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第79章 绣品交易(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最新章节。

又过了几天,那幅花开富贵的牡丹图终于绣好了。张嫣仔细端详着这幅精美的绣品,心中满是欢喜,随即叫来小吴公公,说道:“小吴公公,你去绣庄一趟,看看这幅刺绣如何。如果质量上乘,咱们可以考虑与他们长期合作。”

小吴公公恭敬地应道:“娘娘放心,奴才这就去。”

小吴公公怀揣着那幅花开富贵的牡丹图,匆匆赶往绣庄。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地护着这幅绣品,生怕有丝毫的损伤。

到了绣庄,小吴公公见到了绣庄老板。绣庄老板是一位经验丰富、眼光独到的商人,他在这一行摸爬滚打多年,对各类绣品可谓是了如指掌。

小吴公公将绣品在桌上缓缓展开,绣庄老板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了过去。他凑近仔细观察,眼中渐渐露出惊喜之色,忍不住赞叹道:“哎呀呀,这可真是一幅难得的佳作!这是我们绣庄接到的绣得最好的花开富贵的牡丹图。瞧瞧这线条,这针法,简直是巧夺天工!”

小吴公公微微一笑,说道:“老板,您既然觉得这幅绣品如此出色,那咱们可得好好谈谈价钱了。”

绣庄老板直起身来,摸了摸下巴,说道:“吴掌柜,不瞒您说,这样的精品在市面上确实罕见。但您也知道,我们绣庄做生意也得考虑成本和利润。”

小吴公公不紧不慢地说道:“老板,话虽如此,可这绣品的质量和工艺摆在这儿,您要是给的价低了,那可就说不过去了。”

绣庄老板眼珠一转,说道:“这样吧,我出这个数。”说着,他伸出了几根手指。

小吴公公脸色一沉,说道:“老板,您这价可太没诚意了。不瞒你说,这可是宫里娘娘们精心绣制的,耗费了多少心血和时间。就这价,您觉得合适吗?”

绣庄老板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吴掌柜您别急嘛,价钱好商量。那您说,您觉得多少合适?”

小吴公公挺直了腰板,说道:“依我看,至少得这个数。”他也伸出了几根手指,比绣庄老板之前出的价高出了不少。

绣庄老板皱起了眉头,说道:“吴老板,这价太高了,我实在是承受不起啊。”

小吴公公说道:“老板,您别光想着眼前的这点成本。您要是能拿到这幅绣品,摆在您这绣庄里,那就是活招牌啊!到时候,慕名而来的客人还不得络绎不绝?您还愁赚不到钱?”

绣庄老板犹豫了片刻,说道:“吴掌柜,您说的也有道理。可这价确实超出了我的预算。要不,咱们各退一步,我再加点。”

小吴公公摇摇头,说道:“老板,我可是带着诚意来的。您要是真心想要这幅绣品,就别再跟我讨价还价了。”

绣庄老板咬了咬牙,说道:“好吧,吴掌柜,就按您说的价。但咱们可得说好,以后要是还有这样的好绣品,您可得优先考虑我们绣庄。”

小吴公公笑着说道:“那是自然。只要老板您出价公道,咱们的合作肯定长久。”

就这样,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小吴公公拿着银子,满心欢喜地回宫向张嫣复命。

回到宫中,小吴公公见到张嫣,将与绣庄老板谈价的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

张嫣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小吴公公,这次你办得不错。有了这笔钱,也能给大家改善改善生活。”

小吴公公说道:“娘娘,这都是您的功劳。要不是您想出这法子,哪能有这样的好事。”

张嫣笑了笑,说道:“往后咱们还得继续努力,让大家都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从此,宫中与绣庄的合作越发紧密,绣品生意也越来越兴旺。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末最强督师
明末最强督师
重生在大厦将倾的明末,是力挽狂澜充当救世主,还是出海远遁当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岛主呢?义父尸骨未寒,还有那即将被外人纳为妻妾的美姨娘,前世在公司内部尔虞我诈中生活的加班狗,决定在而立之年开始第二次创业了。
龙燚
明日方舟:坏了,我成了红龙末裔
明日方舟:坏了,我成了红龙末裔
(女主苇草,不过剧情在后面)我的名字叫作塔里克·雅特利亚斯,一个穿越到明日方舟的人,我现在要向你展示如何才能在这片大地上生存下去,我将面临残酷的天灾,蔓延的矿石病,各国之间的勾心斗角,我将直面这些困难,将心中的一些遗憾打破。
雷阵宇
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
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
关于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秦快穿越大夏王朝,刚成年老爹入赘将军府,娶了巾帼女将军。他秦快一夜之间成了将军府小王爷!他反复强调过,身为气运之子,岂能贪恋嗟来之食?什么?还给他平添了五个千金姐姐?“可耻!”秦快拍案而起,“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入赘这等可耻之举……”“我看我也挺合适的!”几年后……老头子抱头惊恐,“不是,我让你做将军府女婿,你怎么还做上封狼居胥了?!”
妖人浮屠
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
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
赵无为意外穿越到了大道朝一个贫困的村子里,家徒四壁是全村最穷的人家。在赵无为接受了穿越的事实之后,下定决心带领全家填饱肚子。意外获得储物空间,储物空间不仅仅有储物的功能,还能回收和出售物品。赵无为凭借空间,用大量的山间草药等特产,不断地换取最需要的东西。解决温饱之后,便开始带领全村致富。
一曲重楼
此去直上青云路
此去直上青云路
李瑜,字子璇,原名沈大魁,四川顺庆府人,祖籍湖广黄州府,兴安二年二甲四十九名,大雍初年政治家、理财家、火器家、水利家、军事家、教育家……李瑜早年丧父,随母改嫁营山县巡检李纲,勤奋好学,乾安二十六年十六岁中举,次年会试落第,同年娶妻宁氏,兴安二年登科后任章丘知县,任职期内得鲁王赞誉。兴安六年鲁王登基,瑜迁升任右春坊右谕德,授奉训大夫,入内阁,景和元年帝赐二品金织衣,评议六部事宜,次年升太子右庶子…
卿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