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最新章节。
让我们回头再看看让慕容垂远走秦国的最后一战——枋头之战。
公元 369 年,桓温北伐,枋头之战拉开帷幕,这是桓温第三次北伐的关键一役,对三国局势影响深远,而慕容垂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当时的东晋,内部权力争斗激烈。桓温妄图借北伐树立更高威望,进而谋篡皇位。前燕则不断南侵,东晋失地众多。前燕在慕容恪离世后陷入混乱,桓温瞅准时机,于当年五月率五万步骑从姑孰浩荡出发北伐。
那时,天下三分。
东晋偏安江南,占据长江中下游与东南沿海,像扬州、荆州等地尽在其掌控。士族门阀轮流执政,隐患暗藏。
经济上,因北方流民带来新农技而繁荣,农业兴旺,会稽等郡的商业与手工业也蓬勃发展。但军事上,北府兵虽精锐,整体兵力与骑兵实力却逊于北方。
前燕雄踞关东,涵盖今多省部分区域。
政治上由鲜卑贵族主导,胡汉共治,慕容恪死后内乱频生,贵族争权,汉族士大夫遭排挤,根基动摇,军威不再。
经济上曾因农业与畜牧业并行、商贸繁荣而昌盛,冀州等地尤为突出。
前秦在苻坚与王猛治理下崛起,版图辽阔,近乎统一北方。
政治清明,改革纳贤,集权巩固。
经济上重农兴水利,关中富足。
军事强大,融合各族,训练有素。
桓温亲率五万东晋大军,如汹涌的钢铁洪流,从姑孰气势磅礴地启程。
每一位士兵都眼神坚毅,誓要收复中原,还都旧京。
大军的战船在清水之上疾驰如飞,一艘艘紧密相连,浩浩荡荡。
进入黄河后,战船更是势如破竹,大军所至,沿途小城的守军望风而逃。
前燕军队在晋军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下邳王慕容厉在黄墟遭遇晋军,那简直是一场噩梦。
晋军如虎狼之师,冲锋时的呐喊震耳欲聋,似能冲破苍穹。
士兵们攻击迅猛精准,每一次挥剑、投枪都带着必杀的决心。
他们的战术精妙绝伦,小股先锋如灵动鬼魅,迅速插入燕军阵中,搅得燕军大乱,而后大部队如泰山压顶般扑来。
慕容厉试图抵抗,但他的士兵在晋军排山倒海的攻势下,瞬间作鸟兽散。
晋军所过之处,燕军尸横遍野,鲜血染红大地,慕容厉的军队如脆弱的沙雕,在狂风中迅速崩溃。
乐安王慕容臧匆忙赶来阻挡晋军,可面对的却是一支近乎无敌的雄师。
晋军的气势如燃烧的烈日,炽热得让人不敢直视。
慕容臧的军队还未站稳脚跟,晋军就如汹涌潮水般席卷而来。
他们的冲锋毫无破绽,整齐的步伐如同死亡的鼓点,每一步都踏在燕军的恐惧之上。
慕容臧的抵抗在晋军眼中如同儿戏,晋军轻松突破燕军防线,将他们杀得丢盔弃甲。
慕容臧只能在慌乱中逃窜,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军队被晋军无情屠戮。
燕将傅颜在林渚严阵以待,然而他面对的是晋军前锋邓遐、朱序这两位战神般的将领。
晋军先派出一支看似散漫的小队佯装进攻,在燕军阵前挑衅。
傅颜刚要反击,晋军主力却如天神下凡般从侧翼包抄而来。
这包抄之势迅猛无比,燕军根本来不及反应。
晋军主力如烧红的利刃切入黄油,瞬间将燕军防线撕开。
傅颜试图力挽狂澜,但晋军的攻击如暴风雨般猛烈,他的军队很快被打得溃不成军,四处逃窜。
经此一役,晋军的气势如日中天。
前燕上下得知前线惨败的消息,顿时陷入末日般的恐慌。
朝堂之上,那些平日趾高气昂的大臣们如今吓得面如死灰,瘫坐在地。
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评更是惊恐到极点,浑身颤抖,眼中只剩绝望。
逃奔的念头在他们脑海疯狂盘旋,仿佛这是唯一的生路。
整个前燕宫廷如被地震摧毁的大厦,摇摇欲坠,混乱不堪。
七月,桓温驻军枋头,此地距邺城仅百里之遥。
桓温的军队如无法逾越的高山,压得前燕喘不过气。
营帐一座连着一座,好似连绵不绝的钢铁长城。
士兵们精神抖擞,巡逻队伍整齐有序,威严的气息让空气都变得凝重。
此时,前燕前兖州刺史孙元起兵响应桓温,这消息如重磅炸弹,将前燕脆弱的防线彻底炸碎。
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评听闻,感觉世界崩塌,灵魂仿佛被抽离身体,只剩本能的恐惧。
