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燕颂》最新章节。
李若璞说完之后,大堂内的四位指挥使全部沉默了,他们甚至没有交换眼神,全部低头沉思,似乎想用这种方式避免其余人察觉自己的想法。
坐在上首的李若璞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这与他预想的情况有些不同,但李若璞也很快释然。在场的几人都是独掌一军的指挥使,能坐到这个位置的哪有真正的蠢人,之前他们也许是没想到,也或许是不愿去想,但当李若璞捅破这一层窗户纸之后,谁能不明白李若璞的意思呢。
秦藩与朝廷必有一战是全天下人都心知肚明的,在天下人的心中,秦藩已然是公开的逆贼。在老秦王崩逝,新王继位之后,战争的风险在不断的扩大。
蒙古人的入侵打断了这一进程,朝廷为了展示团结,向秦藩提供了粮草军械,看似缓和了双方的关系,但没有谁会真的认为朝廷与秦藩的和睦能维持下去。
如果秦藩在与蒙古人的交战中损失过大,那么说不定朝廷在大同的驻军就会反过头来直接扑向陕西。反之,如果秦国能用最小的代价让蒙古人退兵,那么主动权就会握在秦国的手中。
这种事情谁都可以心里清楚,但谁也不能宣之于口,尤其是现在的秦王姚继业,更不能落人口实。见几人都沉默不语,李若璞决定继续把话说明白,也省的几人再找什么借口逼迫自己。
“我知道几位对我成为兰州统军元帅或多或少都有些微词。”李若璞一边说着一边扫视堂内几人的表情,只是在场的几人都没对李若璞的话做出什么反应。但这种时候,没有反应也是一种回应,若真是内心没有意见,他们这个时候就应该出来说明自己对王上的旨意没有意见,不说就代表心里真的是有怨气。
这种反应倒是在李若璞的意料之内,但真的见此,李若璞的心中还是有几分黯然,“但无论几位心中如何不服,王上还是将我推上了这个位置,那几位就应该想一想王上的深意。”
受了半天的窝囊气,李若璞脾气再好也要发泄一下,所以他又拿出姚继业的名头来压几人。“王上之所以派我来,就是因为我是党项人,就像贺老将军骂我是党项狗一样,我包括我父亲在许多人眼中总是外人。所以我们要想站稳脚跟,就只能不折不扣的听王上的话,按王上的意思办事!”
李若璞慢悠悠地说出了这一番诛心之言,让在场的几人都为之色变。李若璞的这番话已经是赤裸裸地说他们依仗兵士,不尊王命了。
西京右军指挥使史道远急忙开口:“李帅说笑了,我等只是未能领会王上的深意,绝无抗命之意!”除了贺元希以外的两个指挥使也急忙应和,好似全然忘了之前贺元希还公然说过‘不要拿王上压我’这样的话。
“我与你父素来相识,当年一起征战饮酒之时便喊他党项老狗,如今喊你句小狗还屈了你不成?”贺元希毕竟是久有威名的老将,心中的傲气让他定然不会对李若璞低头,但此番话语也算是暗暗服了软。
“世伯说的是!”李若璞父子能以党项人的身份混迹于秦国庙堂,还都身居高位,自然有他们的生存准则。此时见贺元希态度软了下来,李若璞立刻打蛇随棍上,不但客客气气地给贺元希搭梯子,还顺便套起了近乎。
“既然如此,几位将军相必也理解了王上的苦心,此间之事还望几位多多襄助,今日与诸位的言语就当都没说过,诸位回去后好生安抚手下将士,小心守好城防便是!”李若璞一脸和气的望着众人,想着今日这便是了了。
“李帅,这仗老夫还是要打!”就在李若璞认为一切都已经谈妥了之后,贺元希却再次出声。
贺元希的这声李帅直接让李若璞眉头都拧到了一块,心中的怒气横生,心想这老匹夫真是不识好歹,自己如此伏低做小,他竟然还得寸进尺。
“李帅不要误会,老夫不是要刻意与你作对!”赶在李若璞发作之前,贺元希开口解释:“我只是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李帅。”
“老将军请问!”
“王上命你来此为帅,却为何让你孤身前来,而不带上自己的属下?”不等李若璞回答,贺元希自问自答:“当然西京中军是唯一的骑军,王上也许是想留在身边以骑制骑对付海都,但为何不能派别人前来,或者从别的地方抽调一些兵马跟着你,反而直接将整个西京左军扔给你,两两个指挥同知都没调走。若是从各处抽调,只让都统领兵,想来李帅的权柄还能更大一些,或者干脆将老夫直接调走,兰州城内恐怕也没人敢与李帅你对着干!”
