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七百六十章 上映(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择日走红》最新章节。

“不,不用。”万人亥马上摇头,“你和商老师的角色,第一部已经定型了,突然改头换面很奇怪,事实上,我也很抱歉,第二部的基调对你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第一部你们两个角色的整体基调是壮烈而沉郁的,到这一部,你心中有着阴影,无法释怀,而商永周大仇虽然得报,但遗憾也永远在心里,这样的底色,不能让你们去主动做修改。不过,贾龙老师的角色一登场后,剧本里面就写得很清楚了,他本身浑不吝又满口胡说八道的风格,会不断地冲淡你们两个人身上从第一部带来的沉重气息,你们这个时候稍微做一点第一部的保留,不那么快地被他同化感染,那种对立,其实反而会给出更好的喜剧效果。”

“至于其他的角色,也是一样的。”万人亥说,“我希望大家千万不要以第一部的印象,来约束你们的表演,你们是全新的人物,也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观背景,这是对第一部世界观的拓展,你们应该要演出这个世界观的庞大和丰富出来,要跟第一部不一样。”

刘贺点了点头,说:“我这个副城主,满肚子阴谋诡计,但外在的呈现就是一个城主的舔狗,最主要的底色是,我空有野心,却只有小聪明,本质是愚蠢的。”

“对。”万人亥点头,说:“刘老师,我就是希望你这个角色能呈现出这样的特质。”

“那其实我就比较标签化了,我就是一个实力强大但呈现的外在是一个很憨厚的人。”程石砚说,“嗯,我自己还想再加一个小设定,会让这个角色更讨喜一点。”

“什么小设定?”万人亥问。

“女儿奴。”

“这个可以。”万人亥马上眼睛一亮,“加得好。”

……

这就是《焚火2》的创作氛围。

虽然是一个商业特效大片,故事结构本身也比较普通,但是每个演员都在努力地在这个框架下,用自己的方式,给人物、给电影增加光彩,让故事的逻辑更自洽。

其实,任何一部电影的剧情,要想挑刺的话,都一定可以挑出刺来。

但是,演员是可以用自己的表演去赋予角色魅力,赋予角色滤镜,让观众下意识地忽略那些BUG的。

比如《无名之辈》里的任素汐。

一个正常的瘫痪之人,其实是不可能像她那样说话的,但剧本就这么要求的,而且,她如果不能以那样的形式呈现的话,她这个角色就没法儿演了——人物功能完不成。

事实上,任素汐的表演却让每一人都相信了她的角色,忽略了客观上的问题,发自内心地为她感到心疼。

另一方面,章宇和潘斌龙饰演的抢劫犯也是。本质上,他们两个人的表演,是一种戏剧化的表演,而不是真实的表演,尤其是上药那一段——

可是,演员信念感够强,演得够到位,那么让人爆笑的一个段落,回想起来,竟然会让人觉得如现实主义一般的真实。

这是表演的功力。

这也是表演的作用。

《焚火2》里,其实就是需要演员们给出这样的表演。

-

事实上,《焚火2》这部电影最好的、最让陆严河期待的几场戏,也是剧本里体现不出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比如一场“打群架”的戏。

他们几个人潜入黑风谷,在营救女孩的时候,被女孩“背叛”,叫来了黑风谷的守卫,双方打作一团——

但这不是动作片,也不是武侠片,这是一个术士世界。

这一段,万人亥的剧本都不是以文字的形式展现的,而是分镜草图。

在分镜草图里,这场“群架”打得那叫一个异彩纷呈。

每一个人出手都是一个不同的术法,每隔几个术法的特写镜头之后,就会是一个大全景。

大全景里,少则四五个、多则七八个不同的术法同时施展出来,就跟“放烟花”似的。

最重要的是,因为场面的紧急,这一次他们施展术法的同时,每个人都还有自己的动作戏。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千变万化,炸锅一样的精彩。

这是陆严河特别想要拍的部分。

-

本来,陆严河是准备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上映前请个假,去为这部电影站台,做一下宣传的。

结果,偏偏就是这两天,赶上了拍其中一场“群架戏”。

这种戏,一拍就是四五天,甚至十几天。

陆严河当然也可以请假,剧组不会不答应。

但是,他一请假,就势必会影响到剧组的安排。

陆严河也不想影响大家。

《那些年》那边,也不是非他不可。

纠结再三,陆严河放弃了请假,决定老老实实待在剧组里拍戏。

他只能发了一条微博:好遗憾,人在剧组,不能第一时间到影院看《那些年》,如果说《情书》是一个人夜深人静时候的怀念之书,《那些年》就是走在人头攒动的街道上,忽然看到几张似曾相识的面孔,那一瞬间被光阴万箭穿心的惘然之意,青春啊。

