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最新章节。
部落中的长老们痛心疾首,纷纷齐聚一堂,对拓跋寔君的行为进行严厉指责。
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老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老泪纵横地哭诉道:“拓跋寔君啊,你怎可做出这等禽兽不如之事!你父亲一生辛劳,为我代国开疆拓土,你却恩将仇报,你让我代国列祖列宗的颜面置于何地啊!”
另一位长老也悲愤地说道:“是啊,你这逆子的行为,让我代国蒙羞,如今又引来前秦大军,你该如何收场?”
那些昔日与拓跋什翼犍并肩作战的将士们,更是对拓跋寔君唾弃有加,心中的忠诚与热血在那一刻化作了悲愤,纷纷表示不愿再为其卖命。
营帐中,几位老将相对而坐,其中一人猛地一拳砸在桌案上,咬牙切齿地说道:“我等追随先王出生入死,怎能为这弑父逆贼效力!”
另一人也附和道:“没错,拓跋寔君此举,天理难容。如今前秦来犯,咱们不能再听他的,得为代国找出路。”
拓跋斤虽在前面煽风点火,妄图与拓跋寔君共享荣华富贵,可他们的倒行逆施却使得众叛亲离。许多士兵私下里议论纷纷,眼中满是迷茫与不甘。
一位士兵低声说道:“咱们本为代国而战,可如今这是为何而战呢?”
另外一位士兵也无奈地叹道:“是啊,真希望能重回正道,为代国的荣耀而作,而非沦为乱臣贼子的工具。”
正面战场上,代国军队虽拼死抵抗,但因内部军心涣散,在张蚝的猛烈冲击下,渐渐有些支撑不住。士兵们眼神中透露出疲惫与绝望,手中的兵器愈发沉重,招架起来也愈发吃力。
就在此时,李柔率领的大军已悄然迂回到侧翼。代国守军察觉到之时,已然来不及调整部署。
李柔站在山坡之上,俯瞰着战场,见时机成熟,一声令下:“杀!”秦军如潮水般从侧翼汹涌而上,瞬间将代国的防线撕开一道大口子。
代国士兵慌乱地调转矛头,试图抵挡来自侧翼的攻击,可阵脚已乱,首尾难以兼顾。一时间,战场上硝烟弥漫,刺鼻的血腥之气扑面而来,令人几欲作呕。
代国士兵们虽明知大势已去,但仍怀着满腔的热血与忠诚,做着最后的殊死抵抗。
一位身负重伤的士兵,肠子都流了出来,却仍挣扎着爬起,挥舞着兵器冲向秦军,口中高呼:“为代国而战!”
另一位被敌人团团围住,身中数刀,却毫不畏惧,发出最后的怒吼:“代国不会亡!”直至气绝身亡。
在代国都城内,拓跋寔君妄图组织最后的抵抗,强行征调百姓上城守卫。
百姓们心中对这个弑父夺权的暴君充满了怨恨与鄙夷。城墙上,百姓们懒懒散散,有的甚至直接坐在地上,对城下越来越近的喊杀声充耳不闻。
更有胆大之人,趁着夜色,偷偷溜出城外,为秦军传递城内的兵力部署等消息,期盼这场噩梦能早日结束。
城中一片混乱,孩童的啼哭、妇女的悲嚎交织在一起,更增添了几分凄凉。房屋之间的小巷子里,堆满了杂物,人们在慌乱中四处奔逃,不时有人摔倒,却无人施以援手。
城外,秦军的攻势愈发猛烈,李柔和张蚝指挥若定,不给代国军队丝毫喘息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代国的防线彻底崩溃,士兵们死伤无数,剩余的残兵败将纷纷四散奔逃。他们丢盔弃甲,向着草原深处亡命狂奔,只想逃离这血腥的战场,寻得一线生机。
李柔和张蚝乘胜追击,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迅速攻占了代国的都城。曾经繁华热闹的代国都城,此刻笼罩在一片死寂与绝望之中。
秦军入城后,李柔深知民心的重要性,迅速下令安抚百姓,严禁士兵烧杀抢掠。他亲自骑马穿梭在街巷之中,高声呼喊:“前秦大军乃仁义之师,不会伤害无辜百姓,大家莫要惊慌!”
士兵们听令而行,纷纷收起兵器,开始帮助百姓清理街道,救助伤者,以稳定局势,彰显前秦的仁德。
张蚝则带着一队精兵,径直奔向代国王宫。
王宫之中,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今弥漫着一股衰败的气息。张蚝大步流星地踏入,将代国的王室印玺、珍宝财物等一一收缴。那些精美的玉器、璀璨的珠宝,见证了代国曾经的辉煌,如今却成为了前秦的战利品。
在王宫内,拓跋寔君看着兵败如山倒的局面,惊恐万分,妄图逃窜。他衣衫褴褛,头发凌乱,像一只受惊的老鼠般在宫殿中四处乱窜。
然而,愤怒的民众早已将他认出,众人一拥而上,拳脚相加,将这个弑父的罪人打得遍体鳞伤。
“打死这个畜生!”
“为老国王报仇!”
呼喊声此起彼伏。
拓跋斤见势不妙,想要偷偷溜走,却被秦军生擒。他被五花大绑,押解到李柔面前,吓得瘫倒在地,求饶之声不绝于耳。
“将军饶命啊,将军饶命……”
就这样,在李柔和张蚝的凌厉攻势下,代国的疆土被彻底吞没,曾经飘扬在草原上空的代国旗帜纷纷倒下,代国百姓在铁蹄之下惶恐度日。
此后,苻坚依与慕容垂商议之策,将代国百姓分为两部分,黄河以东交由刘库仁管理,黄河以西则归刘卫辰统领。刘卫辰被苻坚封为西单于,负责统领河西诸部。
而年仅 6 岁的拓跋珪瞬间从尊贵的代国世子沦为流亡之人,不得不跟随母亲贺氏踏上充满艰辛与未知的逃亡之路。昔日拓跋寔的谋士张衮也跟随拓跋珪母子一路同行,虽然一路上有林浩父女照料,但是逃难之路依然充满了艰辛。
他们身着破旧的衣衫,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贺氏紧紧牵着拓跋珪的手,眼中满是坚毅与决绝。母子二人在乱世的风沙中艰难前行,那幼小的身影如此单薄,却又承载着代国最后的希望之光,渐渐隐没于茫茫草原,等待着重生的时机。
战乱爆发后,林浩、林婉清同样深陷困境。林浩为护林婉清周全,与数倍于己的敌兵展开殊死搏斗,身上多处负伤,鲜血染红了衣衫,每一次挥剑都似用尽了全身力气,可他眼神中透着绝不放弃的坚毅。林婉清则手持匕首,在一旁协助父亲,身姿灵动,巧妙地躲避着敌人的攻击,找准时机给予反击。父女俩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过人的身手,在乱军之中左冲右突,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他们四处寻觅拓跋珪母子与张衮的踪迹,一路风餐露宿,饿了就吃些干粮,渴了便饮山间溪水。历经无数次的失望与挫折,就在他们几乎绝望之时,终于在一片偏僻的山谷中发现了拓跋珪母子与张衮的身影。那一刻,林浩激动得眼眶湿润,林婉清更是喜极而泣,众人相拥而泣,劫后重逢的喜悦让他们暂时忘却了满身的疲惫与伤痛。
随后,他们便一同踏上了更为艰难的逃亡之路,相互扶持,彼此照应,向着未知的远方走去,只愿能寻得一处安宁之所,让代国的希望火种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