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话说元兴元年正月,东晋朝廷之内,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那骠骑将军司马元显,年轻气盛,胸怀大志,眼瞅着荆州刺史桓玄日益做大,心中很是不爽。
原来,这司马元显乃是晋安帝的堂弟,与桓玄素来不合,两人之间的矛盾,那可是由来已久。
一日,司马元显在朝堂之上,拍案而起,大声说道:“桓玄那厮,竟敢起兵造反,还让卢循当了永嘉太守,做他的帮凶。我意已决,定要西伐桓玄,还朝廷一个安宁!”
众大臣一听,纷纷议论,有支持的,也有担忧的。但司马元显主意已定,谁也劝不动。
且说这卢循,乃是孙恩的妹夫,生得一表人才,孙恩兵败身亡后,手下便推他做了领袖。
如今桓玄为了搞叛乱,竟把这位起义军的领袖也拉了过来,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桓玄闻讯,也不慌张,立即率领荆楚大军,浩浩荡荡地东下,誓要讨伐司马元显。
元显见状,急忙派遣镇北将军刘牢之前去抵御桓玄。
大军行至漂洲,扎下营寨。
那刘裕,英勇善战,智勇双全,被元显任命为中兵参军,参与刘牢之的军事行动。
他站在营前,望着江面波涛汹涌,心中暗自思量:“此番对峙,关乎东晋安危,我定要全力以赴。”
不日,桓玄大军压境,气势汹汹。
刘裕见状,心中焦急,对刘牢之说道:“将军,桓玄虽势大,但我军亦非弱旅。
若此时出击,定能挫其锐气。”
刘牢之闻言,眉头紧皱,心中犹豫不决。
他心想:“桓玄兵强马壮,我若贸然出击,恐有不测。”
刘裕见刘牢之犹豫不决,心中一急,连忙劝道:“将军,桓玄野心勃勃,求和只是权宜之计。
若等他站稳脚跟,我军将陷入被动。请将军三思!”
何无忌,刘牢之的外甥,亦在一旁附和道:“舅舅,刘裕兄弟所言极是,不可犹豫啊!”
然而,刘牢之心意已决,不听二人之劝,执意派儿子刘敬宣前往桓玄营中求和。
刘敬宣带着投降书,投奔桓玄的军营去了。
桓玄一见,大喜过望,立即接收了投降的刘牢之,然后带着军队进军建康。
司马元显束手无策,只能跑到东府去,任由桓玄的军队进城。
桓玄一进城,便派兵抓住了司马元显,还有他的党羽庾楷、张法顺,以及谯王尚之,一并给杀了。
桓玄让刘牢之当会稽内史,实际上是夺了他的兵权。
刘牢之这才吓了一跳,说道:“桓玄一进京城,就夺了我的兵权,我恐怕是祸在旦夕了!”
唉,后悔也来不及了。
刘敬宣见父亲如此狼狈,便劝道:“父亲,不如我们偷袭桓玄,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刘牢之摇了摇头,担忧地说:“我兵力不够,如何偷袭?”
说罢,他把刘裕叫来商量。
刘裕一听,叹了口气,说道:“将军,你后悔没听我的话,现在被桓玄给卖了。
我宁愿辞职回京口,也不忍心看着将军你孤立无援啊。”说完,转身就走。
刘牢之又把手下的官僚幕僚们都召集起来,商量着要守住江北,发布檄文讨伐桓玄。
但这些官僚幕僚们因为刘牢之反复无常,心中都有了离开的念头。
当面虽然勉强表示赞成,但等到刘牢之准备出发的时候,他们就陆续都散了。
就连何无忌也不愿意跟着刘牢之了,他和刘裕悄悄商量着该怎么办。
刘裕对他说:“我看将军这次肯定是难逃一劫了,你可以跟着我回京口。
如果桓玄能守住做臣子的本分,那我和你就不妨在他手下干事;
如果他不行,咱们再想办法除掉这个奸贼,也不晚!”
何无忌点头说好,也没跟刘牢之告别,就跟着刘裕一起回京口了。
刘牢之带着几个心腹,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军营。
然而,他心中惶恐不安,总觉得桓玄的追兵就在身后。
他一路狂奔,直至一处树林中,终于停下了脚步。
此时,刘牢之心中绝望至极。
他望着天空,长叹一声,说道:“我刘牢之一生英勇善战,却落得如此下场。罢了吧,我何不就此了断,免得受那桓玄之辱。”
说罢,他解下腰带,在一棵树上吊死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