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之我不是炮灰

第154章 李福(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嫡女重生之我不是炮灰》最新章节。

官兵领命而去,房间里只剩下谢锦宣和徐昭昭两人。

徐昭昭看着谢锦宣阴沉的脸色,“谢锦宣,你打算怎么办?”徐昭昭轻声问道。

“我必须亲自去寻找季无虞。”谢锦宣语气坚定地说道,“这件事绝对不简单,我必须亲自查清楚。”

“可是,你的伤势还没有痊愈,而且,现在江南的局势这么混乱,你一个人去太危险了。”徐昭昭担忧地说道。

“我知道,但我不能坐视不理。”谢锦宣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季无虞是我的兄弟,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身陷险境,我会留下江卓保护你,你一定要小心。”

“你要留下江卓保护我?可是,你一个人去,不是更加危险吗?我有姜月就够了!”徐昭昭有些焦急。

“放心吧,我会小心的,江卓不留下我更容易分心。”谢锦宣温柔地看着徐昭昭,轻声说道,“我不会让自己有事的,我还要回来保护你呢。”

徐昭昭看着谢锦宣的目光,坚硬的心好像破了个口子,她赶紧低下头。

“好吧,我知道了。”徐昭昭点了点头,轻声说道,“那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实在找不到,就不要勉强,千万不要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回来我们再商量对策。”

“嗯,我知道,等我回来。”谢锦宣点了点头,声音充满了温柔和不舍。

时间如同指尖的流沙,一分一秒都变得无比珍贵。然而,药材的短缺,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都可能将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之火扑灭。

驿站外,聚集的灾民越来越多,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绝望和愤怒,新药迟迟无法问世,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江南。

恐惧和焦虑如同野草般在人们心中疯长,他们却把这一切都怪在徐昭昭头上。

“徐昭昭,你这个妖女!还我亲人的命来!”

“你哪里懂治病救人!你这个骗子!”

“别相信她!她根本拿不出药!”

徐昭昭站在房间里,紧紧地握着拳头,她听到了外面的声音,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狠狠地刺进她的心里。

“大小姐……”姜月站在一旁,有些担忧的看着她。

“没事,他们也是,实在等急了。”徐昭昭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冷静。

她强迫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药方上。她一遍又一遍地研究着柳先生留下的医书,结合夏花给的方子,不断地尝试和改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徐昭昭几乎废寝忘食,她的眼睛熬得通红,头发也变得凌乱不堪,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终于,在某个深夜,徐昭昭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

“对了!我怎么没想到!”她想到了一个关键的突破口,结合现有的药材,完全可以研制出一副新的药方,而且这副药方对疫病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她立刻行动起来,将所有的药材按照新的配比进行调配,然后亲自熬制。

几个时辰之后,一碗散发着浓郁药香的汤药终于制好。

她立刻让人将药送到病患手中,让他们服用。

然而,因为之前的谣言和误解,百姓们对徐昭昭充满了不信任,他们宁愿忍受病痛的折磨,也不愿意喝她熬制的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宋天工锦绣
大宋天工锦绣
小吏之女沈清荷因父亲离奇中毒,被迫卷入一场滔天阴谋。为寻解药,她女扮男装南下临安,途中偶遇进京赶考的举子陆衡。他温润如玉,心怀天下;她聪慧果决,暗藏锋芒。二人萍水相逢,却不知命运齿轮早已转动——水运仪象台无故停摆,她妙手修复,引他侧目;辽国...
听已
穿成极品土肥圆,带崽二嫁上巅峰
穿成极品土肥圆,带崽二嫁上巅峰
关于穿成极品土肥圆,带崽二嫁上巅峰:现代兽医程拾娘意外穿越,竟成了古代万人嫌的土肥圆农妇!家徒四壁,眼前戳着四个养废了的儿子,只知道哭的大儿媳,嗷嗷待哺的小孙女!药铺还欠下别人一百两银子,即将卖子还债烹孙而食……“不慌不慌,超市空间在手,吃喝不愁!”依靠虐渣怼人升级系统,程拾娘赚钱变美,顺带教子携孙,成功洗白恶毒人设!有一天,程拾娘发现小孙女主意好多,精的吓人;四个傻儿子各有长处,大脑都在二次发
木叶萧萧
一味药草入心来
一味药草入心来
作为出道几年小有人气的艺人,江袅吟和萧炎凌在每年的生日时都会收到粉丝的祝福信件。这一点让他们在开心期待的同时,私下又觉得有点乏味。直到有一天,他们都收到一封神秘的贺卡后,似乎哪里开始不一样了…
依冰而立
陆总,你老婆拿钱跑路啦
陆总,你老婆拿钱跑路啦
沈思墨只是随手做了件好事,没想到这居然是她陷入漩涡的开始。“我喜欢你,非常非常喜欢你。喜欢你不因他人的缺陷而心生怜悯,喜欢你因我的试探而反复动摇时的无助,喜欢你因我而感到痛苦的模样。只要能乖乖待在我身边,你想要的,我全都给你。即便是天边的星...
流云墨影
遥望雪归处
遥望雪归处
“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林霁雪,青州公主,年少的悸动藏于心中多年,却未曾...
落橘笺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