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最新章节。
王厚闻言,面露难色,沉吟片刻说道:“先生此言,令我颇为为难。如今刘备占据荆州,乃是我军的心腹大患。先生若不愿出谋划策攻打刘备,岂非束缚住了我军的手脚?”
徐庶正色道:“王厚大人,我虽身在曹营,但心中仍感念刘皇叔的知遇之恩。我承诺不为曹操出谋划策,攻打刘备,但这并不代表我会对曹公不利。我愿为曹公效力,平定天下,只是不愿参与攻打刘备的战事罢了。”
王厚思忖片刻,最终还是点头答应道:“也罢,先生一片忠义之心,令人钦佩。我答应先生的条件,绝不强迫先生出谋划策,攻打刘备。”
徐庶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再次向王厚深深一揖,说道:“多谢王厚大人成全。”
王厚当即安排人手,护送徐庶前往许昌。临行前,王厚再三叮嘱,务必妥善安置徐庶的母亲,不得有丝毫怠慢。
数日后,徐庶抵达许昌。曹操听闻徐庶前来投奔,心中大喜,当即设宴款待。
宴席之上,曹操笑容满面,举杯敬酒道:“元直先生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啊!孤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徐庶起身,拱手回礼,语气谦逊地说道:“丞相谬赞了。庶乃败军之将,有何德何能,得丞相如此厚待?”
曹操哈哈大笑,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元直先生不必介怀。孤敬佩先生的才华,也欣赏先生的忠义。先生能来投奔孤,是孤的荣幸。”
徐庶心中暗叹,曹操果然如王厚所说,并非自己想象中的那般残暴不仁。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丞相如此宽宏大量,庶感激不尽。”
曹操见徐庶态度诚恳,心中更加欢喜。他与徐庶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席间气氛十分融洽。
酒过三巡,曹操试探性地问道:“元直先生,如今刘备占据荆州,与我军对峙。先生可有何良策,助孤早日平定荆州?”
徐庶闻言,心中一凛,他想起自己对王厚的承诺,不禁有些犹豫。
曹操见徐庶迟疑不语,便笑着说道:“元直先生不必为难。孤知道先生与刘备情同手足,不愿出谋划策攻打刘备。孤绝不会强人所难。”
徐庶心中感激曹操的理解,他拱手说道:“多谢丞相体谅。庶虽不愿出谋划策攻打刘备,但愿为丞相效力,平定天下,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曹操闻言大喜,说道:“有先生相助,孤如虎添翼!来,孤再敬先生一杯!”
徐庶举杯与曹操共饮,心中却百感交集。他原本以为自己会受到曹操的刁难,没想到曹操竟然如此宽厚仁慈,这让他对曹操的印象大为改观。
曹操放下手中的信笺,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信是王厚从樊城发来的,言辞恳切,请求拨付十五万石军粮,并要求将贾诩派往樊城辅佐。曹操的目光扫过信中“粮草如救兵,文和如良将”几个字,心中对王厚的器重更添了几分。
他立刻传令,召见荀彧和贾诩。不多时,二人便先后抵达丞相府。
“文若、文和,你们来了。”曹操指着桌上的信笺说道,“这是王厚从樊城送来的求援信,你们看看。”
荀彧和贾诩上前,仔细阅读了信的内容。荀彧眉头微蹙,说道:“十五万石军粮,数目不小啊。如今国库虽然充盈,但各地战事不断,粮草消耗巨大。若是拨付给王厚十五万石,恐怕其他地方的军需便要捉襟见肘了。”
曹操摆了摆手,说道:“文若,你有所不知。王厚此次镇守樊城,责任重大。樊城乃荆州门户,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况且,王厚用兵如神,屡建奇功,如今他既然提出请求,定有其深意。我们应当全力支持才是。”
贾诩捋着胡须,缓缓说道:“丞相所言极是。王厚智谋超群,料事如神。他既然请求十五万石军粮,想必是已有破敌之策。况且,他还要我前往樊城辅佐,可见他对这次战事极为重视。”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文和,你果然深知我心。王厚年轻有为,实乃国家栋梁之才。孤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早日平定荆州,为我大魏江山立下不世之功。”
荀彧见曹操心意已决,也不再劝阻,只是说道:“既然丞相决定拨付十五万石军粮,那就尽快安排吧。只是这粮草运输,需要妥善安排,以免被敌军截获。”
曹操说道:“文若,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了。务必确保粮草安全运抵樊城。”
“臣遵命。”荀彧拱手应道。
曹操又转向贾诩,说道:“文和,你即刻准备动身,前往樊城辅佐王厚。记住,凡事要多听取王厚的意见,不可自作主张。”
贾诩躬身说道:“丞相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王厚,早日平定荆州。”
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有你们二人相助,孤相信王厚定能马到成功。此战若胜,孤定重重有赏!”
荀彧和贾诩领命而去,曹操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远方,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王厚此次镇守樊城,面临的挑战巨大。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刘备占据此地多年,根基深厚。想要攻克荆州,并非易事。
但是,曹操对王厚充满信心。他相信,凭借王厚的才智和勇气,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
他想起当初王厚初入丞相府时的情景,那时王厚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谋士,但他却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很快就赢得了曹操的赏识。
在官渡之战中,王厚献计火烧乌巢,一举扭转了战局,为曹操最终战胜袁绍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后,王厚更是屡建奇功,成为曹操麾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
曹操深知,王厚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忠心耿耿,对他更是敬重有加。他相信,王厚是未来大魏江山的栋梁之才,他将不遗余力地支持王厚,助他成就一番伟业。
想到这里,曹操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相信,在王厚等人的努力下,大魏的江山必将一统,天下必将太平。
夜幕低垂,星光点点。十五万石粮草,浩浩荡荡地从许都出发,绵延数里,宛如一条长龙,蜿蜒在通往樊城的官道上。荀彧和贾诩并辔而行,率领着这支庞大的运输队伍,朝着目的地缓缓前进。
凉风习习,吹拂着荀彧的衣襟。他望着漫天的繁星,心中思绪万千。十五万石粮草,对于如今的魏国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各地战事吃紧,粮草供应本就紧张,如今一下子拨付这么多给王厚,其他地方难免会受到影响。
“文若兄,你在想什么?”贾诩的声音打断了荀彧的沉思。
荀彧叹了口气,说道:“文和,我在想这十五万石粮草啊。如今国库虽然充盈,但各地战事不断,粮草消耗巨大。若是拨付给王厚十五万石,恐怕其他地方的军需便要捉襟见肘了。”
贾诩捋了捋胡须,说道:“文若兄多虑了。丞相既然决定拨付十五万石粮草给王厚,想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王厚智谋超群,料事如神,他既然请求十五万石军粮,想必是已有破敌之策。”
荀彧点了点头,说道:“但愿如此吧。只是这粮草运输,需要妥善安排,以免被敌军截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