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第77章 幽州定,北方震动(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最新章节。

卢植没有说话,深深的思索起来。

公孙续没有打搅,对于像卢植这样的大汉忠臣,要想接受自己的思想,需要时间。

现在卢植的内心可谓天人交锋。

一方面是对大汉的忠心,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哪怕明知是冤枉的,也不能叫屈,更不会叫屈,这就是做臣子的本分啊!

可是这样,能救大汉吗?

朝堂还是被董卓把持,陛下依旧在受辱,他们这些忠诚,拼着一死,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公孙续说的对,只有兵权,才有能力对抗董卓,才有可能诛杀国贼。

可是杀了一个董卓,又将会出现一个公孙续。

同样有野心,同样会权倾朝野。

“子承,你会忠于大汉吗?”卢植的语气显得非常无奈。

他知道,这个问题毫无意义。

“小子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大汉!”公孙续的语气非常坚定。

“一切都是为了大汉?”卢植没有想到,公孙续竟然会这样回答。

他盯着公孙续的眼睛,清澈无比,那种至诚的表情,不像是装出来的。

难道说是自己误会了,公孙续想要兵权,想做权臣,真的只是为了诛灭国贼董卓。

一旦天下太平,他会将权力还给陛下吗?

其实,公孙续心中的大汉,与卢植心中的大汉,完全不一样,这是汉人的江山,不是刘氏江山。

一切都是为了让汉人的江山强大,让汉人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让汉人不受外族的欺凌,让汉人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至于说刘氏、皇室,他们和普通人一样。

他们做不到这些,岂可尸位素餐。

“卢侯,我想我父亲兵临蓟县的消息,您已经知道了,若论打仗,刘州牧岂是我父亲的对手,蓟县守不了多长时间,肯定会被攻破,小子之所以前来,就是不想让硝烟之地重燃战火,负伤之士再举刀兵,从中平元年到现在,已经快十年了,幽州战火何时熄灭过?幽州百姓何时有过一个安稳的生活?卢侯名着海内,学为儒宗,世之楷模,国之桢干也!我想必能理解小子之用心!”

“子承,老夫答应你去一趟蓟县,但你得保证刘伯安的安全!也要保证刘伯安麾下那些官员的安全!”

“卢侯放心,小子一定会派人送刘州牧前往长安朝廷任职,他麾下的那些文武官员,若愿意跟随小子,小子必然会根据其能力,予以重任,若愿意跟随刘州牧,或者归隐,小子也绝不会阻拦!”

卢植出马,一切都很顺利。

刘虞遵天子诏,回长安就任太傅之职,孟益跟随。

鲜于辅、鲜于银、齐周、阎柔等人,全都归降了公孙续。

公孙续将其兵马进行了整合,共计三万,派往并州,正式成立并州军团。

并州军共计五万,以张辽为统帅,牵招为参军校尉兼军师之职,于禁为副统帅,阎柔、齐周、鲜于辅、鲜于银为大将,驻扎在太原。

甄俨为并州刺史,王盖为刺史府长史,兼雁门太守,牵招为别驾从事。

名义上,此时的并州刺史已经有三个,皇帝并没有下诏令免去公孙续刺史之职,张扬的并州刺史,也只是袁绍提议。

到底谁能行使刺史之职责,完全是以实力来决定。

幽州铁骑暂时驻扎在雁门,由赵云统领。

公孙瓒为幽州刺史,实际上行使的是幽州牧的权利。

加上渔阳的兵马,幽州一共有六万大军,还有五千骑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系统: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
系统: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
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流年如梦
明日方舟:坏了,我成了红龙末裔
明日方舟:坏了,我成了红龙末裔
(女主苇草,不过剧情在后面)我的名字叫作塔里克·雅特利亚斯,一个穿越到明日方舟的人,我现在要向你展示如何才能在这片大地上生存下去,我将面临残酷的天灾,蔓延的矿石病,各国之间的勾心斗角,我将直面这些困难,将心中的一些遗憾打破。
雷阵宇
明末最强督师
明末最强督师
重生在大厦将倾的明末,是力挽狂澜充当救世主,还是出海远遁当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岛主呢?义父尸骨未寒,还有那即将被外人纳为妻妾的美姨娘,前世在公司内部尔虞我诈中生活的加班狗,决定在而立之年开始第二次创业了。
龙燚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上辈子,崔岘(xiàn)是985高校汉语言文学博士。这辈子,他穿越到了古代寒门——贫困的家、怀孕的娘、年幼的哥姐、六次落榜的学渣父亲大伯、日日幻想儿子桂榜高中到癔症的祖母,和只有八岁的他。崔岘:这也太惨了吧。为改变命运,崔岘外出务工,给富家少爷做书童。但少爷是个学渣,害怕进考场,想出个馊主意:让崔岘替他参加科举。结果崔岘不仅中榜了,还‘杀’疯了。八岁开蒙,八岁作、八岁半作,九岁作……无数诗坛大家
日照前川
此去直上青云路
此去直上青云路
李瑜,字子璇,原名沈大魁,四川顺庆府人,祖籍湖广黄州府,兴安二年二甲四十九名,大雍初年政治家、理财家、火器家、水利家、军事家、教育家……李瑜早年丧父,随母改嫁营山县巡检李纲,勤奋好学,乾安二十六年十六岁中举,次年会试落第,同年娶妻宁氏,兴安二年登科后任章丘知县,任职期内得鲁王赞誉。兴安六年鲁王登基,瑜迁升任右春坊右谕德,授奉训大夫,入内阁,景和元年帝赐二品金织衣,评议六部事宜,次年升太子右庶子…
卿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