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第二十章 原来是南家在造势(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烽烟四起:逐鹿天下》最新章节。

南牧神色略有异常,便不再隐瞒,道:“这是为父派人到处宣传的结果”。

闻听此,南韶仪默然点头,似乎早已经猜出个大概。

“靖儿败于莫军,令荆国处于危境,如此大罪,将来满朝文武都将会将矛头指向我南家。

到时候,靖儿必难逃死罪。幸好你这闺女争点气,连番建功,也算是拯救荆国于危难。

如此,为父暗地里大力宣传,方才造就你女将军、女英雄的形象”

南韶仪此时明白,父亲南牧的这个方法果真有用,至少哥哥南靖只是丢官,并未致死。

况且,论荆国的历史,女子当官、女子为将,放在这大嵇年间,早已经成为历史。

也是因为父亲的造势,这才令整个荆国百姓知道南家有位女子屡建奇功,救荆国于危难。

这才令京城鹿中城所有人都崇拜这位女将军南韶仪,这才令君上晋洪也不得不顺应民意,提拔南韶仪成为了这大嵇年间的女少将军。

在这大乾的所有诸侯国中,成为了一大特例。

南韶仪明白这些宣传肯定多少有夸大的嫌疑,但至少对于她,对于她南家,都是极为有利的。

她深知这些功绩,张邺与左亮玉居功至伟。

想到这些大多出自张邺的计策,她不由有些欣慰。幸好自己独具慧眼,将他收做南家的兵团长。

还有那左亮玉,也是有才之士,对于时局和情势的把握非常精准,他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独到的见解。

在南韶仪看来,张邺与左亮玉都是贤才,是她为南家寻来的得力助手。

左亮玉能够权衡时局,分析局势,是为帅才。

张邺深谙兵法,有具体策略,是为将才。

南韶仪极力向父亲南牧推荐:“父亲,此次归来,女儿为我南家觅得两个人才”。

南牧不以为意,漫不经心地问道:“噢?何人”

对于女儿在前线的事迹,他在宣传上是有夸大成分的。所以在潜意识上,只认为女儿韶仪恰逢其会,运气使然。

女儿虽然自小熟读兵法,但作为父亲,南牧知道她的水平几斤几两。前线战场,瞎猫碰上死耗子,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她能引荐出什么人才,以她的眼界,估计也就是些小聪明之辈罢了。

南韶仪见父亲如此态度,心中微微一急,赶忙说道:“父亲,这两人绝非等闲之辈。

其中一位名叫张邺,虽然只是新进兵卒,却有着非凡的智慧与勇气。此次战事中,许多关键策略都是他想出来的,若没有他,我们恐怕难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南牧听到这里,微微抬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哦?一个新兵蛋子能有如此本事?”

南韶仪连忙点头,继续说道:“是啊,父亲。而且这张邺深谙兵法,每逢兵事,他不仅有具体策略,还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我相信,他日后定能成为我南家的栋梁之才。”

“这么说,关门草人计、火烧莫军粮草,都是出自此人”

“父亲,正是此人”

南牧沉思片刻,说道:“那另一个人呢?”

南韶仪接着说道:“另一个人名叫左亮玉,此人也是一位难得的贤才。他对时局和情势的把握非常精准,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独到的见解。而且他为人沉稳,善于权衡利弊,是个可担大任之人。”

南牧听到这里,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他开始意识到,女儿这次或许真的为他寻得了两个宝贝。

“既然你觉得他们如此出色,那便安排时间见见他们吧。如果真如你所说,我南家自当好好重用。”南牧看着女儿,眼中带着一丝审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关于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李桓穿越到小说中,成为反派昏君,开局就终结了昏君狂舔三年的心机婊。心机婊的奸夫想谋反?不慌,等老子开启修仙系统,千里之外可取敌首级。北方旱灾?朕开坛作法,呼风唤雨。沉迷修仙的皇帝真的修成了仙,天下谁敢说朕是昏君?
狼太羊
揭皇榜:我竟是太子
揭皇榜:我竟是太子
我竟是太子:萧启言穿越而来,凭借神奇的医术治好皇后,没想到皇后竟然是他亲娘,于是萧启言就开始了他开挂的一生。。。
敢坏我道心
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
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
商业大佬林轩被一个雷劈中,居然一下子穿越到了过去。他有了漂亮老婆,可爱的女儿,还有一大家子亲人。就是现在的生活十分艰难,不过有着穿越前记忆的林轩根本不担心,他有信心带着家人过上幸福生活。林轩一不小心,就再次打造了一个属于他的商业帝国。可是在那个动荡不安,兵患,匪患肆虐的年代,只是有钱是不够的,林轩成功的建立起自己的无敌战队,他要守护这一方的平安。
随风飘舞的心
夜读全唐诗
夜读全唐诗
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唐诗赏析佳作,它打破常规按诗歌体裁、主题分类的模式,以夜晚阅读为独特视角,重新编排并解读唐诗。在书中,作者依照夜读时情绪与思考的起伏,巧妙串联起不同诗人、风格各异的诗作。从李白的浪漫洒脱,到杜甫的沉郁顿挫,从王维的空灵静谧,到李商隐的深情绵邈,各类诗作一应俱全。作者以细腻笔触深入剖析每首诗的意象、意境,阐释诗人于静夜中的思绪与情感,引领读者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感悟与哲思,使读者仿若
A微笑的鱼A
我乃边军一小卒
我乃边军一小卒
乾,大历十三年,秋末。大太监魏忠祸乱朝政,三路藩王进京勤王,实则各有算计。至冬至,金军犯边,大乾镇北军和金军在辽东白龙山一场大战,惨败!五万将士血洒疆场。大历王朝内外交困,大厦将倾!于此同时,刘根穿越战场,推开身上死尸,在尸山血海中爬了起来,一刀便砍下一个金军鞑子的头颅!
六月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