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左道重生从死鱼正口开始》最新章节。
忽闻禁卫直入中庭,宣旨声朗朗响起。
“……东夷新附,夷情不稳,边陲实边事关国本。特擢中大夫费仲,加侍御史衔,代王上巡视东夷,督查移民安顿、屯田筑城事宜,钦此。”
费仲跪在地上,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
东夷边陲?那是闻太师大军,正在与蛮族血战的凶险之地,瘴疠横行,路途遥远!
这“巡视”看似升迁,实同流放!他抬头想窥探宣旨禁卫的神色,却只对上一双冰冷无情的眸子。
所有求情或打探的话都被堵在喉间,只能叩首谢恩,声音干涩:“臣……领旨,谢王上隆恩!”
几乎同一时间,另一队禁卫抵达尤浑府邸。
“……王室宗庙修缮,需南方百年神木为梁,特命中大夫尤浑,为督木使,即刻前往南疆瘴疠之地,督办采伐运输,事关宗庙不得有误,钦此。”
尤浑闻言,手中把玩的玉璧差点跌落在地。
南疆瘴疠之地!这一去,山高水远,凶多吉少,几乎断绝了再回朝歌权力中心的可能!
为什么?王上前几日不是还信任自己吗?这便是传言中的伴君如伴虎!
他脸色煞白,冷汗涔涔,却不敢有丝毫违逆,颤声道:“臣……遵旨。”
不过半日,这两位列席朝堂、昔日权势熏天的佞幸之臣,便在无声无息中被剥夺了权柄,“荣升”至足以让他们消失的遥远之地。
与此相对的,是另一番景象。
王叔比干刚回到府邸,宣旨禁卫便已抵达。
旨意明确:“授王叔比干,监察大夫之职,赐王杖,允其监察朝歌内外百吏,整肃纲纪,凡有贪渎枉法、怠政害民者,无论爵位高低,皆可直奏于王上!”
比干接过旨意,手微微颤抖。
这不是虚衔,而是真正的实权,是赋予他匡正朝局的利剑!他望向王宫方向,眼中闪过激动欣慰的光芒。
老臣商容被委以“总领礼制教化,主持诸侯往来”的重任,宗室箕子、梅伯等贤臣也纷纷被授予具体政务大权。
一套精准而迅速的人事更替,在几乎未引起朝局剧烈震荡的情况下,悄然完成。
核心权柄从宵小之手,平稳移交至忠直贤能之臣手中。
当日下午,闻仲太师应密诏入宫。
深宫偏殿,烛火摇曳,重帘低垂隔绝了外界喧嚣。殿内唯有二人——王座上的陈风,与阶下肃立的闻仲太师。
陈风率先打破沉默,声线平稳:"太师,东夷之战关乎社稷存续,孤深知之,然内政积弊非一日可除,对外征伐,国之干城,孤尽托于太师。"
他执起案几上那枚玄鸟兵符,递向闻仲。
"此前粮草军械输送屡有延误,自今日起绝不容再现!孤已严令有司,太师所需一应军资优先供给,若有短缺,严惩不贷!"
随即声调转沉,带着果断与信任:"东夷战事凡军务调度,皆由太师临机处置,不必事事奏报,朝中若有任何人,敢再延误军机――"
陈风手落在桌案那柄古朴青铜剑上,剑身"殷商御伐"的铭文在烛火下流转:"太师可持此剑,先斩后奏!"
闻仲太师虬髯微颤,面容难掩震动。他未曾预料王上,竟对自己如此毫无保留的信重。
接着,话锋一转:"太师劳苦功高,不仅为国征战,更为大商维系着与截教的善缘,此诚乃社稷之幸。"
闻仲神色微动,不知道王上是什么意思,只能静待下文。
"太师有所不知,孤近日屡得异梦,甚是惊心。
梦中见得朝歌城破,宗庙倾颓,那西岐姬发小儿竟与八百诸侯会盟于孟津,旌旗蔽日,刀兵直指王畿。
更有诸多形貌诡谲之士混迹军中,呼风唤雨,驱策鬼神,非凡力所能抗衡。
西伯侯姬昌虽表面臣服,然其子野心勃勃,恐非久居人下之辈。
思及此,孤夜不能寐,深感世间兴衰,未必尽由人意,恐有神圣暗中操纵,借人间纷争达成不可告人之目的。"
闻仲闻言,眉峰骤然锁紧,额间那道神目神光迸现!
他虬髯戟张,周身气势勃发,震得殿中烛火都为之一暗。
“岂有此理!”老太师声若洪钟,怒意沛然。
“西岐姬氏安敢欺天!那些藏头露尾干预人间兴衰的魑魅魍魉,竟敢将主意打到成汤社稷头上!
王上放心,只要老臣有一口气在,绝不容许此等祸事发生!”
陈风微微颔首,对于这位曾经在绝龙岭战死的太史,他是无条件信任的,于是继续道:“值此隐忧浮现之际,孤思忖,当使我大商与截教之谊,更为稳固。
孤愿以人王之尊立誓:若得截教鼎力相助,共渡时艰,则愿尊截教为护国圣教!
朝歌周边灵山福地,尽可划归截教兴建道场,传播道统。
凡大商境内国家祭祀,皆可奉截教仙真,允其受人间香火绵延道统。”
闻仲胸中怒火稍平,一股热流涌上心头,他岂能不知这其中分量?
这绝非空口许诺,而是将大商国运与截教道统,彻底绑定的实利!灵山道场、人间香火,这正是师尊为万千门徒所谋求的万世基业!
王上此举,非为利用,乃是真正看到了双方休戚与共的前景。
他再无犹豫后退一步,甲胄铿锵作响,单膝跪地,抱拳朗声道:“王上圣明!此策乃固国安邦、光大道统之万全良策!
老臣深知师尊亦早有此意!王上信重,老臣感激涕零!闻仲在此立誓,东夷不平,边患不靖,老臣绝不回朝!
待战事稍定,老臣即刻亲上金鳌岛,面谒师尊,必将王上此番厚意,与共抗天命的决心,原原本本呈报圣人!”
此刻,闻仲心中热血沸腾。他不仅是殷商的太师,更是能为截教争取万世基业、同时扞卫成汤江山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