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38章 淮水崩堤吞社稷 魏宫喋血起烽烟(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不久到了秋天,淮水暴涨,浊浪滔天。

梁堰年久失修,哪经得起这般冲击?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堤坝崩溃,声如雷鸣,震得三百里内人心惶惶。

洪水如猛兽般扑向沿岸,城戍、村落瞬间被吞没。

十余万军民,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便被卷入滚滚洪流,尸骨无存。

消息传至洛阳,胡太后竟抚掌大笑:“好!李平果然没让哀家失望!”

当即重赏李平,又下令任城王停止进兵。

而此时的建康城内,梁主萧衍却是另一番心境。

他呆坐殿中,面色灰败,喃喃自语:“耗费无数钱粮,死了这么多人,竟落得这般结局……”

身旁近臣劝慰道:“陛下,天灾非人力可抗,还请宽心。”

萧衍苦笑:“宽心?朕如何宽心?”

自此,他愈发沉迷佛教,甚至下了一道荒唐诏令——宗庙祭祀,不得再用牲牢,只准以蔬果供奉。

朝野哗然,大臣们纷纷进谏:“陛下,祖宗之礼不可废啊!

若不用牲,岂非断了血食?”

萧衍却固执己见:“杀生有违佛理,朕心意已决。”

有人提议:“不如以大脯代牛?”

萧衍摇头:“不必。”

他竟命人用面捏成牲像,以饼代脯。

群臣面面相觑,心中暗叹:“这真是舍大就小,轻重不分了!”

一日,尚书令沈约入宫,见萧衍正闭目诵经,忍不住劝道:“陛下,国事为重,佛事次之啊。”

萧衍睁眼,淡淡道:“朕修佛,正是为了天下苍生。”

沈约无奈:“可如今淮水溃堤,百姓流离,朝廷若再不作为……”

萧衍打断他:“朕已命人赈灾,你且退下。”

沈约欲言又止,最终叹息离去。

另一边,临川王萧宏自洛阳逃归后,不仅未受责罚,反而加官司徒,依旧逍遥。

他府中侍女数百,个个姿容绝丽,尤其妾室吴氏,更是国色天香,宠冠后庭。

萧宏的弟弟法寿,仗着兄长权势,横行霸道。

某日,他当街杀人,尸家哭诉至官府,可法寿早躲进萧宏府中,官吏谁敢去搜?

事情闹到梁主耳中,萧衍这才下令:“将法寿交出来!”

法寿被押至殿前,萧宏急忙求情:“陛下,臣弟年少无知,饶他一命吧!”

萧衍冷脸道:“杀人偿命,国法难容。”

法寿最终伏诛。

南台御史趁机上奏:“临川王包庇凶犯,理应免官削爵!”

萧衍提笔批阅,眼中含泪:“爱宏是兄弟私情,免宏是朝廷王法……准奏。”

萧宏被罢官归府,可没过多久,梁主又恢复了他的司徒之位。

这位王爷依旧醉生梦死,奢靡无度。

淮水一场洪灾,朝廷上下却各怀心思——胡太后幸灾乐祸,梁主消极避世,萧宏荒淫如故。

乱象丛生,南梁的气数,似乎也在这一片混沌中,渐渐消磨殆尽。

天监十七年,梁武帝萧衍正打算去光宅寺上香,忽然有人密报:“陛下,都城有人要造反!”

萧衍眉头一皱,立刻下令搜查。

果然,在一条船上抓到了一个刺客。

一审问,刺客招了:“是临川王萧宏派我来的。”

萧衍脸色一沉,立刻召萧宏进宫。

“宏弟啊……”

萧衍叹了口气,眼中含泪,“论才干,我胜过你百倍。

可即便如此,我坐在这个位置上,还时常担心江山不稳。

你怎么敢有这种心思?”

萧宏“扑通”跪下,连连磕头:“皇兄明鉴!绝无此事!绝无此事!”

萧衍盯着他,缓缓道:“周公诛管蔡,汉文帝废济北、淮南二王,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我念在兄弟之情,才一再宽容你,可你竟不知感恩?”

萧宏额头抵地,不敢抬头。

最终,萧衍还是心软了,只是免了萧宏的官职,让他回家反省。

然而,没过多久,又有人密报:“陛下,临川王私藏铠甲兵器,恐怕图谋不轨!”

