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成哥儿下一秒》最新章节。
孟晚拿来宣纸和毛笔,记下了方锦容在岭南的住址,妥善放好。
这顿流水席吃到天黑,因为桌子摆的多,附近村子的村民基本都吃到了。
众人各自收拾桌面,村头和村尾的桌子撤了二三十张,余下的桌子和灶台不动,明天他们自己村子的还要再吃一天。
第二天本村帮忙的也都坐上席面吃饭,剩下二十来个族里的留下帮忙,他们要忙活完了再吃。
夜里席面吃完,留了常舅舅一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他们再走,外祖母则留下多住两天。
宋亭舟他们找看风水的先生请了宋父的牌位,一家人又在家里待了三天,和宋二叔宋六叔等交代些事,家里的鸡和多出来的粮食等给两家分了分,这才又收拾行囊准备出发了。
前几日雪生去镇上给镖师和车夫都传了信,镖师在镇上等着,车夫一大早都赶过来帮忙装车了。
他们装车的时候孟晚将家里的钥匙递给张小雨,“二叔嬷,这是家里大门和屋门的钥匙,往后麻烦你和二叔时不时过来照看一二。”
“你们放心,家里交给我们,定给你照看好好的。”宋二叔拍着胸脯保证。
他还是喝酒,但也不像从前那样醉生梦死了,张小雨带孩子,有的活他不干也得干了。
常金花是长嫂,临走前不免劝诫他两句,“如今宋家的日子是好过了,也没谁能替你过日子,雨哥儿苦日子跟你过过来了,还给你生了个女儿,没什么不知足的,你勤快些,给女儿攒些家当来,往后也招个婿,生了娃一样跟你姓宋。”
宋二叔老老实实的点头,张小雨听了这话却不免升起几分盼头。
外祖母正好和他们一道去镇上,孟晚照旧给了塞了些碎银和零碎的铜板。
送到常家后,照旧给常舅母散了点银子,堵上她那点瓜子大的脑仁。
这种只认钱的人实际比纯坏的好对付,只要外祖母能给她带来好处,她比谁都关心婆母的身体健康。
来时四辆车,散了些东西后又装了不少东西,他家的马车也赶着走了。
半月后顺利回到昌平,聂家准备了拜师宴,不算隆重,但总体是严肃且郑重的。
聂先生坐在主位上,接受宋亭舟行的三跪九叩大礼,喝过敬师茶后,为他起字为——景行。
出自《诗经》里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聂先生对弟子的祝愿,祝宋亭舟前路光明,大道可行。
回昌平最重要的事办完,已经快到九月中旬了,他们不能多待要抓紧时间赶回盛京。
黄挣找小蛾的事有了些眉目,但孟晚却等不及了,只能交代了黄挣找到人后替他还钱,只说是故人欠的,若是小蛾过得不好,能帮就帮衬一把。
黄挣一一记下,又再次送孟晚他们出城,只是再见,便不知多少年了。
十月初,他们终于抵达盛京,给镖师们结了余款,车马行至拾春巷。
天已经快要黑了,孟晚下车后突然见他家门口的柳树后面似乎有一小片黑乎乎的影子。
他拧着眉将在前面搬车的雪生叫了过来,“雪生,你过来看看树后是不是有什么东西?”
雪生走近一瞧,“夫郎,是几个小孩子。”
“小孩子?”孟晚疑惑的走过去,发现还真是。
四个稚童窝在树后睡觉,可能是察觉到人声,睡得很不安稳,已经快要醒了。
“这个大的怎么这么眼熟,是不是上次青杏来家里带的那个小药童?”孟晚问跟上来的宋亭舟。
“确实是他。”宋亭舟还有印象。
被他们的说话声吵醒,小药童睁开眼睛,他看着面前的人,愣愣的揉了揉眼睛,然后“哇”的一声哭出声来。
他一哭将剩下三个小的都惊醒了,接着这群孩子就一个个的全哭了起来。
孟晚头疼不已,“先跟我进去,好好说说为什么在我家门口睡觉。”
小药童缓过来抽抽搭搭的领着弟弟妹妹跟他进了宅子,这群小萝卜头最小的才两岁,小脸被冻得红了一片,嗦着手指头懵懵懂懂的跟在后面。
常金花见了有些心软,把她抱在怀里走路,“哪儿来的小孩,爹娘呢?”
她一问小药童又要哭了,被带进正堂里后直接哭着跪到了孟晚脚下去,“孟夫郎,你救救我阿姐吧!我阿姐说你是好人,我不知道找谁,你能不能救救她?”
他说的语无伦次,几个小孩听到阿姐又要哭,孟晚头都要大了。
他叫来外头两个粗使丫头,“你们去厨房叫厨娘准备些汤面送来,要清淡些的。”
又哄这些孩子,“先别哭了,哭也不能将你们阿姐哭回来,先吃饱了,将事情明明白白的和我说了听见没有?”
听见吃饭,几个小的不哭了,又开始嗦手指,他们身上着实说不上干净,衣服都不知几天没换了。手上脸上都是泥,还把脏乎乎的手指往嘴巴里塞。
孟晚无语扶额,“碧云,你快带他们几个去厢房洗洗,再找些干净衣裳给他们换上。”
“夫郎,但是咱们家哪儿有孩子衣裳啊?”碧云问。
孟晚一琢磨也是,他差点忘了,“那快叫个人到成衣店问问去。”
这个点也不知道成衣店关没关门,若是关门了只有给他们找些大人的衣裳凑合凑合了。
仆人骑了马去,临近的成衣店还真没关门,他很快就买了衣物回来。
碧云将孩子们,拉去洗澡换衣,而后又干干净净的穿着新衣服出来吃汤面,一人一碗捧着碗热乎乎的面条吃的喷香。
小的一碗就够了,大的不知道饿了多久,飞速吃完一碗还不好意思添。
孟晚就在一旁看着,见状起身帮他们夹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