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

第120章 淮西集团土崩瓦解(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最新章节。

“启奏陛下,臣,参韩国公李善长……”

“启奏陛下,臣,参定远侯王弼……”

李善长的参奏没说完,已经有二十多人出来参昨夜被抓的淮西勋贵了。

李善长气的浑身哆嗦。

今日李善长势力单薄,文管集团格外的团结。

朱标全程皱着眉,这文官和朱重十走到一起他并不意外。

这满朝文武都是他朱标的人,不过朱重十能命令他们,朱标略有怒意!

越来越多的朝臣出来参奏李善长等淮西勋贵。

李善长参朱重十的奏折根本就说不完。

现在连八部的侍郎都有人出班参奏淮西勋贵。

宋国公冯胜、颍川侯傅友德等侯爵只能站在班位里默不作声。

谁现在也不敢出来帮李善长。

武定侯郭英、永平侯谢平等人老实的不敢抬头。

随着海关和农部的官员出来参淮西,朝堂的参奏已经达到了高潮。

户部、礼部、吏部、工部、刑部、兵部等六部官员也出班跪奏。

满朝文武,除了一些淮西勋贵与朱重十等人站立朝堂。

全都跪下去参李善长等人。

参奏之事的更是五花八门,多数都是以结党营私,图谋不轨为主。

“臣等请陛下圣裁!”

李善长吐出一口气,继续道:“陛下,辽王,损公利己,实乃国贼也。

请陛下捉拿此贼,斩立决,以正国法!”

说完,李善长匍匐在地。

朱标犯难了,此刻的他犹豫起来。

此刻的朱标根本就下不来台了。

朱重十跨步而出,跪在地上道:“陛下,按照满朝文武所奏,李善长、蓝玉、王弼、费聚、郑遇春、张温等六公侯有罪,当交有司衙门查处。”

朱标坐在上面一句话说不出来,他知道今日必定要有个结果。

心里虽然有着许多的准备,可是这话还是说不出口。

就在朱标犹豫的时候,朱元璋穿着一身便装走上大殿。

满朝文武跪迎太上皇。

朱标起身将老朱迎到了龙椅之上,他自己站在了一边。

“都起来吧,别跪着了。”

满朝文武起身,李善长怒视着上座的老朱父子。

老朱笑道:“既然满朝文武参你们几位公侯,那就交由有司衙门审查即可。”

李善长听到这话,立即怒道:“太上皇,这些人都是和太上皇出生入死的开国公侯。

陛下就如此果断?

仅凭这些人三言两语就要将这些老部下拿下?

如此武断和昏君又有什么区别?”

你可以骂老朱寡恩薄幸,不能骂他是昏君,这些年淮西这帮人没少犯法。

老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

老朱指着李善长怒道:“你们做的什么事以为别人都不知道吗?

告诉你们,一桩桩,一件件都可以杀你们全家了。

你们淮西公侯不是总以开国功勋自居?

总是以这些年的功劳苦劳要挟咱?

要挟咱的标儿?

让咱总是想着你们的功劳,苦劳?

你们犯法的时候想过大明的律法吗?”

老朱的怒吼声在乾清宫回荡着。

大明律,贪赃六十两就可以全家问斩的。

老朱已经给他们留了很多的面子。

“来人,拿下韩国公李善长,将在参的公侯全部收监!”

“朱元璋,你这昏君,你这暴君……”

朱樉等四大亲王立即化身正义使者,三拳两脚将李善长拿下。

冲进来的锦衣卫拉着李善长就向外走。

淮西勋贵没一个敢站出来说一句话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上辈子,崔岘(xiàn)是985高校汉语言文学博士。这辈子,他穿越到了古代寒门——贫困的家、怀孕的娘、年幼的哥姐、六次落榜的学渣父亲大伯、日日幻想儿子桂榜高中到癔症的祖母,和只有八岁的他。崔岘:这也太惨了吧。为改变命运,崔岘外出务工,给富家少爷做书童。但少爷是个学渣,害怕进考场,想出个馊主意:让崔岘替他参加科举。结果崔岘不仅中榜了,还‘杀’疯了。八岁开蒙,八岁作、八岁半作,九岁作……无数诗坛大家
日照前川
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
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
关于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秦快穿越大夏王朝,刚成年老爹入赘将军府,娶了巾帼女将军。他秦快一夜之间成了将军府小王爷!他反复强调过,身为气运之子,岂能贪恋嗟来之食?什么?还给他平添了五个千金姐姐?“可耻!”秦快拍案而起,“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入赘这等可耻之举……”“我看我也挺合适的!”几年后……老头子抱头惊恐,“不是,我让你做将军府女婿,你怎么还做上封狼居胥了?!”
妖人浮屠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现代青年一朝穿越,成了朱元璋孙子朱允熥。他深知伴君如伴虎,只想远离朝堂纷争,在封地安稳度日,当个富贵闲人。然而,命运却总爱捉弄人。一次朝会上,他随意发表的观点,竟让朱元璋眼前一亮,开始频繁委以重任,朱允熥由此被卷入权力的漩涡。此后,政敌朱允炆不断刁难,抛出各种棘手难题,企图让他出丑。感情路上,朱允熥想迎娶徐妙锦,却遭到徐辉祖拒绝。被逼无奈之下,他甚至想出带兵逼婚的荒
萧山说
此去直上青云路
此去直上青云路
李瑜,字子璇,原名沈大魁,四川顺庆府人,祖籍湖广黄州府,兴安二年二甲四十九名,大雍初年政治家、理财家、火器家、水利家、军事家、教育家……李瑜早年丧父,随母改嫁营山县巡检李纲,勤奋好学,乾安二十六年十六岁中举,次年会试落第,同年娶妻宁氏,兴安二年登科后任章丘知县,任职期内得鲁王赞誉。兴安六年鲁王登基,瑜迁升任右春坊右谕德,授奉训大夫,入内阁,景和元年帝赐二品金织衣,评议六部事宜,次年升太子右庶子…
卿岁岁
明末最强督师
明末最强督师
重生在大厦将倾的明末,是力挽狂澜充当救世主,还是出海远遁当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岛主呢?义父尸骨未寒,还有那即将被外人纳为妻妾的美姨娘,前世在公司内部尔虞我诈中生活的加班狗,决定在而立之年开始第二次创业了。
龙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