李若璞依旧眉头紧锁,这也确实是这些时日他犯愁憋屈的原因,尤其是猜到姚继业想要他坚守不出后,李若璞的内心更是有着一股怨气。
就如贺元希所问,既然想让他李若璞掌权控制局面,为何不给他扫清障碍,难不成是疑心于他,但真的疑心于他,又怎么会将此番众人交予他,这个疑问一直闹得李若璞不上不上,难受的紧。
“再者!”见李若璞不答,贺元希微微一笑,接着问:“若是李帅你带着手底下的人到了兰州,真的能坐失良机,一仗不打就与蒙古人在此耗着吗?”
李若璞瞬间一凛,有些明白贺元希的意思了。
贺元希接着说道:“咱们这几个名也有了,位也有了,一场仗不打不要紧,但我手下这些将士们呢?你们西京的兵跟在王上身边,总归是近水楼台,可我们兰州还有宁夏的这些将士可是在边关十几年了。”
“咱们大虞的兵跟前宋不一样,见了北方的鞑子都能尿裤子。”贺元希说着站起身来,在大堂里踱着步,“自打太祖立国以来,咱们南征北战,少有败绩。先王立国以后也是南征西讨,但这几年总归是没有大的战事,好不容易等着蒙古鞑子自己送上门来,底下的崽子们盼的眼睛都红了,要不然你以为刚才那一屋子人是我们强逼着来的吗?其实是他们逼着我们来的。”
“既然已经打开天窗说亮话,咱们也就不藏着掖着了。”贺元希站定面对着李若璞,“咱们能不能强压着底下不出城,能,也不能!压了这一时,人心士气就全散了,以后这兵还怎么带,咱们几个都是独掌一军的,有谁认为老夫说的不对吗?”
环视一圈,贺元希接着说:“王上派你来,是想要你压一压,免得一上来就跟蒙古人拼个你死我活,伤了元气。但既然只派你孤身前来,自然是王上明白士气不能跺,等到有机可乘,你李若璞自然压不住我等,仗总是要打的,有你在这看着,也不过是想控制一下,尽量别让战事不可收拾,所以我说,这仗我必须要打!”
贺元希这番话可谓说到了在场几人的心坎里,兰州右军指挥使葛荣与一直没怎么言语的宁夏右军指挥使马洪更是频频点头,二人看着慷慨陈词的贺元希,心里佩服的五体投地。
刚才二人在李若璞一番话语下想不出什么说辞,本以为这次注定是无功而返,没想到此时确实峰回路转,眼看着李若璞都说不出什么话来,此番出战应该是已成定局,二人不禁在心中感慨,姜还是老的辣啊。
李若璞此时也已经被逼到了墙角,贺元希的话并非无法反驳,所谓不出城打这一仗人心士气就散了当然是无稽之谈。秦国的士卒要是因为不让出城交战就能散了军心士气,秦国早亡了,更何况在城内守城也不是全无军功,出城交战还可能损兵折将,顶多是手下立功心切的都统校尉们有些怨言。
但屋里这几位要是连手下这些将官们都管不住,那他们也就不用带兵了。归根结底,还是贺元希他们想打,但就如贺元希所说,李若璞此时手下没有亲信,守城还是要靠几位指挥使同心协力。
而且贺元希对于姚继业心态的分析也打动了李若璞,李若璞想可能姚继业就是让自己来拉一拉马缰绳,免得这匹战马跑的太远,而不是全然压制诸将。
更何况,贺元希这位老将以退为进,从一开始出言不逊,到后来一口一个李帅,还绞尽脑汁想出了这么一套说辞,花花轿子众人抬,贺元希依然如此作态,自己再强压着不让出城交战,就要犯了众怒了。
想通了这些,李若璞也就不再挣扎,站起身对着几位指挥使拱了拱手,“老将军此言有理,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再阻拦,只是出城夜袭一事还需仔细谋划,定下之后各部要听令而行,不得抢功,不得恋战。若是城外敌军防守严密,要立刻撤回城中保存实力,此战过后,还望诸位鼎力相助,共守兰州,介时若是再生龃龉,就别怪小子不讲情面了!”
“谨遵帅令!”见李若璞松口,几位指挥使皆是喜形于色,全都起身对着李若璞一拜,也算是给足了李若璞面子。
祥嘉十九年二月初八,兰州城外又是热热闹闹却并不惨烈的一场攻城战,与前几日大同小异。到了傍晚,随着寒风裹挟着细碎的小雪落下,今日的战事也就告一段落,蒙古人收兵回营,营内开始喧嚣用饭。
城内的秦国士卒也开始轮换,打扫城墙,用饭值更,一切皆如往常一般。及至夜间三更时分,城墙上依然灯火通明,而漆黑的城内却有了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