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赶海1979,海洋成为我的后花园》最新章节。
车头系着的大红花在风中翻飞,车斗里堆满印着“特区建设急需物资”的木箱,最显眼处还贴着手写标语:“有人才,才有未来!”
司机们探出身子,笑着朝两人吹口哨,那欢快的调子混着蝉鸣,在深圳闷热的空气里晕染开来。
陈暮深吸一口气。
这阵仗,那是完全将自己给架起来啊。
这以后,鹏城有什么问题,找到自己这,自己能推脱吗?
不行啊。
不然,那还不被人戳脊梁骨啊。
“陈暮村长,你这可是最高规格了啊。”一旁的沈婉钧打趣。
陈暮白眼。
沈婉钧捂嘴咯咯地笑。
而当陈暮回到渔民村,这边见到陈暮回来,虽然也是热情洋溢的上前嘘寒问暖,但是却没有鹏城大领导给弄的那一台高规格的接待仪式那么让人窒息。
当然了,很多人是喜欢鹏城大领导那种接待仪式感的。
那种自己被万民簇拥的感觉,很多人喜欢。
但陈暮真不喜欢。
太别扭了。
或许,自己就不是那种能混官场的人吧。
陈暮撇撇嘴。
可惜,陈暮好不容易回家,还没歇息呢,苏念之找上门。
“村长,现在所有设计图已经划归好了。你之前找的几个建筑方面的人才,已经到了。现在我们前期准备已经全部弄好了。就等钱开工了。你和沈婉钧都不在,这钱可是一分钱都批不出来。”苏念之一脸焦急,“如果你不快点批钱下来,今年过年前,可是很多项目完不成预期目标啊。”
这一次修建的东西比较多。
苏念之是打算多管齐下。
罐头厂,学校,医院和公寓楼,一起开工。
所以,这一次将会召集大约2000人同时开工。
整个鹏城,会在未来1-2年内,极为热闹。
之所以那么急,也是源于这些都是必须品。
也就是必须修建的功能设施。
罐头厂不用说,关系到未来渔民村老小的收入。
学校,那就更重要了。
所以学生的就学教育培训,关系到他们的未来。
医院,那也不用说了。
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医院。
至于公寓楼,现在村民居住环境太差。
虽然居民没说什么,但是在陈暮保证不缺钱的情况下,那也要尽快修建起来。
尤其,苏念之规划中,渔民村现在的那片地,占地不大,仅仅只有0.2平方公里,但是却是极为重要的未来度假村的资源。
靠近海边,门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资源,就是陈暮计划中,度假圣地的核心资源。
而现在,村民们是一点都不爱惜。
虽然卫生环境,现在村里很好了。
但是,对环境的硬性破坏,村民们可是不爱惜的。
苏念之心疼啊。
但没办法。
大家就生活在这,住在这,打小在这里长大,那就是和在家里一样。
你让人在家里,还蹩手蹩脚的,谁都不乐意。
所以,苏念之就干脆一起修好了。
反正,公寓也的确是刚需。
陈暮点点头。
这几个一起修,陈暮是赞同的。
要按照正常历史发展,这一步发展起来,起码90年代了。
还得是90年代中期。
那还有十几年呢。
陈暮可等不了那么久。
尤其,对于公寓,陈暮是有想法的。
那就是大平层。
穿越前,陈暮就一个应届毕业生而已。
没有资格住海景房,更没资格住大平层。
至于大平层的海景房,那就更别想了。
这穿越过来,自己怎么也要尝试一下啊。
而且,还得是最高层,那种带超级大露台,和大泳池的那种。
这些,陈暮可都是跟苏念之说了。
苏念之在规划搞设计图时,也都考虑进去了。
剩下的就是修建了。
当然,主要是要钱。
有钱,什么都好说。
至于说,先让工人开工,这个是可以的。
毕竟拿工钱,那最快也要一周一结。
有的工地,还压工资。
平常发点生活费,然后是一个季度一结,甚至半年,一年一结。
这也是后来,90年代中后期,为何出现那么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情。
当然,渔民村这边绝对不会。
可是工钱不用立刻给,但是那些材料钱,你得给啊。
还有那些租用设备的钱,你要给吧。
这个总不能不给钱吧。
这些,在后世,那都是拖欠着。等我工期结束了一起给。
或者说,我先给一部分,然后中期给一部分,最后工期结束了,结尾款。
这是后世惯用的套路。
然后,也成为了三角债务的来源。
但这年头,没人这样做。
大家都是拿东西提前给钱,没有后世那种玩法。
苏念之,现在就等钱去给供货商和设备商给钱呢!
后世那一套三角债的套路,苏念之可不会,也不会。
“我明天,就去找大领导弄贷款!”陈暮做出保证,“保证快的话,三天内资金到账。慢的话,一周。我这就让沈会计去批资金。现在村里手头资金还有不少,先全面开工了。”
这种三角债的套路,陈暮也出不屑一顾的。
你想要赚钱,甚至骗钱,也不要去骗底层的。
底层人就是靠那么一点钱维持生计。
那是他们活着的希望。
这都骗走了,那就太无耻了。
第二天一大早,陈暮并没有立刻去拜访大领导。
而是去找了四大行。
缺钱,就找银行。
陈暮在鹏城,现在大小也是一个名人了。
尤其昨天大领导那么高规格的接机,那能不说鹏城新闻吗?
这银行的人,那自然是极为敏锐的。
所以,陈暮今天压根就不打算去找大领导,消耗这次所赚下的人情。
不就是借贷嘛,不至于让大领导出面。
除非是一开始就打算不还钱了,还要高额贷款,否则这样的人情犯不着消耗掉。
陈暮是依次拜访了四大行。
这年头,借贷还是比较少的。
而且主要是国企方面。
私人方面,借贷相当少。
毕竟过去都不怎么允许私人做生意。
小摊小贩卖早点这些,那也用不着贷款。
哪怕现在是特区了,个人借贷情况依然比较少。
至于说,开口就是1个亿的借贷,就更是罕见了。
四大行领导都惊呆了。
这也太多钱了。
1个亿啊。
居然有人敢借贷一个亿。
这什么概念啊!
在算尽鹏城市区工资也不过刚刚破百,内地都在三十左右时,陈暮开口就是一个亿。
这着实将四大行的领导都吓傻了。
这什么概念啊,1个亿。
那是多少钱啊。
现在可是没有100元的,最大的不过是50,而主要流通最大面值则是10元。
1个亿,那是多少张?
1000万张!
想想这个数字,就让人头晕目眩。
虽然现在鹏城大基建,几十亿都已经砸进去了。
但那是整个鹏城市的盘子。
你一个小渔村,要1个亿,你这花的完吗?
你这是不是欠考虑了?
1000万行不行?
“不行!”陈暮直接拒绝,“1个亿,五年期。根据目前国家政策,我可以享受免息贷款。”陈暮开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