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王,辅政王!

第136章 哈达之死(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老子是王,辅政王!》最新章节。

哈达冷声说道:“哼!你把我当成三岁小孩吓唬?”

“我们北戎幅员辽阔,你们靖朝的战线根本就拉不到那么长。”

“你们要是敢深入北戎,我们北戎绝对会让你们有来无回!”

萧玦冷笑:“无知的蠢货,时代已经变了。”

“今时不同往日,我们靖朝要想灭掉你们北戎,只是抬抬手的事情。”

苏良翰开口说道:“萧玦,不要跟他废话了。”

“速速杀了他,继续攻城!”

萧玦听了,点头道:“是,苏帅。”

听到这话,哈达心头一沉。

看来眼前这三大军是铁了心的要杀他啊!

这跟他原本设想的根本就不一样啊!

以前他们北戎跟靖朝作战,如果有大将被俘虏的话,都不会有生命危险。

因为靖朝的人要把他们送回京城,用他们来宣扬靖朝的军队有多么多么的英勇,多么多么的强大。

一通游行下来之后,就会把他们关在大牢里。

最后他们北戎王庭还可以派使者前往北戎交涉,通过各种利益将被俘虏的将领赎回去。

为什么别的将领被俘虏都有这样的特权,到了他这里就没了???

萧玦冲着身旁的两个亲兵点了点头。

两个亲兵立刻上前,一左一右的架起哈达,把他拖向远处。

“就算你们杀了我,北戎也依旧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我,北戎的勇士你们是杀不——嘭!”

哈达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个靖朝士兵一脚踹跪在了地上。

“给老子跪下!”

“脖子伸出来一点,别到时候一刀砍不掉,徒增痛苦!”

靖朝士兵冷声道。

哈达想到因为动手的人手法不利索,脖子只被砍了一半,另一半还连在身体上的那种场景,顿时就是心头一颤。

他嘴上说着不怕死,可真要是面临死亡的这一刻,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

“兄兄,兄弟。,打个商量,你跟你们大帅说,我愿意臣服于你们靖朝,让他别杀我?”哈达终究还是怂了。

那靖朝士兵听了,一脸的轻蔑:“哼!还真以为你会是条汉子呢。”

哈达说道:“怎么样兄弟,以我的能力,绝对能够帮你们靖朝带出一支精锐铁骑出来!”

那靖朝士兵冷笑,大声说道:“什么?临死之前还敢嘴硬!?!”

“你真以为老子手里的大刀不锋利吗?”

哈达一脸错愕的盯着那靖朝士兵:我,我现在看起来像是很嘴硬的样子吗?

在哈达的注视下,那靖朝士兵挥舞着手里的大刀,猛然朝他的脖子砍来。

大刀的影子在他的眼中极速放大。

“噗!”

大刀砍在哈达的脖子上,也不知道是那靖朝士兵故意的缘故,还是因为刀真的不锋利。

第一刀居然没能一刀把他砍死……

剧烈的痛苦传入痛感神经,哈达的面容瞬间变得狰狞起来。

“啊?不好意思,刚才手滑了。重来重来,这次一定能行!”

靖朝士兵一脸歉意的对着哈达说道!

哈达:“******”

靖朝士兵脸色一冷,又是一刀砍下:

“嘭!”

这一刀偏了几分角度,刀身镶嵌在了哈达的锁骨上。

哈达脸上的痛苦之色越发的浓郁了。

“咳咳咳……”哈达剧烈咳嗽,每咳嗽一下,嘴里就会流淌出一滩鲜血,扯动伤口,也就越痛苦。

“给,给我一个干脆……的死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关于反攻从野人山开始!:2025年的青年,一次意外,魂穿到了一名远征军军官身上,一个莫名其妙的系统空间!一段血与火的抗战史!一段在异国他乡带领华夏遗民崛、起反攻日本本土,最终实现富士山头扬汉旗的历史夙愿!
酱油狂徒
火影:当晓组织打团之后
火影:当晓组织打团之后
魂穿长门,第一件事便是改变整个组织格局。“好话不说二遍,组织成员不得单独行动,从今天开始全部打团!“忍界只有一个组织,那便是晓组织!壳组织那种废物组织,我们要让他们知道第一天团的实力!此后,长门便带着“老弱病残组织一路蜕变....
秋雨朦胧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秦墨作为一个毕业两年的社畜。碌碌无为,还被前女友给踹了,就当他感到老天不公的时候。却意外获得了一个可以回到古代的系统。凭借系统,他可以操控历朝历代的自家老祖宗,从而建功立业,缔造不朽世家!从三国争霸到安史之乱。从靖康之耻到蒙古铁骑……自此,华夏的历史上,多了一个无比耀眼的传奇世家!他曾扶乾坤于即倒,挽大夏于将倾!他曾居庙堂之高,也曾处江湖之远!他便是秦家的老祖宗!有历史学家惊叹:“一步秦家书,半
古董小生
知否重生之卫小娘逆天改命
知否重生之卫小娘逆天改命
卫恕意,盛明兰生母。知书识礼,但性子寡淡,不愿与人相争,最终落了个一尸两命,血崩而亡的结局……宋婉凝,本是一名导游,因一次极端天气被雷电卷入,时空错乱之下穿越重生了。清醒独立,坚毅果断的她,决定凭借自己现代知识和能力,去改写一个新的人生……
山明踏雾
带着武库回明末
带着武库回明末
关于带着武库回明末:永历十六年,吴三桂的弓弦绞碎了大明最后的气运。穿越成李定国的历史系学生李鸣,在滇省边境的丛林激活
唐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