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贼

第六百二十三章 不祥之兆(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顽贼》最新章节。

但并不是没有醒过来的可能。

所以才有人死了不埋,要停灵几日再入土为安的习俗。

放那儿再看看。

而潼关卫面临的情况,则比平时更复杂一点。

上万军民挤在关城里为保护粮食,跟鼠群殊死搏斗,瘟疫过了潜伏期大爆发的第一时间就把指挥链击碎。

把脉的医师都死个球了。

人走着走着倒在地上,就等于没了。

康尧民依然在发烧,甚至因为溃破伤口接触泥土和污水,比之前烧得更厉害了。

但他还活着,脖子、腋窝和股间的肿块也比早前小了点,不过他也不能确定这是不是因为伤口溃破,污血流出来的缘故。

来不及因为家丁死去而悲伤,更没有办法为潼关遍地尸首难过,康尧民跌跌撞撞回了官署。

而直至此时,潼关守军仍在战斗。

掌印指挥死后,潼关卫没了官方意义上的指挥官,只剩下一堆没实授的世袭指挥使。

这里面以指挥使张尔猷最为刚强、广有人望,其人擅骑射搏战,在马背上是万人敌的猛将,却不幸也害病发起了高烧,难以理事。

倒是另一名年过六旬的指挥使盛以达,在瘟疫袭来之后,抓住了第一次爆发与第二次爆发中间的空窗期,命卫所军户发给汤药、禁止聚集、洗晒被褥、开窗通风、熏艾沐浴,同时也祭祀辟邪,在家家户户和官署门口贴符避瘟。

主打一个有用没用,全都用上再说!

俗话说人老成精,盛以达六十多岁,啥没见过?瘟疫来了别的不说,先把这些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都做了,再说细细分析的事儿。

潼关盛家,在有明一代的世袭指挥使里,非常特殊。

他们家特殊在于卫所世职出身,却以文耀宗,凭科举显贵。

两代人,出了一个都督同知、一个副总兵、一个京营参将、一个指挥使,同时还有父子两进士,先后做侍郎和尚书。

指挥使盛以达的父亲盛讷,在家里排行第三,长兄承袭指挥使,后来升任南京前都督府同知;二哥考了武举,在京营做参将;他则考了进士,官至吏部侍郎,死后赠礼部尚书。

眼下指挥使盛以达是盛讷的长子,他几年前过世的二弟盛以弘则同样考取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所以盛家眼下文化人很多,后辈不仅有擅长弓马骑射的武学生,也有很好几个秀才。

盛以达很清楚,他的这些部署对这次的瘟疫,没用。

因为除了祭祀贴符这种谋求心理安慰的伎俩,其他对策,都是过去针对四时疫的。

所谓四时疫,其实就是变化季节时的流感。

古人并非对传染病缺乏认识,恰恰相反,因为医药手段、对病毒的认识都没有后世那么发达,所以对传染病的印象才更加深刻。

只不过当时人们使用的是另一套口径,不叫传染病,就叫疫。

疫,本身的意思就是民皆疾。

它由病字旁和殳组成,殳是先秦时期军阵兵器,当时青铜还很贵重,普通国人大多使用木棍作战,只有战车上的贵族使用青铜器,这种在木棍上带有青铜箍和三棱矛头的兵器,是当之无愧的杀人利器。

以至于几乎所有带‘殳’偏旁的字,都与伤害、攻击、杀戮和死亡有关。

如投、殴、杀、没、毁、殁。

简单来说,疫,指这病,杀人很利索。

可病跟病是不一样的,四时疫口干咳嗽,咽喉疼痛,而这次的瘟疫是头痛发热,颈肿发颐,一把把吃银翘散也没用啊!

但是,盛以达的举措,并不是为了干掉瘟疫,而是意在提振军户信心,重整被瘟疫击溃的组织能力。

军户惊恐震怖,人心不齐,根本不可能挡住这种一人患病染及一室,一室患病染及一乡的瘟疫。

在这一点上,盛以达的举措非常有效。

遭受瘟疫进攻的潼关卫很快一扫颓势,残兵败将被重新组织起来,他们甚至找到了这次瘟疫的规律和关窍。

人们接触到老鼠或感染瘟疫的人,通常会在三日、五日、七日之内开始发病,感染程度轻的能挺几日甚至挺过去,染病程度重的,则会在三日左右撒手人寰。

盛家昭之、逵之两个族子翻出汉代张仲景的医书,就扛起了医师死后的治疗重任,给患病军户根据临床表现对症下药,还真有一定效果。

尽管他们都不知道这病到底是啥,也不知道咋染上的,更不知道治疗的原理。

总之,患兵高热,就拿张仲景治伤寒的大青龙汤喝一下。

吐脓血了,张仲景的升麻鳖甲汤喝着解个毒,解不了就加大雄黄用量。

寸脉且沉且迟,也就是脉搏微弱,心脏接近停跳,要休克了,赶紧猛灌张仲景《伤寒论》里的麻黄升麻汤吊个命。

至于说医书上写的,喝多了对身体不好,乏力、浮肿、脸发黄啥的,直接忽略不看,先保住命再说。

经过他们兄弟俩这么一治,患病军户军余的死亡率下降很明显,至少很多脉象微弱濒死的军户被拉回了生死线,原本三天就死了,现在七天了还能在地上扭曲挣扎,疼得直哼哼。

但人们对瘟疫依然恐惧,因为暂时没得病的人,也不接触别人,却还是在成片成片的染病。

随后,他们发现靠近城中军器局火药坊的二十多个军匠军户,都没有受到感染。

别的地都尸横遍野,家家披麻戴孝了,他们倒好,屁事没有,甚至还发展起副业,开始搁军器局里做棺材、织麻布、编花圈儿、贴哭丧棒了。

问是咋回事,他们也不知道,既接触过老鼠,也接触过病人,就是命硬,诶,没事儿!