-

青春啊。

《那些年》是一部爱情电影,但也是一部青春电影。

四月份《活埋》卖出了4个多亿的票房之后,李治百再次带着一部电影来征战票房了。

当然,《那些年》可不是靠李治百一个人扛票房。

男二号,李跃峰,女一号,严令羽,女二号,萧云。

除了严令羽在《暮春》之后有些“销声匿迹”了之外,李跃峰和萧云,都是当红一线。

一部青春爱情电影,能够集结这么多的当红明星,也就《那些年》了。

事实证明,明星效应叠加青春爱情这种主流商业题材,就会爆发出惊人的商业数据——尽管也很多人都知道,这样的数据,往往无法持久。

但是,谁知道呢。

《情书》能在跳起来的话题营销下,爆出10亿+的票房,《那些年》的商业性更高,谁知道会创造什么样的奇迹?

而且,《那些年》在这个时空赶上的是一个票房天花板被捅到了数十亿的市场。在原版上映的那个时候,市场远远没有这么大,主演的演员,也全都是当时不知名的演员,全靠电影的口碑和社会话题效应在带票房。

陆严河这根金手指的作用,就是知道什么样的故事会受到观众的喜欢,然后,用市场认同的元素来武装他们,为他们保驾护航。

六月底,《那些年》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周五上映。

首日票房3200万,勇夺第一,次日,周六,票房飙升,拿到了4800万,周日,票房滑落,回到3400万的位置,首周末三天,一共拿了1.1亿的票房。

跟《活埋》的首周末票房相比,似乎弱了一截。

但是,灵河仍然发了票房庆祝的喜报。

大家一点都不着急。

因为,陆严河说过,这部电影,首周末全靠明星效应和前期预告片来卖票,只要稳住排片,不被人抢走排片率,后续电影话题一发酵,青春爱情题材的优势才会爆发——

#那些年错过的大雨,那些年错过的爱情#

一个话题,悄然进入了各个社交平台。

一则则“追求的故事”“分手的故事”“遗憾的故事”,如傍晚的大雨,大珠小珠,洒满了网络这座大海。

事实上,这些都不是跳起来安排的软文。

这样的故事,不需要找写手写软文,只需要找编辑,来汇总,来推广。

一篇叫《真正喜欢一个人,是在她嫁给别人的时候,你会坐在台下衷心祝福她》的文章出现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省府大秘到权力巅峰
从省府大秘到权力巅峰
官场是权力的游戏,也是高手过招的游戏。一句话,一个决策就有可能血流成河。可于陈默而言,官场是民心所向,官场更是人间正道。他要当官!他要为人民服务!
一起功成名就
我心中的如愿盛世
我心中的如愿盛世
重生这一世,实现我心中的如愿盛世!警员凌绝重生了,危急时刻他不仅挽救了自己养父的性命,同时还屡立新功。系统的加持,更加让他无所畏惧。炒股、搞互联网,写歌、搞综艺,一时间风生水起。可因为一桩案件,凌绝被下放边远山区。凌绝走了,养父却早到了对方的报复,昏迷不醒成为了植物人。这一次愤怒让凌绝暴起,黑化的他第二人格现身。既然事与愿违,那就让我用自己的方式,实现心中的盛世。
畅享心声
都市异能:我的空间有点强
都市异能:我的空间有点强
我的空间有点强:现代都市,主角林羽在一次意外中获得空间异能,发现自己能进入一个神秘空间,里面有各种资源和修炼秘籍。但要注意,不能有迷信或反动内容。主角用异能帮助他人,解决难题,同时揭开异能背后的秘密。
赤背东岛的穆千秋
基因改造后,我带全村暴富
基因改造后,我带全村暴富
(改造基因+农业致富+建设村庄)原本剪辑视频的剪映APP,现在却可以剪辑基因?这似乎有点过于逆天了吧?基因,号称“生命的积木,每一次重新排列组合,可能是一个奇迹,也可能是一场豪赌。-----------------先种速生菜,赚一波快钱摘掉贫困帽。养殖速长鱼,一年一百斤都算不努力。新品种草莓,各种病友们疯抢当药吃。温带椰子树,从此全国遍地热带风光。国产化榴莲,十元三斤实现榴莲自由。-------
笺上云书
逸霄
逸霄
江湖,向来是风云变幻之地,各方势力如繁星般交错纵横,各大门派林立,或隐匿于云雾缭绕的险峰,或藏于神秘莫测的深谷之中。曾有那医术超凡的神医,为避世间纷扰隐入山林;亦有武功盖世的高手,遭奸人所害无奈远遁。可如今,江湖涌动的暗流似有一股无形之力,牵引着他们纷纷重出江湖。在这神秘且宏大的世界里,五行之力与自然意象相互交融。那以“风为引的风痕,身法如电,所到之处似有清风徐来却暗藏凌厉杀招;还有与“雷相关
竹晴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