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40章 宋军南征魏地失 彦之溃败道济战(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宋元嘉七年春天,阳光暖洋洋地洒在宋国的土地上,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树枝上也冒出了嫩绿的新芽,一片生机勃勃。

宋国的皇帝刘义隆,坐在那金碧辉煌的宫殿里,眉头皱得紧紧的,眼睛里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心里盘算着,这次一定要给魏国点颜色瞧瞧。

于是,他精心挑选了五万精兵,这些士兵个个身强力壮,训练有素,站得笔直笔直的,就像一排排挺拔的松树。

“到彦之、王仲德、竺灵秀听令!”刘义隆大声喊道。

“臣在!”三位将领齐声回应。

“朕命你们乘船进入黄河,北伐魏国,务必凯旋而归!”刘义隆语气坚定地说。

同时,刘义隆还派了骁骑将军段宏,带着八千骑兵,直奔虎牢关而去。

那虎牢关可是魏国的军事要地。

段宏领命后,立马带着骑兵风驰电掣地出发了。

豫州刺史刘德武也不甘落后,带着一万兵马,随后跟进,作为后援。

皇帝的堂弟长沙王刘义欣,也就是刘道怜的长子,也统领着三万大军,监督所有征讨的军事行动,并镇守彭城,确保后方安全无虞。

在这之前,宋国先派了殿前将军田奇出使魏国,去传达宋国的意思。

田奇站在魏国的朝堂上,恭恭敬敬地说:“河南地区,本来就是我们宋国的领土。

现在我们派兵去修复旧有的疆界,和河北地区可没关系,希望贵国不要误会。”

魏国的国君拓跋焘一听,火冒三丈,猛地一拍桌子,吼道:“我头发还没长硬的时候,就听说河南是属于我们的!

你们怎么敢来侵犯?

如果你们一定要进军,那就随便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抢走我们的河南!”

拓跋焘说完,就让田奇回去复命,然后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朝堂上,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

有人请求出兵三万,先发制人;

还有人建议诛杀在河北的流民,断绝宋军的向导。

这时,崔浩站了出来。

他摇了摇头,缓缓地说:“南方地势低洼潮湿,到了夏天河水会上涨,草木茂盛,地气蒸腾,容易引发疫病。

如果他们真的敢来,我们正好可以以逸待劳,等他们疲惫不堪的时候,再出击。

那时候秋高气爽,马匹肥壮,我们还可以就地取食,这才是万全之策!”

拓跋焘一向信任崔浩,听了他的话,就按兵不动,静静等待时机。

南方的将领们可等不及了,一再上表请求派兵支援防守。

有人还建议在漳水制造战船来抵御敌人,朝臣们都表示赞同。

“陛下,臣以为应该在漳水制造战船,这样一旦敌军来袭,我们就有备无患了。”

一位大臣恳切地说。

“嗯,此计甚妙。”皇帝点了点头。

还有人提出应该任命司马楚之、鲁轨、韩延之为将领,让他们去招抚南方的百姓。

崔浩一听,又反对说:“司马楚之等人被宋国所忌惮,现在如果我们大张旗鼓地发兵造船,说要扶持司马氏,消灭刘氏,他们一定会全国震惊,拼死抵抗。

我们这样做只是虚张声势,反而会招来实际的祸害,这不是太荒谬了吗?

况且司马楚之等人都是小才小智,只能招揽一些无赖之徒,根本不能成就大事。

这样做只会让我们陷入连绵不断的战争,有什么好处呢?”

崔浩的见解确实高人一等,拓跋焘听了也有些犹豫。

崔浩又接着说:“陛下,臣还观测了天文,发现南方发兵,实际上犯了岁忌,一定会不利。

我们国家完全可以不用担心!”

可是,拓跋焘不想违背大多数人的意见,于是命令制造三千艘战船,调动幽州以南的守军,在河上集结。

他还任命司马楚之为安南大将军,封为琅琊王,驻守颍川,准备迎战宋军。

再说宋国的右将军到彦之等人,他们从淮河进入泗水,正好遇到淮水大涨。

那河水汹涌澎湃,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奔腾不息。

他们逆流而上,船只行进得十分艰难,就像蜗牛爬一样慢。

每天只能前进十里,士兵们都累得气喘吁吁的。

从初夏到初秋,他们才慢慢腾腾地到达须昌。

这一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士兵们也都疲惫不堪。

到了须昌后,他们稍作休整,就继续沿着黄河向西进发。

到了碻磝,发现魏军已经撤走了守军,回到北方,只留下了一座空城。

“看来魏军是被我们吓跑了!”一个士兵兴奋地说。

“别大意,说不定前面还有埋伏呢。”到彦之谨慎地说。

于是,他们继续前进,到了滑台,也只看到一座空城。

到彦之心里有些犯嘀咕:“这魏军到底在搞什么鬼?

怎么一路上都不见人影?”

但是,他们也没有多想,继续向洛阳、虎牢进发。

到了那里,发现城门都大开着,没有一个魏兵。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彦之有些疑惑不解。

“将军,我看这魏军是故意撤走,想引诱我们深入呢。”一个副将提醒道。

“嗯,你说得有道理。

传令下去,全军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战!”

到彦之大声喊道。

可是,此时的宋军已经有些松懈了,毕竟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到彦之非常高兴,他张着大嘴哈哈大笑,那笑声在军营里回荡,仿佛已经预见了胜利的到来。

他命令朱修之守滑台,尹冲守虎牢,杜冀守金墉,其余的军队则像一条长龙,驻扎在灵昌津的南岸,一直延伸到潼关。

那阵势,别提多壮观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七色花
七色花
新房里,马文才骂道:“祝英台,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既然你嫁给了我,就不要再想着别的男人,原来你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真爱……”“我不懂,我不知廉耻?”祝英台辩到:“是你自己要娶我的,还来怪我?”“我又没拿刀逼你,你走吧,你根本就不...
难怪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