萧衍眼神一冷,决定亲自去探探虚实。

他带着一桌丰盛的酒菜,来到萧宏府上,笑道:“阿六,今日咱们兄弟好好喝一杯。”

萧宏勉强挤出笑容:“皇兄驾临,臣弟荣幸之至。”

酒过三巡,萧衍忽然起身:“宏弟,带朕看看你的后堂吧。”

萧宏脸色骤变,但不敢违抗,只得引路。

后堂三十多间屋子,每间都贴着封条。萧衍瞥了一眼萧宏,见他神色慌张,心中更加怀疑。

“佗卿,打开看看。”萧衍对随行的校尉邱佗卿下令。

一间间屋子被打开,里面堆满了铜钱——百万一聚,贴着黄签;

千万一库,贴着紫签。

萧衍和邱佗卿数了数,三十多间屋子,竟有三亿多钱!

还有几间屋子,堆满了布匹、丝绸、漆器、蜜蜡、朱砂……琳琅满目,数都数不清。

萧宏冷汗直冒,生怕皇兄大怒。

谁知,萧衍忽然笑了:“阿六,你这日子过得不错啊!”

萧宏一愣,结结巴巴道:“臣、臣弟只是……积攒些家用……”

萧衍拍拍他的肩,语气轻松:“朕还以为你要造反呢,原来只是爱财。”

当晚,萧衍喝得尽兴,直到深夜才回宫。

经过这次检查,他彻底放心了——萧宏贪财是真,但没胆子造反。

于是,没过多久,萧宏的官职又恢复了。

梁武帝的次子豫章王萧综,是个才思敏捷的人。

他看不惯皇叔萧宏贪财无度,便模仿晋代王褒的《钱神论》,写了一篇《钱愚论》来讽刺他。

文章辛辣犀利,把萧宏爱财如命的丑态写得淋漓尽致。

梁武帝知道后,立刻召见萧综,皱眉道:“你这文章太过刻薄,速速销毁,免得伤了宗室和气。”

萧综却笑道:“父皇,文章既已写出,如何能收得回来?

只怕此刻早已传遍京城了。”

果然,没过多久,《钱愚论》便在朝野间流传开来。

萧宏读了,又羞又恼,恨得咬牙切齿。

他勉强收敛了几日,可贪财的性子哪能轻易改掉?

没过多久,他又故态复萌,甚至变本加厉,最终闹出一桩违背人伦的大案。

——说来也是梁武帝太过纵容,一味袒护亲族,才让萧宏越发肆无忌惮。

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与此同时,北魏的胡太后临朝称制已有五年。

她生活奢靡,挥金如土,赏赐左右毫不吝啬,动辄千万钱。

她还热衷于修建佛寺,下令在洛阳内外广建寺庙,一座比一座宏伟。

她甚至派遣使者宋云和僧人慧生等人,远赴西域求取佛经。

一行人跋涉四千里,翻越赤巅,才走出北魏国境。

又历经两年艰辛,终于抵达乾罗国,带回佛经一百七十部。

胡太后大喜,立刻下令在各大佛寺供奉,并设斋施僧,耗费无数金银。

朝中权贵见状,纷纷效仿,争相在洛阳修建寺庙,互相攀比,奢靡之风愈演愈烈。

当时,北魏最富有的当属高阳王元雍,他的财富堪称全国之首。

可河间王元琛不服气,他是文成帝拓跋浚的孙子,家底同样丰厚。

一次宴会上,元琛得意地对众人说道:“诸位可曾见过我的马厩?

里面养了十几匹骏马,马槽全是纯银打造!”

宾客们惊叹不已,有人问道:“王爷的马厩,想必装饰也极尽奢华吧?”

元琛大笑:“那是自然!

窗户上镶着金龙吐旆,玉凤衔铃,连马鞍都是金丝编织的。”

说罢,他又命人取来宴饮的器具——水晶杯、玛瑙碗、赤玉酒卮,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元琛举杯豪饮,醉醺醺地说道:“我这辈子,不恨见不到西晋巨富石崇,只恨石崇见不到我这般富贵!”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很快,这句话便传遍洛阳,成为当时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天地间的财富,百姓缴纳的赋税,都是有定数的,不会凭空增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七色花
七色花
新房里,马文才骂道:“祝英台,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既然你嫁给了我,就不要再想着别的男人,原来你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真爱……”“我不懂,我不知廉耻?”祝英台辩到:“是你自己要娶我的,还来怪我?”“我又没拿刀逼你,你走吧,你根本就不...
难怪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