正当潼关卫即将恢复秩序,甚至探究到军匠不受瘟疫侵袭的秘密时,元帅府魏迁儿的前锋部队逼近潼关。

一时间刚刚看见生的希望,潼关上下齐心协力塑造出的秩序轰然倒塌——他们能挣扎活命就已拼尽全力,根本不可能再应付另一场战争。

偏偏潼关又是如此重要,它不仅仅囤积了巨量粮草,更重要的是,它是天下东西的大门。

一旦被叛军打过潼关,同样遭受瘟疫肆虐的河南府不可抵挡,除此之外无险可守,兵强马壮的西兵向北能直逼京师,向东可横扫山东,向南更可威胁凤阳。

阻止此事发生,是潼关卫世受国恩世袭武职的责任。

这个节骨眼上,为了拦住元帅府叛军,潼关卫的武力巅峰、早就病倒在榻上的指挥使张尔猷挣扎披挂。

他命家人牵马,取来战刀弓矢,率领三百患病旗军在关上向紫禁城含泪叩首,随即出关。

一日之内三战三败,仅剩旗军四十在张尔猷的率领下侥幸逃过元帅军追捕,返回潼关卫。

阵亡旗军以性命为祭,将瘟疫的灾祸,重重砸在魏迁儿的脑门儿上。

曾在关中三日横扫四万明军的元帅府精锐,脚步停驻,遇潼则止。

悲怆的惨败创造战略上的伟大胜利,潼关卫的旗军有心庆祝,却不知庆从何来。

伟大胜利的意义远在千里之外,阖门死难的衣冠冢却近在咫尺。

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意识到,战场另一边华山脚下停驻的那支军队,跟他们一样。

跟他们一样是军人,怀揣一样的信念,经历一样的挣扎,参与同一场疯狂的战争。

自张尔猷出战,仅隔四日,关城以西种满麦子的塬上,一杆杆赤色大旗在麦田垄上的小道间招展,缓慢而有节奏的蹄声如同重鼓。

按辔徐行的赤甲军汉个个双目赤红,脖颈肿大,动作缓慢而疲乏,却依旧保持操典中规范至极的马上动作,只是面无表情眼中无神,用干燥的舌尖舔舐裂开的嘴唇,伴着马背起伏,死死盯着巍峨城关。

他们先是星星点点出现在原野上,随后连成一片,逆着落日红霞,如同洒向大地的不祥之兆。

潼关城上的号炮炸响,钟鼓不绝,夹杂关上守军声嘶力竭的喊声,传遍整座关城。

“叛军薄城!”(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93:赶海运气好亿点,妹妹被我宠翻天
重生93:赶海运气好亿点,妹妹被我宠翻天
功成名就的秦焕在生命最后一刻,重生回到那个那个令他充满遗憾的小渔村。看着面黄肌瘦的妹妹,破败不堪的木屋,秦焕发誓要活出个人样,避免前世的悲剧再次发生。5点气运值可兑换一斤蛏子。20掉气运值可兑换一条石斑鱼。……别人赶海靠天,他赶海纯靠运气好亿点!
易苏苏苏
全职法师之孤冥星
全职法师之孤冥星
[日常]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强大的妖兽,人类只能在其中夹缝求生,虽然部分人类掌握了魔法但面对同样等级的妖兽同样吃力。然而拥有着魔法的人类则被叫法师!在面对这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人们各怀鬼胎,一个稚嫩的少年会怎么样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呢?继承了家族的宝物,代表着继承了家族的宿命,在成长的路上将同时肩负了探索世界的本质与探出家族没落真凶的使命!本篇背景同人!致敬原着作者乱
酷酷的k酱
赵二虎的逆袭人生
赵二虎的逆袭人生
我讨厌我的女上司,结果没想到,我却因她卷入了一场权利争斗的阴谋,更没想到那一晚躺在床上的女人,会是她……
此生只合佛前老
带娃回村后成了大力士
带娃回村后成了大力士
李青峰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农村老家,被迫住进茅草屋里。吃野菜,喝白粥,生活穷苦。意外获得一身神力后,抓石蛙,挖冬笋,遍寻山野美味,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本来只想赚点小钱安稳度日,但不知怎的,感觉事情好像有点不受控制的跑偏了。“大仙,求求你救救我!一个男子在李青峰跟前磕头跪拜无比虔诚。李青峰嘴角抽动:“我就是力气有点大,不是什么大仙!
胖绵绵
我和我的四只猫?
我和我的四只猫?
轻小说,纯日常,记录美好生活,当有一天,你的四只猫突然都变成了四个可爱的猫耳少女,你会怎么做?每日一章(存疑?)
四季冥樱