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59章 宗爱弑君篡权位,魏宫风云再起变(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升到半空,魏主就改变了战术。

他一声令下,冲车轰隆隆地推向了城墙。

那冲车的力量可真不小,但城墙的土既坚硬又密实,被撞下来的土块寥寥无几。

魏兵们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地往上爬。

一拨接着一拨,轮番上阵,看得人心惊胆战。

城上的臧质和沈璞分段把守,手里的长矛巨斧不停地戳、砍,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魏兵们往上爬一个,就掉下去一个,根本上不去。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已经死了好几十个。

最后,魏兵们只好灰溜溜地退了下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魏兵就是攻不下这座城,反而死了上万人。

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但那满地的尸体开始腐烂发臭,瘟疫就这么蔓延开了。

魏兵们一个个骨头酸软,精神萎靡,战斗力大减。

这时候,又探听到宋都的消息,说宋军要派水军从海上进入淮河来支援盱眙,还命令彭城截断魏军的退路。

魏主一听,知道不能再留了,赶紧下令毁掉攻城器械,向北撤退。

盱眙的守将们一看魏兵要撤,就想追上去。

沈璞拦住他们说:“咱们这里只有二三千人,能守城但不能出战。

咱们假装准备船只,像是要渡河追击的样子,魏兵一害怕,就会跑得更快,咱们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果然,魏主一听盱眙有船,吓得不行,连忙带着军队往回跑。

路过彭城都没敢停,一溜烟儿地跑了。

彭城的将佐们一看,就劝义恭出兵追击,说魏兵带着一万多俘虏,现在正是乘势夺回的好机会。

可义恭胆小怕事,就是不肯答应。、

过了一天,诏使来了,命令义恭尽全力追击魏兵。

可这时候魏兵早就跑远了,哪还追得上啊?

义恭没办法,只好派司马檀和之去萧城走了一趟,算是奉了诏命行事。

檀和之一路上也没见到魏兵的影子,只看见一堆堆的尸体,断头断足的,惨不忍睹。

走着走着,就碰上了从魏军逃回来的程天祚。

程天祚一说起来,那眼泪就止不住地流。

他说:“南中被掠走的那些百姓,都被魏兵给屠了。

年轻力壮的都被斩了头、砍了脚,婴儿们被穿在槊上,魏兵还拿着槊盘舞取乐。

所经过的郡县,一片荒芜,连春燕都吓得飞回林子里筑巢了,真是惨啊!”

这事儿一传开,太尉江夏王义恭、徐州刺史武陵王骏因为御敌无功,都受到了谴责。

义恭被降为了骠骑将军,骏被降为了北中郎将。

青、冀刺史萧斌,将军王玄谟也被免了官。

这一场宋、魏之间的争斗,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都遭到了破坏。

元嘉初年的政治清明和繁荣,也从此开始渐渐衰败。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兵是祸事的开头,最后往往也会带来凶险的结局。

过了这么一两年,南边和北边都发生了大事,让人意想不到。

南边是宋国内部开始动荡不安,各种矛盾都冒了出来。

北边呢,魏宫里的变故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魏主焘一路风尘仆仆,终于跑回了平城。

他心中满是欢喜,这次出征大获全胜,不仅拓展了疆土,还带回了五万多降民。

一进城,他就直奔宗庙,告祭先祖,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随后,他改元为正平,寓意着新的开始,希望国家能在他的治理下更加繁荣昌盛。

那五万多降民,魏主焘也没有亏待他们。

他把他们分到了京城附近,让他们安居乐业,成为魏国的新子民。

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魏主的仁德,也增强了魏国的国力。

说起魏国的强盛,就不得不提到崔浩。

在拓跋嗣和拓跋焘两朝,崔浩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博学多才,精通历史,一直负责修撰国史。

他和崔允等人,多年如一日,埋头苦干,终于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

魏主焘曾叮嘱他们:“修史一定要实录,不要隐瞒。”

崔浩谨记在心,他把魏主先世的事情,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一五一十地写了下来。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涉及皇家的隐私和尊严。

但崔浩却毫无畏惧,坚持原则。

着作令史闵湛、郗标两人,一向巧言令色,善于奉承。

他们见崔浩修史如此认真,就极力奉承他,还劝他把修好的史书刻石公示,让天下人都知道。

崔浩听了他们的话,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就照做了。

于是,北魏祖宗的事情,无论好坏,都被刻在了石碑上,立在了显眼的地方。

太子晃此时掌管着朝政,他手下有四大臣辅佐,崔浩就是其中的头一个。

崔浩直言无隐,深得太子的敬重,权势也越来越大。

还有个叫古弼的,头尖似笔,忠厚质直,魏主焘都叫他“笔头公”。

这古弼也是个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从不拐弯抹角。

然而,崔浩虽然才华横溢,却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事皆任性,不避嫌疑。

他做事情往往只凭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不管别人怎么看,也不在乎会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和构陷。