在他们眼中,前燕已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逃奔的想法愈发强烈,整个前燕被死亡阴影笼罩。
前燕军队在桓温一次次雷霆般的攻击下,防线化为乌有。
士兵们士气低落到极点,如一群被抽走脊梁的绵羊,眼神空洞无助。
战场上,到处是丢弃的武器和盔甲,残兵败将失魂落魄地游荡,仿佛行尸走肉。
曾经的前燕军队在桓温勇猛无敌的大军面前,像被戳破的气球,毫无还手之力,尽显无能与懦弱。
就在前燕生死存亡之际,吴王慕容垂挺身而出,被任命为南征大都督,率慕容德等将领,领兵五万抵御晋军。
慕容垂深知桓温军事才能卓越,战前对晋军深入分析。
桓温的军队训练严格,作战经验丰富,此次北伐更是有备而来,水路运输保障了机动性和补给。
但长途作战的晋军对粮草依赖极重。
于是,慕容垂派遣慕容德率领一万五千骑兵奔赴石门。
这支部队行动迅速,到达后依据石门周边地形,巧妙设伏,严密监控晋军开渠行动。
一旦晋军动工,就迅速出击干扰,或用强弓硬弩射击,或直接冲击施工队伍,使晋军无法顺利开凿运粮通道。
慕容垂则在枋头正面应对桓温本部。
他精心布置防线,士兵装备精良、纪律严明。
慕容垂坐镇指挥,时刻留意桓温动向。
在此期间,晋军向导段思执行侦察任务,却被燕将悉罗腾掌握行踪。
悉罗腾事先侦察到段思路线,设下圈套。
段思陷入埋伏后虽顽强抵抗,但终被生擒。
这让晋军有些慌乱,因段思熟悉周边地形,他的被俘对晋军行动影响颇大。
之后,李述决定主动出击改变局势。
他挑选精锐趁夜色突袭燕营。
但慕容垂早有准备,营地周围防御森严。
李述的突袭被燕军及时发现,双方短兵相接。
李述虽勇猛作战,但燕军迅速集结兵力,李述最终战死,晋军攻势受挫,陷入被动。
双方进入势均力敌的对峙局面,桓温远道而来,必须速战速决。
桓温急于求胜,阵前叫战慕容垂。
二人皆为当世名将,战场上气势非凡。
桓温骑在高头大马上,一身戎装,威风凛凛,手按佩剑,目光如电射向慕容垂,高声喝道:
“慕容垂,你可看清眼前局势?吾乃堂堂中原正统之师,奉天子圣谕,为天下苍生而来,吊民伐罪。你那主上慕容暐,懦弱无能,被慕容评玩弄于股掌。而你,空有一身本领,却遭他们猜忌、排挤,在朝堂如履薄冰。你这般聪慧之人,为何要为这般昏庸之主卖命?不如早早归降于我,我必向天子保举你,保你荣华富贵,免受无端之苦。”
慕容垂在马上微微皱眉,随后冷笑:
“桓温,休要花言巧语。你口中的北伐,真乃正义之举?哼,你在东晋朝堂的所作所为,谁人不知?你倚权打压异己,结党营私,妄图将东晋变桓家天下。所谓奉天子之命,不过欺世盗名。你就是野心勃勃的乱臣贼子,借北伐之名,行篡位之实。”
桓温脸色一沉,眼中闪过怒色:
“慕容垂,休得胡言。此次北伐,我精心筹备粮草辎重、训练士卒,自身亦苦练武艺。我习得了谢家的抚雨剑法,那剑法轻盈飘逸如细雨抚花,却暗藏杀机,每一招都能取人性命。还有我谯国桓氏家传武学六毒神掌,此掌法刚猛无比,且带奇毒,一旦中招,神仙难救。我这般苦心,都是为北伐大业,为收复中原故土,重振晋室荣光。你们鲜卑一族,本是外族,趁中原之乱侵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你们才是这片土地的罪人,如今我奉天命而来,要将你们赶回该去之处。”
慕容垂怒目圆睁,手中长枪一挥:
“桓温,你这贼子,还敢大放厥词。我鲜卑族在中原落地生根,与汉人共同治理这片土地,为百姓谋福祉,岂容你污蔑?反观你,在东晋朝堂搅弄风云,让朝廷乌烟瘴气。你就是贪恋权势的卑鄙小人,为达篡位目的,不惜让无数将士枉死,让百姓陷入战乱。你有何资格指责我们?别以为练了什么剑法、掌法就能为所欲为,今日,我便与你一决高下,看你有何能耐。”
桓温气得胡须颤抖,大骂:
“慕容垂,你个胡虏杂种,不知天高地厚。今日就让你知道,与我作对的下场。”
慕容垂毫不示弱:
“桓温,你这篡逆之徒,人人得而诛之。今日,我就与你一决高下,看你有何能耐。”
说罢,慕容垂握紧长枪,准备与桓温一战。
桓温眼中寒光一闪,猛地拔剑而出,剑身寒光凛凛,在阳光下折射刺目光芒。
只见他身形如电,瞬间欺近慕容垂,手中长剑化作一道道凌厉光影,剑法凌厉非常,剑招似有独特章法。
每一招都蕴含千钧之力,剑风呼啸,直逼慕容垂而去,似要将其瞬间斩于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