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琮崛起

第336章 京城密议(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贾琮崛起》最新章节。

京城,大明宫,夜色如墨,浓重的乌云压在宫墙之上,遮蔽了星月之光。

大明宫内,烛火摇曳,映得太上皇的面容忽明忽暗,宛若一尊沉思的古佛。

他端坐于紫檀雕龙椅上,手中捏着一封密信,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信纸上的墨迹遒劲有力,字字如刀,正是贾琮的笔锋。

“倭寇勾结,证据确凿;二皇子截杀,恐生变故;臣未敢轻奏,恐陛下误会……”

太上皇的目光沉沉地凝于信纸,良久,缓缓合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长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似有痛惜,又似有决然。

他起身,缓步踱至窗前,推开雕花窗棂,夜风夹杂着湿冷的寒意扑面而来。

远处御乾殿的灯火如星,摇曳在夜色中,似在诉说皇家的隐秘与沉重。

太上皇负手而立,喃喃自语:“这孩子……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夏守忠。”

太上皇沉声唤道,语气不容置疑。

“老奴在。”

夏守忠躬身而入。

“备轿,去御乾殿。”

太上皇挥袖,转身走向殿门,步伐虽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御乾殿外,夜风微凉,檐下宫灯在风中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

太上皇的轿辇刚至殿前,便见几名太医匆匆从殿内退出,手中药箱沉重,神色凝重中透着几分惶恐。

为首的太医李院判一见太上皇,慌忙跪地行礼,额头已渗出细汗:“微臣参见太上皇。”

“陛下龙体如何?”

太上皇目光如炬,直刺李院判心底。

李院判低头,声音微颤:“回太上皇,陛下……陛下方才咳血,臣等已开了滋阴清热的方子,需静养三月,方可稍缓……”

他顿了顿,似在斟酌措辞,“只是陛下心绪不宁,恐加重病情……”

“咳血?”

太上皇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痛惜,袍袖一挥,沉声道:“退下吧。”

殿内,弘元帝半倚在鎏金龙榻上,面色苍白如纸,唇边残留着一抹未擦净的血迹,触目惊心。

案上摆着半盏参汤,药香弥漫,却掩不住他眼中的疲惫。

戴权垂首立于榻侧,低声禀报:“陛下,太上皇驾到。”

弘元帝强撑着起身,欲行礼,却被太上皇大步走入,按住肩膀:“躺着吧,不必多礼。”

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关切。

父子二人对视片刻,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唯有烛火轻微的爆响声在空气中回荡。

良久,太上皇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事情,你都知道了?”

弘元帝闭了闭眼,胸口微微起伏,声音沙哑却带着几分隐忍:“父皇是指……琰儿勾结倭寇一事?”

他顿了顿,眼中情绪复杂。

太上皇点头,将贾琮的密信递了过去,目光深沉如渊。

“贾琮密信中说,他手中握有佐藤的口供和周氏账册,证据确凿。但他担心直接上奏会令你为难,故而先告知于朕。你先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