中书侍郎高允早就为崔浩担忧了,他多次提醒崔浩要小心行事。

但崔浩却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

“崔浩啊崔浩,你这样做迟早会出事的。”高允忧心忡忡地说。

“高允,你别太担心了。我做事自有分寸。”崔浩却不以为然。

果然,没过多久,谗言就四起。

有人向魏主焘告发崔浩修史时泄露了皇家机密,还说他与太子晃勾结,图谋不轨。

魏主焘一听,大怒不已,立即下令将崔浩逮捕入狱。

高允也受到了牵连,因为他和崔浩关系密切,曾经一起修撰国史。

太子晃得知消息后,急忙召高允进宫。“高允,你可知此事?”太子晃一脸焦急。

高允心中虽然害怕,但还是镇定自若地回答:“臣知此事,但臣所说的都是实话。”

“那你可有何对策?”太子晃问道。

“臣只能实话实说,听天由命了。”高允无奈地摇了摇头。

太子晃想救高允,就教他如何应对魏主焘的质问。

高允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一见魏主焘,高允就跪倒在地,磕了个头。

魏主焘冷冷地看着他,问道:“你可知罪?”

高允答道:“臣知罪,但臣所说的都是实话。”

魏主焘一愣,问道:“你何罪之有?”

高允说:“臣与崔浩共着国史,太祖记是邓渊所作,先帝记和今上记是臣与崔浩共着,但臣写得更多。”

魏主焘一听,大怒道:“你为何如此说?难道是想推卸责任吗?”

高允不慌不忙地说:“臣不敢推卸责任,臣只是实话实说。

臣知道崔浩主持修史,臣只是辅助他而已。

但臣所说的都是实话,没有半句虚言。”

魏主焘听了高允的话,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了一些。

他看得出来,高允是个直臣,敢于说真话。

于是,他问道:“那太子为何为你开脱?”

高允答道:“太子殿下是臣的恩主,臣自然感激不尽。

但臣所说的都是实话,与太子无关。”

魏主焘点了点头,对高允说:“你是个直臣,我饶你不死。”

说完,他就让高允退下了。

随后,魏主焘又召见了崔浩。

崔浩一见魏主焘,就惊惶失措,不敢答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
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
关于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嬴辙意外穿越大秦世界,竟成了祖龙第九子,本就身处这风云变幻的大秦,身份已然不凡,然而更奇特的是,还有一只旅行青蛙伴随着他一同而来,就此成了他独一无二的金手指。这只小蛙崽可不简单,每次踏上旅行,都能凭借神奇的能力穿梭于各个位面世界,然后给嬴辙带回各种各样令人惊叹的东西。一会儿是神话传说里才有的,那蟠桃据说吃了能延年益寿、增长功力,可谓是仙家至宝;一会儿又带回了江湖中令人
自然之美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赵瑞意外穿越大宋嘉定年间,成了理宗皇帝赵昀的亲弟弟赵与芮。而距离自家老哥登上皇位还有十一年。根据历史记载,自己不仅能封王享受荣华富贵,还能寿至八十,就连自己的儿子、孙子也都是未来的皇帝,人生可谓臻至圆满。但彼时的大宋,早已风雨飘摇,国祚将倾,而自己也将成为大宋走向灭亡的历史见证者。是选择国破家亡,郁居异乡十一年而至寿寝,还是重整山河,为大宋延续国祚?纵使前路艰难险
桃花仙人儿
游戏王:这年头职高都这么卷了?
游戏王:这年头职高都这么卷了?
关于游戏王:这年头职高都这么卷了?:秦游木,一名普通的准高中生。意外被高空坠物砸中,被扔到了游戏王GX的时代,主线任务是成为顶流决斗者。俗话说得好,既来之则安之。来到新的世界,也要健全地生活下去啊!那么问题来了,决斗怪兽是啥呀?本文RD卡大量出现,介意慎入!!!(想要尽量写得有动画的感觉~~)
叠叠乐
凹凸世界之无解命题
凹凸世界之无解命题
关于凹凸世界之无解命题:高考失利的我意外穿越进了凹凸世界,为了逃避高考失败,我决定留在凹凸世界,可是即使我遇到了像格瑞一样靠谱、紫堂一样温柔的队友,却没有找到和金一样的打开方式。凹凸大赛并非一帆风顺,我们没有逆天的技能和背景,即使知道剧本也对许多事情无能为力,努力在大赛中挣扎的我更多去见证了普通人和npc的故事。我阴差阳错触碰到了一段本不该留存的记录,好像留在大赛不再是为了逃避现实那么简单了……
有没有地缝
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
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
关于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汉灵帝刘宏驾崩,天子刘辩年幼,大将军何进掌管禁军、北军、西园军,何太后垂帘听政,何氏一族,权势滔天。大将军何进为了架空何太后,准备学习吕不韦给何太后送去男宠,使她沉迷男色。恰好刘海莫明穿越到汉末,被何进所擒,顺势就将他献于何太后。本以为可以借助何太后走上人生巅峰,没想到何进竟被十常侍玩儿死,董卓趁乱入京,从此乱世便拉开了序幕……
布丁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