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

第570章 李信去哪儿了?(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最新章节。

“不对!”

“什么不对?”

“这句话不对!”

大胡子老汉义正言辞的喊道:

“这话不是这么说的!我往来贸易十三次,学过这句话!

这句话乃是伟大的夫子所说,意思是,有朋友从远方来,大家都很快乐!”

“我快乐你马勒戈壁!”

话音落下,秦风左手直接扬了他一脸沙子!

猝不及防之下,大胡子老汉惨叫一声,便胡乱挥舞着手臂,想要遮挡。

但是下一刻,一块板砖狠狠砸在了他的脑袋上!

“啊!不讲武德!不讲武德!偷袭!骗!”

可惜,这样的指责,对于秦风来说,毫无作用。

他甚至觉得这是在夸自己。

这支骆驼商队其他的人,顿时大惊失色。

眼见首领被人骑在脑袋上,拿着板砖殴打,一时间竟是不知所措。

他们想过很多种被袭击的方式。

比如快马奔驰如飞的马贼,再比如弓箭飞射而至的西域残兵,还可能会遭到大秦官府的勒索。

但这些都没有,只是被一个人拿着板砖殴打了而已。

之所以没有反应过来,是因为没有做预案。

你说被板砖拍了很严重吗?那倒也没有性命之忧。

你说不严重吧,这鼻青脸肿,鼻血长流的模样,确实是惨。

就在商队进退维谷之际,黑牛、铁柱已经将他们骆驼上的箱子翻了个底朝天。

大量金银器具暴露在太阳光下,散射着动人心魄的光芒。

嬴政顿时忍不住愣了一下,因为他看到那些精美的宝物上面,沾染着黑红色的鲜血。

显然有不少人,是死在了这里。

而且从各色宝物上面,血迹深浅的不同,可以看出不是来自同一批人。

最重要的是,在这些宝物的下方,竟是放着染血的弯刀!

这一刻,商队的人再也不装了,纷纷怒吼一声,然后被黑牛、铁柱带人按在地上打!

大胡子老汉都麻了,鼻青脸肿的抬起脑袋, 不敢相信的看着这一切。

他吐出一口血沫,艰难的问道:

“你们为什么要抢劫我们商队?”

秦风直接捡起来一根树枝,给他来了一记千年杀!

而后才骂骂咧咧道:

“还商队?你们就是一群马贼!

沿路截杀商队,抢多少算多少,最后到了咸阳倒卖一番。

然后再一路抢回去,是吧?”

“嗷嗷嗷!”

此时的大胡子老汉,哪里还能说出话来?

直接就菊花残,满地伤了。

嬴政不由的啧啧称奇,他捡起一罐胡椒嗅了嗅,顿时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而后好奇的问道:

“你是怎么看出来,这帮人是马贼的?”

秦风矜持的笑道:

“熟能生巧罢了,就像我擦了二十年的屁股,虽然没有见过,但一擦一个准儿!”

“.........”

嬴政面无表情的点点头道;

“举的例子很好,下次不要再举了。”

黑牛在一旁小声哔哔道:

“明明就是秦老大抢别人抢习惯了,遇到同行一眼就能认出来。”

眼见秦风狠狠瞪了过来,黑牛才悻悻然闭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野史!
三国野史!
关于三国野史!:东汉末年,天崩地裂,黄巾席卷,预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乱世降临。这不仅是王朝的崩塌,更是一个武道法则取代礼教秩序,黑暗力量悄然滋生的血色年代。在这个世界里,英雄们的力量源自对天地之“气的掌控和对个人“意的锤炼。战场上的杀伐之气可凝成“煞气,助长功法威力,却也侵蚀心智。曹操的“霸者之意睥睨天下,却难掩对力量的无限贪婪;刘备聚拢“仁德之气,但也需在黑暗现实中挣扎求存;孙氏则凭借江东水脉修
天字第一等
寒门科举小懒娃
寒门科举小懒娃
狗娃上辈子运气不好,勤劳一辈子啥也没落着,一辈子白干。这辈子只想有吃有喝的,躺平度过一生。谁知道,老赖家已经有一个懒汉了,就是狗娃他爹,容不下第二个懒汉了。只能被推着上进,推着努力。(原书名:农门懒娃娃考科举)
豆腐黑
我被王莽拉着穿越
我被王莽拉着穿越
新来同事叫王莽,这小子怎么跟皇帝一个名字啊喂?!合租,穿越,莫名将我牵扯进去的历史漩涡。鞭打阿慈,被老朱当枪使,和女帝的黄梅之约,受命李二的委托,三国的激情热血,见证汉朝的无奈。龙符?!背后的巨大秘密……那个等了我千年之久的迷人老祖宗!
江啊江月韩
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
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
永徽六年,太子赵弘去世,赵贤穿越成其庶出二子,不受宠且处境艰难。系统发布“提刀造反,进行玄武门之变”任务,失败即丧命。赵贤利用三千禁军,在玄武门斩杀赵显,随后逼宫赵治。他凭借一系列谋划,成功掌握局势,却也面临来自朝堂各方势力的巨大挑战。
空城三梦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任小平猝死,却意外赶上了穿越的时空火车好消息:住豪宅,穿华服,奴仆成群。坏消失:有个叫貂蝉的姐姐和一个叫吕布的姐夫更坏的是:目前他,人在小沛哦豁,再有几年吕布就嗝屁了,他这个小舅子还能落的好。任小平此时很忧愁,就吕布这经常不听话的莽夫,陈宫都带不动,他不觉得自己就能为吕布逆天改命。哎,等等!任小平突然发现,吕布这娃,似乎,好像,是一个‘耙耳朵\’呀。身为耙耳朵之省长大的男孩,没有谁比他更懂耙耳朵
乡间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