻盈,静静地站在屏风之后,瞧见贾琮进来,嘴角瞬间上扬,绽出一个甜美的笑容。

“三爷,您终于回来了,这一路舟车劳顿,定是辛苦了,快些沐浴歇息吧。”

那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里的微风,带着丝丝缕缕的温柔,悄然拂过贾琮的心间。

贾琮望着眼前的映月,心中的荒诞感悄然褪去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暖彻心扉的温暖。

映月自小与他一同长大,在他落魄时,也从未有过一丝嫌弃,总是默默地在他身边,给予他支持与鼓励,两人的感情,早已在岁月里生根发芽。

他稳步走向屏风后,映月手脚麻利地帮他褪去外袍,动作轻柔且小心翼翼。

“三爷,在外征战,一定吃了不少苦头吧。”

映月轻声呢喃,语气里满是心疼与怜惜,手上的动作愈发轻柔。

贾琮缓缓踏入热气腾腾的浴桶,靠在桶壁之上,闭目养神。奔波许久的疲惫,在这温热的水中渐渐消散。

映月拿起布巾,轻轻擦拭着他的肩头,布巾划过肌肤,带来一阵酥麻的奇妙触感,仿佛在为他驱散一路的疲惫与风霜。

“我不在的日子里,你在府里可还好?”贾琮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倦意,却难掩对映月的深切关心。

映月微微一愣,随即展颜笑道:“三爷放心,我在府里一切安好。您走后,林姑娘便向老太太讨了我去。这些年来,林姑娘对我可好了。”

“黛玉……”

贾琮心中猛地闪过一丝暖意。当年他被迫出征,心中最放心不下的便是映月,思来想去,才想到托付黛玉照顾映月。

如今得知映月在黛玉身边安好,他心中的一块大石悄然落地。

“三爷,这些年来,我每日都在盼着您能平安归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穿越大唐,开局错认李渊为爷爷?一次巧合,李君撞上了李渊和长孙皇后,竟错把二人当作自己记不到面容的爷爷和母亲。李君满脸热忱,请二人进屋休息。“爷,娘!咱们合伙干点买卖,准能赚个富可敌国的家业!”“我想着卖盐,这买卖利润大得惊人,更何况我手里的盐比朝廷和那些世家大族的好上不知多少倍!”长孙皇后听了,嘴角微微抽动。李渊原本只觉得这是个有趣的乌龙,可盯着李君那张脸瞧了半天,心里
萧天刚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